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子是我国的“兵圣”,其名著《孙子兵法》在我国较早阐述了军事经济思想:提出兵事关系国家存亡,是其军事经济思想立论之基;实行“无税”措施发展农业,富国强兵;认为“军无辎重则亡”,重视后勤保障;主张“因粮于敌”,保证战争之需;强调“兵贵胜不责久”,避免国家财力枯竭;指出“国之贫于师者远输”,重视军事运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孙子曰:“军无辎重则亡,无粮草则亡,无委积则亡。”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是取得军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周密完善的后勤防卫又是顺利实施后勤保障的重要保证。在处置暴(骚)乱事件中,敌对分子往往将袭击后勤目标作为“击后制前”的一种战术手段,加之处置暴(骚)乱事件后勤保障的一些固有特性,使后勤防卫难度增大,给后勤防卫的探讨与研究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的军事经济同古代文化一样,是我国军事思想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它,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吸取前人的宝贵经验,提高军事经济理论水平,促进军事经济研究的健康发展。粮草是古代作战中的头等重要物资,“军无粮食则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纵观古代战争史,历代军事家为了解决军队的粮草供应,精心谋略,运筹帷幄,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古代军事经济思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算是在内“屯田戍边”、在外“因粮于敌”。本文拟对我国古代“屯田积粟戍  相似文献   

4.
太平军是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军事组织,自1850年11月“金田团营”就诞生了。洪秀全、杨秀清、洪仁牙等太平天国农民领袖,凭籍这支武装发动了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从1850年到1864年坚持了14年之久,从而把旧式农民战争推到了高峰。洪秀全是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之一,太平天国农民军又是拜上帝会指导下的革命武装,在上述的历史背景下,太平天国农民领袖的军事伦理思想,不能没有自己的特色。本文试图将太平天国农民领袖的军事伦理思想及其特色,作一乌瞰式描述,不当之处,祈读者指正。一、…  相似文献   

5.
1851—1864年发生的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掀起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农民革命高潮。伴随着声势浩大的军事斗争,太平天国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军事经济思想,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军事经济活动。这些与太平天国的政治纲领、奋斗目标、行军作战密切相关的军事经济思想及其军事经济活动,一方面以其鲜明的革命性及其实际成效有力地支持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前进;另一方面,又因其不可避免的种种局限性,妨碍和制约了战争和革命继续发展前进。本文拟对太平天国军事经济的主要特征作粗略的评析。  相似文献   

6.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就提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可见,能否实施有效的后勤保障,将直接关系到军队的存亡和战争的胜负。不过,古代的后勤保障的内客比较简单,主要是保障军队作战所需要的兵器、车马、战船、衣甲、粮食等物资,而粮草通常为主要物资,运输也主要是粮草。 现代战争,随着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作战方式的变更,军事活动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从陆战场、空战场、海战场到太空战场以及电磁战场都需要得到后勤保障。正如徐向前元帅指出:“现代打仗,没有后勤工作寸步难行,后勤工作是决定今天打仗的命运的。”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女军。这支女军是在太平天国男女平等的政治纲领指导下成立的。女军以前、后、左、中、右和数字1至8米编番号,共40军,每军2500人,总计10万人之众。每军设总制、监军、军师各1人,率长25人。她们“当腰横长刀,窄  相似文献   

8.
作为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如何将民兵预备役工作融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之中,有效地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当好“军事常委”,必须时刻牢记肩负职责,善谋武装之事,靠主动作为赢得地位。 突出“军”字,情注后备军,以积极的心态赢得支持。“军事常委”当姓“军”,我时刻牢记这一准则。“军事常委”因为是地方的常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由封建向近代化的转变,首先是围绕军事需要展开的。太平天国继承和发展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有识之士“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脉络,提出了富国强兵的军事经济方略;在军事生产、军事贸易和引进技术与人才等军事经济领域进行了难能可贵的近代化实践;通过实际战争给清政府封建军事经济以极大的冲击,迫使其一步步地由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古训是前人对历次战争的经验总结,它反映了后勤保障在军事行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早在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就断言“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阐明了后勤补给与军队存亡的关系。虽然现在“兵马”与“粮草”的含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原理对现代战役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反映了军事行动对后勤的依赖关系,现代战役后勤保  相似文献   

11.
顾此 《环球军事》2012,(12):64-66
近日,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红遍了中国,其诱人的画面、动人的解说,勾起了不少人的胃部冲动。同样,在古今中外的战场上,“吃”的重要性更是与每个士兵休戚相关。从《孙子兵法》中的“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的“三无”论断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再到拿破仑的“士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士兵的伙食”,足以看出“舌尖”上的较量在军事后勤乃至战争成败、国家兴衰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不遗余力地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对抗太平天国革命要求政治,经济平等的狂飙;他亲自组建新型的地主武装湘军,镇压太平军、捻军和各族人民起义武装;从而使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得以转危为安,而他自己却被戴上了“同治中兴第一功臣”的桂冠。他的军事思想,不仅被湘淮军统帅李鸿章、左宗棠等所师法,而且  相似文献   

13.
“军”,《说文解字》解释为包围之义,由“车”、由“勹”会意。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称:“(军)字从车、从勹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时代在进步,军队和军事在发展,“军”字的“勹”也衍变为“冖”。现今的“军”字仍可看作是一个会意字。我们也可以在“军”字上会意出现代军队的相关形态,解析出现代军事的重要特性。其一,从“军”中之“车”会意出现代军队的快速反应特性。“兵贵神速”在军事行动中,步行自然没有乘车快。在相同道路、相等距离的条件下,两条腿肯定赛不过汽车轮子。古人看到了“车”对军队快速行动的极端重要作用,所以“军”字的主体是一个“车”字。军队用“车”自然是为了人与武器的快速反应,由此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有两位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他们是蒋百里、杨杰。其代表作分别是《国防论》、《国防新论》。《国防论》约10万字,作者吸取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西方新的军事理论,着重阐述了“生活条件与战斗一致则强,相离则弱,相反则亡”的道理,说明“战斗力与经济力量是不可分的”,“国防建设必须与国民经济配合一致”,“强兵必先理财”。该书还论述了建军的目的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面对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清军与外国侵略者,太平天国通过仿制与使用西式武器等途径积极谋求提高军事技术水平。在此过程中,它展现出了肯定学习近代军事技术合理性的伦理价值取向、"各做忠臣劳马汗"的军事技术道德要求、"你有那长,我便用你那长"的军事技术人才伦理观、不以武器装备论成败的军事技术作用观。太平天国军事技术伦理思想具有强烈的近代起义农民特色、浓厚的宗教色彩及起义农民军事技术伦理思想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特色。太平天国军事技术伦理思想对于提升太平军战力、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技术伦理理论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对于当前我国的强军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咸丰、同治之交的浙江包村,曾经发生一场持续半年多的惨烈之战。乡农包立身率领数千东安义军抵抗太平军5王、10余万人,太平军六次征伐,终将包村攻破。包村老少靡有孑遗,约有数万人丧生。包立身及其"义军"别具中华帝国崩溃时期地方精英阶层的某些特性。包村之战还是近代中国军事史上一场战争技艺的强力交锋,主要表现在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通过这一个案研究,可以透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探寻太平天国的兴亡轨迹。  相似文献   

17.
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评《太平天国军事史》舒翼张一文同志的新著《太平天国军事史》,作为太平天国史丛书的一种,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刊行。这是他深钻太平天国军事历史二十春秋的结晶。可以预计,此书对于深入开展太平天国史研究,以至探索近代中国军事历史的嬗递变...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第一军事家石达开赵海军石达开(1831~1863),清末广西贵县客家人。太平天国最杰出的军事将领。曾任太平军左军主将、太平天国翼王。他谙韬略,勇征战,“文武备足”,在作战中屡建奇功,谱写了太平天国军事鼎盛时期最为光辉的篇章。倾家助义左军主将初...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部队经费供应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事业费用不断增加.尤其是军以下部队军事交通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现行标准保障不了部队必需的开支,军以下部队军事交通费际准亟待改进和提高。一、军以下部队军事交通费供应保障现状1.军事交通费标准偏低,供需矛盾突出。军以  相似文献   

20.
蔡锷(1882—1916年),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他一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了云南的反清武装起义;二是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发起、领导了反袁护国运动。他的一生都与军事活动分不开。年仅18岁时,即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军事著作《军国民篇》,宣传“军国民主义”。这是要求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富国强兵、拯救民族危机的一种改革呼声。有人认为,“吾国‘军国民主义’之输入,以此为嚆矢”。蔡锷的军事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军事计画》一书中。这是辛亥革命前蔡锷在广西军界任职时起草,而在1914年于北京修订完毕,作为国防计划的纲要,呈给袁世凯的北京政府的。这时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