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翘 《环球军事》2011,(22):56-58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随之打响,战争持续了1413天,约2700万名苏联军民牺牲。 2011年6月22日,是卫国战争爆发7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各界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俄罗斯不少媒体刊登了一系列专栏文章,纪念、总结和反思这场规模空前、付出了巨大代...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在军事学院举行学术讨论会,着重研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初期的一些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军内外院校等十八个单位的四十多名同志。大家就苏德战争初期阶段的划分,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的主客观原因及失利后的战略转变、二次大战初期各战场空军海军的使用等问题,认真地进行了学术交流。军事学院的张海麟等同志认为,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时间划分,以从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战争爆发到七月中旬,比较符合战争的客观实际。有的同志认为应该从战争爆发之日到十二月中旬,比较适宜大家认为,对这个问题有必要作深入探讨,以利于正确总结和借鉴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对苏德战争爆发时间判断失误的原因初探杜正艾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突然袭击。经过短短18天的激战,德军向苏境内推进了300~600公里,苏军的人力、物力蒙受了巨大损失,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和制空权。苏军初期...  相似文献   

4.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正在苏联学习的毛岸英要求上前线未被批准。1942年5月,他向斯大林写信表达这个愿望也没有回  相似文献   

5.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德国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50万大军,对苏联发动了规模空前的进攻.全体苏联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满怀必胜的信心投入了伟大卫国战争.战争爆发之初,苏联人民都相信这场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因为长期以来,苏联一直这样宣传:工农红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如果法西斯的势力胆敢侵犯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红军有能力迅速粉碎敌人的进攻,然后以排山倒海之势越过边境,直捣法西斯的巢穴,解放被奴役的欧洲人民.  相似文献   

6.
杨永志 《环球军事》2008,(23):54-55
1941年6月22日,也就是苏联卫国战争首日,在苏联上空发生的一切可谓是世界空战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幕。战前几个月,纳粹德国就开始积极筹划对苏联进攻,大批飞机悄声无息地被移防到了苏联边境。而此时,苏联虽然也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但还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心存侥幸。可惜战争的红线是那么脆弱,在苏联人还有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战争就突如其来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本部分史学家公开发表文章否认在二战期间日本曾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他们诡称,日本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是一种防备苏联进攻的防御性措施,日本在苏德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但从解密的日本天皇御前会议、日本政府及其它军事机构的秘密文件都驳斥了这一观点.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日本在苏德战争中是如何保持中立立场的?  相似文献   

8.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的严重失利是现代军事史上最富有教益的事件之一。对这一历史教训需要进—步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加以探讨,以期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战争前夕苏联的军事理论与改革的实践,在这方面作些新的努力。 (一) 首先应当肯定,从根本上说,苏联是十分重视反侵略战争准备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  相似文献   

9.
苏德战争爆发50年来,卫国战争史始终是苏联史学界历久不衰的研究“热点”。据粗略统计,到80年代末,苏联已出版的关于卫国战争史的著作(专著、小册子、文集,不包括文学作品)已超过2万种。苏联的卫国战争史研究大致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战争时期。早在1941年底,苏联就建立了附属于苏联科学院的伟大卫国战争史委员会,为搜集历史资料、展开早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后,类似的机构在各加盟共和国和各部委中也纷纷建立。同时联共(布)中央直属马恩列研究院专门负责收藏、研究党在战时条件下的活动资料;苏军总参谋部则从1942年5月起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军事学术史和战争经验的研究。在战争尚在进行之时,第一批有关战争史的著作已经问世,如:《在莫斯科城下粉  相似文献   

10.
1940年6月22日,法国在法西斯德国的“闪电战”下败亡,英法联军被迫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基本一统除苏联领土外的欧洲大陆.1941年6月22号,苏德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范围扩大.这时,在欧洲大陆,只有苏联军民与德国孤军奋战,独立支撑欧洲反法西斯战场,史称第一战场.7月18日,为了减轻自己当面的压力,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在给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第一封信中,就要求英国“在西方(法国北部)和北方(北极地带)开辟反对希特勒的战场”,是为第二战场提议之始.  相似文献   

11.
一、苏德战争前苏联战争准备的经验尽管苏联的在苏德战争前的准备工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从总体上看 ,苏联的战争准备工作仍有许多成功之处 ,这也是苏联最终打败德国的根本所在。概括起来 ,苏联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战争威胁有清醒认识 ,使苏联在战争潜力的贮备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斯大林对战争威胁一直有清醒认识 ,早在1926年他就断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重新瓜分已被瓜分的世界的初次尝试” ,“继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尝试之后 ,必有第二次尝试”。1934年 ,斯大林在联共(布)十七大上进一步指出 ,由于持久的经济…  相似文献   

12.
刘圣任 《环球军事》2008,(22):22-23
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让美国和中国深陷其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鲜为人知的是,作为当时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在这场战争中—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久前,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刊发文章,披露了斯大林与这场战争的不少幕后故事。作为一家之言,我们刊发出来,希望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陈纳德在芷江许正雄湖南芷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重要的空军基地,芷江机场是远东地区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同盟军机场。1938年9月,苏联志愿军空军中队曾驻芷江,次年因苏德战争爆发奉调回国。1943年,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空军第14航空队进驻芷江。1943年1...  相似文献   

14.
“装甲铁拳”——苏联陆军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苏联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诞生于1942年9月。这支钢铁之军可以说是苏军坦克部队的灵魂。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采取闪击战术,装甲集团部队一天就突破苏军阵地60余公里。面对此种情况,苏军最高统帅部在谋划斯大林格勒反攻时认为,苏军必须有几支能快速突进、远距离独立作战的坦克大兵团,这样才能与德装甲部队进行较  相似文献   

15.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两国立即表示支持苏联抗击德国.然而,当斯大林要求它们在欧洲开辟对德第二战场时,英、美却迟迟未能付诸行动.既然英、美、苏出于反法西斯的共同需要而结成统一战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第二战场"难产的局面呢?对此,笔者试图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6.
1941年6月22日,德军以2000架轰炸机、7000余门各种口径的火炮、数千辆坦克,组成强大的钢铁巨流,冲过布格河,对社会主义苏联发动了大规模袭击。希特勒精心策划的“闪击战”将两年前订立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撕了个粉碎。至此,苏德战争由背信弃义  相似文献   

17.
东北抗日联军余部退入苏联境内后,为统一领导和管理,分别建立北、南野营。苏德战争爆发后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并根据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接受苏方授予的"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第88步兵旅"番号。教导旅组建后,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在苏军帮助下进行系统的军政整训,不断派小分队返回中国东北,继续开展对日游击斗争,并在配合苏军远东战役、参加对日战略反攻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为加速日本法西斯的彻底灭亡、全面收复中国东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何立波 《环球军事》2012,(11):67-69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的文艺工作者以自己的专长直接为祖国服务。音乐家同全体人民一样表现出满腔的爱国热忱,纷纷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投身于保卫祖国的事业。文艺工作者全力以赴地用自己的创作来歌颂人民的英雄事迹,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战斗精神。二战期间的苏联,歌曲已成为打击德国法西斯的“隐形武器”。  相似文献   

19.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音乐家同全体人民一样表现出满腔的爱国热忱,投身于保卫祖国的事业,用自己的创作来歌颂人民的英雄事迹,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苏联卫国战争歌曲诞生在血与火之中,成为人类文化史上最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它们不受国界、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至今仍以爱国主义情操、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激励着世人,在人类精神文化的历史中立下了块永恒的音乐丰碑。  相似文献   

20.
(一)自1941年6月23日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起闪电进攻,至苏联人民英勇抗击德寇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是苏联卫国战争最艰难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苏军财务勤务如同后勤其它勤务保障一样,克服了种种困难,以大量的经费源源不断地保障了战时动员、部队组建、扩编和军队展开作战等各项需要。但是,在战争初期阶段,特别是在战争爆发的头三个月里,苏军在经费计划和拨款工作上也有不小的失误。首先,出现了混乱的计划拨款制度。苏军曾于1940年颁布了新的财务工作条例。在财务计划拨款方面,新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