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鹏展 《中国民兵》2007,(10):53-53
八一建军节前夕,“拥军妈妈”田桂荣等几位老人带着800双鞋垫来到河南省漯河市驻军某部,向官兵表示节日慰问。从1998年开始,田桂荣每年都将亲手缝制的鞋垫送到驻漯部队。10年来,田桂荣已经为驻军官兵缝制了6000多双鞋垫,官兵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田妈妈”。  相似文献   

2.
“又到建军节了,兵娃儿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了?”8月1日,家住四川省内江市桂湖小区、86岁高龄的陈淑琼老人,特地起了个大早儿,将自己精心缝制的90双鞋垫捆扎好,请社区的同志帮忙送到公共汽车站,然后自己乘坐208路车到达终点站下车,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鱼台县石集乡杨口村的农家妇女鹿占英四年来,义务为驻地部队农场部分官兵缝补衣服1000多件,拆洗被褥百余条,制作鞋垫200多双,被部队官兵称为“拥军大嫂”。  相似文献   

4.
“姚妈妈,我们每天训练,出脚汗多,您送的鞋垫比什么都贴心。”在舟桥某旅的战士宿舍里,几个新战士手捧着用密密的针线精心缝制的鞋垫爱不释手。姚妈妈名叫姚秀英,是南京市鼓楼区凤凰居委会的一名普通居民,今年67岁。在和子弟兵相识的7年共2500多个日子里,她为近10家驻宁部队官兵缝制了5800多双鞋垫。 1989年从南京市光学原件厂退休后,姚秀英在居委会组织下为社区做些公益工作。1998年夏天,洪水漫溢长江。从新闻媒体中看到人民子弟兵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奋不顾身地与洪水搏斗的事迹后,姚秀英的心情久久难  相似文献   

5.
近日,山东省蒙阴县司家庄村军属刘孝珍,将精心绣制的100双鞋垫寄往香港驻军某部,以此表达沂蒙老区军属对官兵辛勤防务的慰问之情。刘孝珍今年72岁,26年来克  相似文献   

6.
正吉林延边州公安边防支队图们边防机动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84岁的朝鲜族老人咸贞淑。老人亲手将自己缝制的鞋垫送到战士们手上。从79岁开始,咸贞淑老人给边防战士共做了6180双鞋垫,虽然鞋垫都是用旧衣服缝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老人的拥军情深深感动了边防战士,鞋垫穿在脚上,暖在战士们的心上。  相似文献   

7.
8673部队采取让官兵自己点菜订食谱的方法参与连队伙食调剂,既保证基层官兵充分享受经济民主的权利,也使官兵吃上了可口的饭菜,受到基层官兵的欢迎。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一面面充满正能量的"寄语墙"在93413部队官兵中备受热议。在"寄语墙"上,既有为自己加油的,也有为其他战友鼓劲的;既有表达谢意的感谢信,也有争第一的挑战书。看了这些形式各异的寄语,官兵心中都会不经意地感受到一股股正能量。为有效开展官兵心理服务工作,93413部队广泛征集基层意见建议,结合部队实际采纳实施,"寄语墙"就是基层官兵提供的"点子",并受到广大官兵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军基层民主建设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部队官兵呈现出求知欲强、自尊心强、爱美心强、爱玩心强、求实精神强、自我价值实现欲望强、公平竞争的意识强等“七强”特征。这些新的特点,便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部队基层的民主建设,出现了五对主要矛盾。一是官兵民主愿望强烈,而其民主素质偏低。战士从社会走人军营,带来了一些天然的要求平等的思想,他们渴望自己在军营能受到公正的待遇,在连队有自己的“位置”。但是现在部队官兵的民主素质相对较低,民主知识缺乏,对我军的民主传统知之甚少,有的官兵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民主,更不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  相似文献   

10.
简讯     
《国防》2007,(2)
三晋大地“双服务”活动方兴未艾山西军民携手开展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双服务”活动已持续三年。驻晋部队把尽为民之责、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作为主要服务方向;地方各级把想官兵所虑、解官兵所忧、帮部队所需作为基本服务内容。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1.
在部队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依靠官兵建设部队的思想;高度重视官兵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依靠官兵建设部队的能力;切实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不断激发依靠官兵建设部队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重视和关心官兵的物质利益,引导官兵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并自觉地为之奋斗,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能否引导官兵正确认识和对待物质利益,关系到保持我军政治优势和部队的凝聚力,这是新形势下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本文就如何在部队建设实践中贯彻或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谈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驱动作用日益明显,从理论和实践上承认并关心社会全体成员的物质利益,是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军人作为社会成…  相似文献   

13.
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以来,一批部(分)队合并和转隶到新的单位。加强对这些新合并转隶部队的工作指导,推进部队的全面建设整体提高,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新合并和转隶部队官兵思想复杂顾虑多,要加强教育引导和沟通交流,尽快在思想上合心。体制编制调整后,新合并和转隶部队官兵思想总体是稳定的,但也有部分官兵思想比较复杂。有的认为自己是从外单位调入的,工作干得再好也不一定受重视;即将面临提升的干部感到新单位领导对自己情况不熟悉、成绩不了解,进步轮不到自己,发展容易受限;有的感到新单位标准高、要求严,一时间恐怕难以适…  相似文献   

14.
官兵家庭涉法问题不仅事关官兵个人,还是直接影响部队安全稳定发展的大问题。近年来,广东省汕头警备区某部高度重视军人军属维权工作,先后发函33件帮助官兵解决涉法问题,用情与法解开了官兵心中的疙瘩,维护了部队的稳定,促进了部队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15.
鱼水情意深     
东港市的汤地镇虽然地方不大,但由于驻军单位较多,那里的双拥共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一片鱼水深情,始终是部队官兵爱军习武的强大精神动力。部队官兵也把这里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当汤地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部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以此推动部队科学发展.部队作为特殊群体,一代又一代的军人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灿烂、厚实而又独特的军营文化,对培养官兵、熏陶官兵、塑造官兵、激励官兵,强化官兵综合素质,促进官兵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相似文献   

17.
谢乐婢 《国防》2011,(10):40
管理出战斗力。抓好预备役官兵管理,既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题中之意,又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动态化特征明显,预备役官兵管理难成了制约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一大难题。鉴于预备役官兵亦兵亦民,抓好预备役官兵管  相似文献   

18.
乔敬奎 《政工学刊》2007,(10):41-41
科股长是旅团一级机关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境界修养和业务能力素质直接影响部队的建设发展。科、股长们如何胜任本职、有所建树、取信于官兵,做到上不愧党委首长的信任,下不愧部队官兵的期望,须常用四把“尺子”衡量自己。  相似文献   

19.
赵绍军——天津市某预备役团预任副营长、北辰区西堤头镇赵庄村党支部书记,自加入预备役部队以来,始终按照部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及预备役官兵,  相似文献   

20.
演兵贺兰山     
“战场上没有预备役。”对陕西某预备役师官兵来说,这句话和“军人生来为打赢”一样,深深地刻在每个官兵的心里。坚持以作战部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已经成为该师官兵近年来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