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37年爆发的“七七”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的重大步骤,也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今年是“七七”事变和全国抗战五十周年,治史者有必要追索芦沟桥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这段史实,以教育后代,提高警惕,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英日两国上个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为战略同盟。但西方正史对日本在一战中扮演的角色着墨甚少。普遍认为,日本不过是“无足轻重的走卒”。更多人认为,日本实际上是趁着欧洲战乱。在亚洲“趁火打劫”的渔利者。这段语焉不详的史实其实有另一副面孔。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期,德国出现过一支震惊世界的陆军少年师。其作战之勇猛、伤亡之惨重、结局之凄惨在“娃娃兵”参战的历史上绝无仅有。但这支部队在二战以后很少被人提及。正如一位德国人所说,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述是存在的,只是人们不愿意旧话重提,原因很简单:让未成年人去为一个已经注定失败的战争送死,这是民族的耻辱。所以,德国人宁愿让这段轰动一时的战争史实逐渐淡出后人的视线,变得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编撰《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是中央军委赋予全军编研系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军战史研究的一个分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应该着重把握5个问题:一是把好政治、史实、评价和保密4个关口;二是正确处理政治与史实、个人与集体、历史与现实、横向与纵向4个关系;三是准确运用文献类、史著类、报刊类、回忆类4种史料;四是严格遵守《高级将领传》编撰规范;五是不断提高编撰技巧。  相似文献   

5.
文锋 《军事史林》2013,(8):34-41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坚持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也曾派出大量部队实施敌后游击战,而且规模一度达到近百万人之众,气势不可谓不大,然而最终却黯然收场。这段历史,许多读者是不清楚的。笔者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对国民党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兴衰,做一个简略的叙述,若有疏漏与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2003年底我接到一份全军离退休干部忆征途征文活动的通知,引起了我对30多年前参加“八三工程”许多往事的回忆。“八三”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铺设的第一条大型输油管道工程,也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解放军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进行的一项重要工程。对于这段历史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更多的回忆史料,为了弥补这一缺乏,我在病床之上写下这篇文章,以作为对这段创业历史的补遗,并表达我对当年共同参加“八三工程”的老战友们和广大军民的深深思念之情。周恩来总理决定铺设“庆抚线”石油运输管道1970年的上半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极左路线…  相似文献   

7.
杨晓彤大学毕业后,她却没有继续自己的明星梦,而是选择了参军入伍,以全省招收女兵考核第一名的成绩成为辽宁边防总队普通的一名新兵,她的选择让身边同学和朋友很是不理解。但是杨晓彤这样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上,她需要这段终生值得回忆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战时日本军方资料的梳理与分析,结合国民政府方面相关资料以及个人回忆资料,初步厘清南京保卫战中国民政府军队的损失情况,利用日方资料还原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大量屠杀我放下武器的官兵的史实,以此反驳少数日本右翼份子妄图掩盖和否认历史真相的图谋。  相似文献   

9.
丁家琪 《国防》2005,(1):82-83
最近,一些刊物上发表的有关粉碎“四人帮”斗争的文章,史实多有不实之处。这里发表此文,希望能对读者了解那段历史事实的真相起到一点帮助作用。本文作者参加《叶剑英传》编写组工作多年,曾经采访了(包括传记组集体采访)叶剑英、汪东兴、聂荣臻、王震、许世友、宋时轮等数十位粉碎“四人帮”斗争的决策者、参与者、见闻者。撰写此文过程中又查阅了大量档案资料,并参阅了华国锋、杨成武、耿飚、张耀祠、武建华等的回忆文章。本文首次披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情况,文中的史实均有采访记录和档案资料作依据。我们拟分四次连载全文。  相似文献   

10.
袁旭在《平型关战斗与百团大战若干史实的考订》一文中,对百团大战的几个史实进行了新的考证:(1)关于参战兵力问题。过去,对此说法不一,有“百团精兵”之说,有104团之说,有105团之说,还有115团之说。由于115团之说系较早公开发表的数字,故为史家普遍引用。根据查证史实,实际应为80个团左右。造成大于此数的原因是把参战团次误算为参战团。当时,作战部门粗略统计,约百团左右的部队参战,故称为“百团大战”。这个命名,当然是对的。但是,研究历史应该将大约  相似文献   

11.
读过1988年的几期《军事历史》,给我的印象较深。其一,编辑部贯彻了实事求是、忠实于历史的精神,如给国民党军队的历史以应有的位置,对辽沈战役史实的叙述较为客观。其二,能发表不同见解的文章,体现了百家争鸣的方针。 《军事历史》是我军最高军李科学研究机构出版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此,希望:(1)在我军历史研究方面,注意做一些订正史实错误的工作。(2)注意增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要扩展研究领城,如对古代军事史中历代各王朝的军队和军事活动,近代的湘军、淮军、新军、北洋军阀等的研究。同时,不仅要从宏观上研究战争的全过程,还要注意  相似文献   

12.
1881年,朝鲜王国高宗李熙派金允植作为领选使,带领近百名朝鲜游学生(留学生)来到中国,在天津机器局学习军工制造技术、英语和基础科学知识。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天津为朝鲜培养了一批近代化军事科技人才。为了接纳朝鲜官员和留学生,天津机器局曾专设朝鲜馆。这段鲜为人知的史实,展现了两国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对于西方文化的认知以及对于各自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成为中朝关系史上令人难忘的一页。  相似文献   

13.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为保护鸦片贸易和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发动了一场血腥的侵略战争,史称鸦片战争。这场战争,到今年6月已整整150周年了。回顾这段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不甘屈辱的悲壮史实,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御侮抗敌的爱国主义传统。这对于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自强、自立自主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振兴中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有深刻教益和重要现实意义的。一、鸦片战争是英国推行殖民扩张主义的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4.
黑人间谍史家有种观点认为,美国内战是解放黑奴的战争。这种看法历来争议颇多。但这段史实有一点没有争议:黑人支持北方事业的热情高度空前。参战的黑人数以万计,但世人仍有所不知,黑人间谍的轶事功绩在这场战争中其实也达到了巅峰。战争初启,众多南方黑奴北逃,许多黑人都能说出些很有价值的情况。最早想到利用这种宝贵情报资源的还是平克顿。这位老道的侦探要求仔细盘问每一个逃亡黑奴。不仅如此,他还招募了几个黑人间谍。平克顿培养的第一位黑人间谍是来自密西西的约翰·斯科贝尔。他的任务是陪同平克顿的两员干将韦伯和劳顿潜入里士满。…  相似文献   

15.
凡尔登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交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与以往记录史实形式不同的是,本文整理、归纳了法国、德国的战争经历者老兵们的信札、日记和叙述,并以此为载体,从几个独特的视角,讲述了92年前这场"地狱战役"中的众多动人心魄、惨烈而英勇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6.
白纯 《军事历史》2002,(4):45-48
鸦片战争后,作为中国东南沿海门户的台湾,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成为列强窥伺的重要目标.清政府逐渐加强了对台湾防务的整顿,特别是1874年日本侵台事件后,袁保恒、沈葆桢、丁日昌、左宗棠、刘铭传等官员纷纷上奏光绪帝,就如何加强台湾防务和开发治理台湾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台湾作为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前一直隶属于福建省.此时,这些官员们上奏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关于应不应该将台湾建为一个行省.历经14年的反复讨论与逐步实践,台湾最终于1888年完成建省.本文拟对这段史实作一考证,并祈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17.
1996年台湾大选前后,海外及港台媒体披露了一则令人震惊的秘闻———有“台独教父”之称的李登辉曾是中共党员!随着台湾政局的风云变幻,这段秘闻又时不时地被台湾及香港媒体炒热。吴克泰先生作为李登辉加入中共的介绍人,因此成为港台媒体追踪的对象。笔者曾两次登门拜访吴老。吴老向笔者出示了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和香港《紫荆》杂志等媒体的相关报道文章,并详述了这一尘封达半个世纪的史实。吴克泰原名詹世平,1925年2月15日出生于台湾宜兰县三星乡阿里史村(现拱照村)一户佃农家庭。他少时家境贫困,勤奋好学,是台湾著名的台北二中…  相似文献   

18.
1985年,本文主人公在波恩出版了回忆 录《供词》,讲述了他的间谍生涯。本文根据 这本回忆录的英文版部分章节摘要编译。  相似文献   

19.
李友唐 《军事史林》2010,(12):40-47
1945年日本投降后,同盟国组织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但由于一些回忆文章在叙述上,侧重于或只写在东京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审判和判决,以至于人们对当时日本战犯被审判和处决的总数不太清楚。据统计,被同盟国起诉的各类日本战犯总数为5423人,被判刑者4226人,被判处死刑者941人。  相似文献   

20.
今年6 月4 日,《海南特区法制报》刊登了张涛之撰写的《周总理座机迫降始末》一文,文中称原昆明军区政委谭甫仁将军执行林立果旨意, 拦截周恩来总理座机, 事情败露后又遭杀害……因该文被广为转载,影响较大。根据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通知精神,负责撰写《谭甫仁传记》任务的成都军区政治部邓高如大校、陈德杰中校近日专门来稿,以他们撰写该书所搜集的大量史实为据,就《周总理座机迫降始末》一文严重违反史实的胡编乱造进行了批驳,以澄清此案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