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幕是人工产生的气溶胶,是一种军事遮蔽伪装武器,从而成为现代战场的有效屏障。它不仅可以用来遮蔽和伪装,降低敌方的目视及光学仪器的观测能力,同时还可以防原子弹光辐射。在现代战争中,烟幕不仅可以广泛地用于支援战术攻防战斗,而且还是各种光电侦察器材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克星。烟幕干扰是现代光电对抗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激光、红外、雷达、电视等制导导弹,以及监视系统和先进的昼夜瞄准仪的出现和发展,烟幕干扰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必然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
烟幕,由于具有遮蔽已方军队行动和目标,阻碍敌方观察、瞄准、射击,隐真示假,迷惑对方等独特功能,因此,在过去战争中创造了不少光辉战绩。在未来的战场上,只要充分发挥伪装保障的潜力,仍将可与制导、激光、电子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取得某种抗衡,为夺取作战胜利创造条件。本文就未来登陆作战中实施烟幕保障的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二、新型隐身材料技术 在未来地面战场上,陆军武器装备将面临多种类、高效能、远/近射程的制导/非制导和自制导武器的全方位严重威胁,诸如红外、激光、电磁波、音响、光学等各种探测器/导弹寻的头发现/瞄准的威胁,一旦被发现/瞄准就意味着将可能被击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现代战场炮兵侦察出现的新特点,对侦察器材的优化配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建立了模型。并以光学侦察器材、无人驾驶侦察机、炮位侦察雷达组成的侦察体系为例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目视,红外,雷达和激光侦察器材和制导武器的动作原理入手,探讨了在战场环境中的优缺点,并相应地就伪装所庆采取的对策玫方法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烟幕是人工产生的气溶胶,是一种军事遮蔽伪装武器,是现代战场的有效屏障。它不仅可以用来遮蔽和伪装,降低敌方的目视及光学仪器的观测能力,同时还可防原子弹光辐射。在现代战争中,烟幕不仅可以广泛地用于支援战术攻防战斗,而且还是各种光电侦察器材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克星。烟幕干扰是现代光电对抗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烟幕作为一种特殊武器,在漫长的战争岁月中曾经倍受历代军事家的青睐。随着现代雷达、红外侦察与探测技术、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和发烟技术的进步,它的功能将具有更新的内容,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显著,成为未来战场的“多面手”。  相似文献   

8.
1.红外成像技术的军用领域红外成像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领域如图1所示,大致分为四个领域-侦察监视、瞄准、射击指挥、制导。在侦察监视领域,红外成像装置主要起生成图像的传感器的作用,通常,操作员监视显示装置上未经处理的图像,探测和识别目标。已进入实用阶段的有战场监视和救生用飞机、舰船、反潜飞机上使用的图像装置。在战场监视方面,主要用于坦克、装甲车、人员等的侦察、监视和射击观察,从个人携带的小型装置到装在装甲车顶部的装置,都  相似文献   

9.
烟幕,也称烟雾,是由许多固体和液体的微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固体的叫烟,液体的称雾。浓密的烟雾颗粒对可见光、激光和红外线均有良好的遮蔽作用。因此在军事上,人们常用烟幕作为伪装,遮盖目标。烟幕也是对付电子侦察和制导武器攻击等战斗行为的有效手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首次利用毒气弹产生的“化学雾”向英法联军发起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烟幕在各个战场上大显身手,苏军的60多个渡口,依靠烟幕的遮蔽,成功地渡过了弟聂伯河,而德军动用了2300架次飞机进行轰炸,只有6枚炸弹命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国军队越来越重视发挥烟幕的作用,广泛利用高分子材料、轻质材料,  相似文献   

10.
情报信息获取是战争胜败的关键。在计算机作战模拟系统中,应对战场侦察予以足够重视。本文通过目标特征建模,侦察器材功能模拟,在实现战场信息的获取,融合和传输等问题上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下一步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夜视技术,就是在夜幕条件下将物体的不可见辐射加以转变或将微弱的夜天光增强,成为人眼可以感受到的可见光的应用技术。它是现代电光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事上主要用于夜间的侦察、照相、观察瞄准、成像制导、预警、火控、导航、驾驶车辆、野战修理、工程抢险和战地救护等。 “黑夜不黑”的奥秘 任何技术的发明都是为了扩展人体的功能。很早以来,科学家们就在探索着夜暗中的“光明”,相继研制出了主动红外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这一被称为科技之“眼”的现代夜视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夜间观察的能力,具有了化夜为昼的神奇功能。主动红外夜视仪由红外探照灯和红外探测器两大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  相似文献   

12.
在未来地面战场上,坦克将面临多种类、高效能、远/近射程的制导/非制导和自导的反坦克武器的全方位严重威胁,而且面临被红外、激光、电磁波、音响、光学等各种探测器/导弹寻的头发现/瞄准的威胁(被发现/瞄准就意味着坦克将可能被击中)。因此,未来坦克防护系统应当满足下列要求:首先应当避免坦克被敌人发现(采取隐身措施减小被发现的概率);一旦被发现,应当避免坦克被敌人武器/寻的头瞄准;一旦被瞄准,应当避免坦克被射弹击中;一旦被击中,应避免装甲被击穿;一旦装甲被击穿,应避免坦克遭受灾难性毁坏。即使减小坦克的待防护空间,采取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高新技术在无人机系统的应用,美军无人机从最初的靶机起步,发展为参与"侦—控—打—评"作战全程的战场明星武器。美军"全球鹰""捕食者""先锋""影子"等系列无人机在历次作战行动中出尽风头,其先进的机载侦察感知设备可以进行光学、红外、雷达等多种方式探测,兼具侦察预警、通信中继、防空压制、对地攻击乃至空中格斗等多种功能,从而使无人机可全天候遂行多样化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场中的目标侦察与敌我识别问题 ,已显示许多全新的概念和特点 ,从而成为国际侦察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重要课题。海湾战争中 ,多国部队由于误伤引起轩然大波 ,使敌我识别问题受到各国军事家的高度重视 ,美国在当年就拨款几千万美元进行研究。《现代战场目标侦察与敌我识别》系由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组织军内外十个院校和研究所的教授、专家编著而成。全书共分十二章 ,介绍了现代陆、海、空战场目标的雷达侦察、光学侦察、红外侦察、通信侦察等多种侦察系统及其敌我识别方法 ,伪装目标的侦察和敌我识别方…  相似文献   

15.
目视与光学器材是防空兵侦察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这些器材的搜索规律,对于提高防空兵的侦察能力和空情保障能力、完善防空兵侦察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以可见光探测理论为基础,根据目视与光学器材对空搜索的特点,建立了其探测概率的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贴近实验数据,对防空兵侦察器材的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未来俄争对反坦克导弹的首发命中率、抗干扰能力、全天候作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坦克导弹的发展趋势是“发射后不用管”、全天候作战能力、自动目标识别以及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等。这就促使在战场上曾扮演过重要角色的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逐步退役,反坦克导弹的导引体制由激光半主动向红外成像发展,由单模导引向多模导引发展,如红外/毫米波双模制导。 一、视线指令制导体制 视线指令制导反坦克导弹属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它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导线传输指令、半自动制导。由于在制导系统中采用红外测角仪,构成红外半自动跟踪。这一代产品主要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评价烟幕光学性能的方法,主要是烟箱评价法及各类烟箱的基本情况,综合论述了烟幕抗红外能力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生死博斗的战场上,为避免已被彼知,总是想方设法地伪装自已,迷惑对方。有的戴上用野草树枝捆扎的伪装帽,有的穿上用同地貌地物相似布科做成的迷彩服,还有的给兵器披上用麻绳或尼龙线织成的伪装网。不可否认,这在以肉眼加普通光学仪器为侦察手段的战场上,确实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广泛使用红外侦察器材的现代战场上,原有的伪装方式就有点相形见绌了。这是因为,凡是温度高于绝  相似文献   

19.
航空火控系统是一种机载目标搜索瞄准系统。其任务是提供目标的运动诸元,对目标进行瞄准,以发射机载武器去命中目标。它的主要设备最初仅有比较简单的光学瞄准装置。随着飞机速度的提高,电子技术、计算装置、红外与激光技术的发展,根据实战的需要,在航空火控原理、目标探测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航空火控系统中出现了火控雷达、火控计算机、红外夜视设备、激光测距仪,以及新的瞄准装置。本文所介绍的情况基本上只涉及战斗机的火控系统。  相似文献   

20.
光学和光电装置的激光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学和光电装置的激光防护张赛金(武汉74010信箱17分箱)1激光对光学和光电装置的威胁由于光电技术不受电磁干扰,因而它备受军方重视。在战场日益以光电传感器和制导武器为特征的今天,各国的导弹、炸弹、炮弹及鱼雷等武器大都装有光学和光电装置,大都采用红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