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战场电磁环境客观复杂性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场电磁环境具有客观复杂性的特点,总体表现为空域上纵横交错、时域上动态变化、频域上密集交叠、能域上强弱起伏等特点。构建了用于描述战场电磁环境"四域"特征指标,给出了指标计算方法,根据战场电磁环境客观复杂性的定级标准,即可概略得出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程度。研究成果对复杂电磁环境问题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战场电磁环境的定量描述与模拟构建及复杂性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战场电磁环境定量描述与可视化表达、战场电磁环境模拟构建的内容,提出了军用有意电磁辐射和战场背景电磁辐射模拟仿真的建模方法。在战场电磁环境复杂性定量分析方面,将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性分为一般复杂性和特定复杂性,给出了相应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复杂电磁环境是体系作战能力评估中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分析了战场电磁环境的物理复杂性、事理复杂性和人理复杂性,揭示了战场电磁环境复杂性的本质内涵,论述了战场电磁环境复杂性对体系作战能力生成的影响,构建了复杂电磁环境下体系作战能力评估分析框架,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评估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以往抢修方案评估的不足,提出了战场抢救抢修方案复杂性概念。并分析了用复杂性抢救抢修方案的可行性。引入软件工程领域的图熵模型,从微观方面研究战场抢救抢修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问题,从信息量、逻辑、结构、系统知识层次及决策分析5个方面进行量化,明确了信息控制图、动作控制图、知识层次图及决策分析图的构建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战场抢救抢修方案实施复杂性的测度问题,实例验证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应急抢修方案的复杂程度,能为抢救抢修方案的评估优化,以及评估训练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为聚焦“能打仗,打胜仗”,使部队在实战化条件下进行训练,构设贴近实战的“真实”的电磁环境是根本途径。为判断所构设的电磁环境与实战电磁环境的一致性,必须对战场电磁环境构设情况进行评估。从战场电磁态势形成角度将作战全程电磁环境构设效果分为作战准备阶段、作战发起之前和作战进行之中三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多种电磁环境,分别从装备性能逼真度和战术应用逼真度两个角度进行评估,具体给出了战场电磁环境构设效果评估方法。该方法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达到以评促建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正确认识愈加复杂化的战场电磁环境,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战场电磁环境。在系统深入地思考国内外大量战场电磁环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战场电磁环境概念和构成,提出了战场电磁环境结构、等级层次和整体涌现性等观点。给出了科学分析研究战场电磁环境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7.
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度评估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战场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及其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针对雷达对抗电磁环境的自身特点,分析了极化对雷达对抗电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雷达对抗电磁环境复杂度评估的改进方法,并运用电磁环境复杂度评估结果建立电磁环境影响因子,对训练评估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最后,以雷达分队作战能力评估为例,探讨了战场电磁环境复杂度评估在军事训练评...  相似文献   

8.
从另外一个角度深入阐述战场电磁环境复杂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正确认识战场电磁环境的"复杂性"提出自己见解,最后提出如何适应战场电磁环境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复杂电磁环境下水面舰艇的训练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磁空间形成了与海战场并存的"第五维战场"——电磁战场,出现了与传统海战场环境并重的新要素——电磁环境。实践表明,战场电磁环境对训练对象的影响把握难,构建逼真的模拟战场电磁环境难,复杂电磁环境下水面舰艇训练组织实施难、效果评估难。应当系统筹划,建立复杂电磁环境下水面舰艇训练的内容体系;确立途径,探索复杂电磁环境下水面舰艇训练的方法;科学保障,建立复杂电磁环境下水面舰艇训练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对其进行复杂度评估是必须首要解决的课题。在分析战场复杂电磁环境评估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对策的战场复杂电磁环境评估方法,建立了评估的模型,并通过一个电子对抗训练的场景,合理构建了支付矩阵,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反映作战过程的动态变化,同时为作战决策提供依据,可以有效提高战场决策水平和作战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复杂电磁信号环境下电磁信号监测的现实需求,抽象出"异态电磁信号"的概念。结合人工免疫系统建立起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适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下异态电磁信号检测模型,初步的信号检测实验表明该模型在信号检测准确性、检测时间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量电磁数据中雷达信号难以进行快速准确分选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聚类分选方法,即改进k-means算法的Map Reduce并行化实现方法。通过引入初始聚类中心个数k1、最大聚类中心个数kmax和距离门限rt3个参数,克服了k-means算法需要事先确定k值和易受孤立点影响的局限;基于Hadoop平台实现了对改进k-means算法的Map Reduce并行化,克服了k-means算法串行实现时间复杂度高的局限。最后,实验表明改进k-means算法取得了更高的分选准确率,Map Reduce并行化后具有良好的加速比和扩展性,能够很好地对海量电磁数据中雷达信号进行高效分选。  相似文献   

13.
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和实装对抗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屏蔽网遮挡低仰角电磁干扰效果的评估。首先推导了绕射数学公式,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通过实装对抗试验检验了屏蔽网遮挡低仰角电磁干扰效果,通过比对分析仿真结果和实装对抗试验数据,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采用的评估方法科学可行,给出了屏蔽网遮挡低仰角电磁干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确定性理论在雷达型号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型号识别是雷达对抗情报侦察的首要工作,是近一步分析雷达用途及相关武器系统的基础,也是高层次上的态势评估和威胁估计的主要依据.针对现代战争中电磁信号环境的复杂性,利用单一传感器很难对雷达型号进行准确识别,而基于确定性理论的不确定推理技术能将多个传感器在多个周期的侦察信息进行融合,所以采用确定性理论的数据融合技术,基于确定性理论的组合规则,采用分层式融合算法对雷达型号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结果令人满意,使采用单一传感器可能存在的无法识别或误识别等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天线波束形成原理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广泛应用于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由于电磁工作环境的恶化和大量射频干扰的存在,在极低的信干噪比(SINR)条件下进行目标检测和信息提取十分困难。对于阵列系统,往往采用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技术,来抑制强干扰和方向性干扰对有用信号的影响。介绍了数字波束形成器的基本原理及其DSP的实现结构。  相似文献   

16.
现代飞行器配备多种电子系统工作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需要解决各系统兼容的问题.因此,在理论上分析了窄带数字系统、宽带CDMA系统、超宽带系统对GPS系统影响,然后讨论了解决方案,最后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7.
复杂电磁环境下搜索雷达探测概率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具体分析复杂电磁环境对舰载搜索雷达的影响,针对搜索雷达干扰方式的数学模型,从研究搜索雷达探测概率的角度建立了作战效能模型.以这些数学模型为基础和依据,对海军作战仿真系统中,复杂电磁环境下舰载警戒搜索雷达探测概率进行了多次定量仿真计算,给出了主要数据结果.仿真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证明仿真计算的结果是可靠的,能够反映复杂电磁环境对搜索雷达探测概率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防空导弹火力单元阵地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防空导弹阵地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解决防空导弹阵地评价的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且给出了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及算法。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严重威胁无线电引信战技性能的发挥.为了提出复杂电磁环境中降低无线电引信意外发火概率的防护对策,在简要介绍了实验装置与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无线电引信的等幅正弦波辐照效应.确定了天线及弹体是造成引信意外发火的主要能量耦合通道,引信意外发火及作用机理是:引信天线及弹体接收正弦波信号,使引信高频电路工作状态发生变化,引信检波电压波动,最终导致引信意外发火.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信息化的战场环境下,战场环境瞬息万变,战术通信网作为信息化战争的神经中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组网方案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通信网性能的优劣,因此,如何在战场环境下快速、自动、客观地评估战术通信网组网方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战术通信网的特性和要求,提出了战术通信网组网方案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灰关联的方法对组网方案进行评估优选,该方法方便快捷并且可以编程实现,不仅能够在战场环境下实时、自动地对组网方案进行评估优选,而且评估结果也符合实际情况,为指挥员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