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分类利用、维护再生、再制造等多种途径对退役报废装备物资进行处理,实现环保、节约、高效。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做法,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运作,促进我军退役报废装备处置扎实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动因和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构建完善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体系,必须要在思想观念、法规制度、体制机制、两用标准、军地人才、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等6个方面实现融合,为理解、贯彻装备保障走好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提供了一些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从航天装备发展各历史阶段不同军民交互模式的表现形式和形成机理看,航天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最大优势在于实施军民两用技术战略,建立军民一体化的航天工业体系。着眼国际发展趋势,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特点的航天装备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需要从环境要素和资源要素两个方面着手,加强组织体系、法规政策和信息保障建设,协调需求和应用,完善航天科技工业基础,注重能力要素建设。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生命周期理论,军需装备再制造中其多生命周期成本分为制造成本、收集成本、再制造成本和最终处理成本。军需装备再制造的经济性在于降低废旧装备的收集成本和再制造成本。目前推动我军军需装备再制造,应制订完整的回收法规体系,建立逆向物流废旧军需装备回收网络,推进军需装备再制造走军民融合路子,并完善科研政策提高再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5.
双拥工作与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做好双拥工作是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带来了新时期双拥工作一系列新变化:必须以双拥工作的创新拓展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装备保障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介绍了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产生的背景和基本概念,分析了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特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强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建设发展应重点把握的6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信息化装备复杂电磁环境效应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的深度融合和产学研学术交流,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将于2016年5月31日~6月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2016第四届中国信息化装备复杂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大会",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电磁频谱安全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筹)和中国兵器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承办。会议以"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推动我国信息化装  相似文献   

8.
资讯     
正四川印发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四川将通过5年努力,推动军民融合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培育10家100亿元以上、20家50亿元以上的军民融合大企业大集团,初步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防军工战略基地、军地优势资源共享转化示范区、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先导区、军民融合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区。  相似文献   

9.
<正>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看,军、民两用技术日趋融合,高新技术两用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国家层面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形势和任务要求军工科研院所必须坚持深化军民融合,完善以市场为牵引、科研为推动的各种管理体制和机制,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探索道路、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动员将呈现以下特点:科技动员成为重要内容,精确动员是主要目标,网络化动员将成为主导方式,快速动员是装备动员发挥效能的重要保证,军民融合式发展是装备动员建设的主要依托。加强信息化条件下装备动员建设应完善应急与应战相结合的装备动员体制,充实各动员职能机构,强化对动员活动的组织领导;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做好应急动员准备,使装备力量建设随时随地处于良好状态;建立军民融合式装备科技动员体系,开展军民两用技术研究,提高装备动员的军民兼容程度。  相似文献   

11.
李谦 《华北民兵》2010,(11):52-52
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和胡主席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寓军于民,在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中大有可为,应该走在前列。地方党委政府要立足经济总量高速高效增长,以及大量社会资源军民互转、两用、合用潜力巨大的实际,进一步强化融合发展理念,提高融合发展质量,创新融合发展举措,积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战略是特定时期内关于特定对象发展全局的一种总体性安排与谋划。探讨了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对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分析了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发展战略的特征,提出了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了战略目标。最后,从思想观念转变、体制机制转轨和人才队伍转型3个方面提出了战略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外军队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实践对我军装备保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外军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做法,分析了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对我军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3月19日,2019北京国际军民两用装备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宣布,2019北京国际军民两用装备展览会(简称军民两用展)将于2019年5月6日至8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举办。据悉,展会同期还将举办以"一带一路与需求牵引,推进军民融合国际化"为主题的2019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高峰论坛,以海洋信息技术、自主可控共享制造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题的一系列论坛,  相似文献   

15.
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体制机制是军民融合式军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体制机制建设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体制机制建立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建立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地方政府推动军民深度融合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民参军"的热情进一步高涨。但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政策法规建设稍显滞后、民企参军的水平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下一步,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将进入一个改革调整的关键阶段,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的建立、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壮大将成为推  相似文献   

17.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重大战略思想,是新形势下党指导经济社会、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必须把握走出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内涵,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适应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建立三军联合、军民融合的保障模式,必须加强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力量建设。从研究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必要性,研究提出了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武器装备生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遵循。优化配置军民资源,引导经济社会领域的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更好地为装备建设,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军代表工作模式创新发展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对充分利用民用资源提高军需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军需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军需装备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要树立军民融合观念,完善军民融合制度,制定军民融合政策,扩宽军民融合途径;要利用民用资源构建研发体系,利用社会技术保障资源构建维修保障体系,积极调动社会潜力资源构建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