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9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作出开展微小卫星工程研制相关工作的决定,启动了"纳星集群飞行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从2010年9月国防科大第一颗卫星"天拓一号"单板纳星正式立项以来,截止目前已先后完成"天拓一号""天拓二号""天拓三号"的研制与发射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天拓"者,寓意有二:其一,面向航天,开拓创新;其二,立足使命,拓展天疆。"天拓"系列卫星研制队伍的核心科研人员12人,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天拓卫星团队自组建以来,围绕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大大促进了微小卫星技术发展与应用,先后承担了70余项与航天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提升我军航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作出开展微小卫星工程研制相关工作的决定,启动了"纳星集群飞行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从2010年9月国防科大第一颗卫星"天拓一号"单板纳星正式立项以来,截止目前已先后完成"天拓一号""天拓二号""天拓三号"的研制与发射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天拓"者,寓意有二:其一,面向航天,开拓创新:其二,立足使命,拓展天疆。  相似文献   

3.
2013年12月30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京组织举行了高分一号卫星投入使用仪式,高分一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为一年辉煌的航天成就画上了句号。作为国家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的高分专项,结合了国际领先的遥感技术,重点发展基于卫星、飞机和平流层飞艇的高分辨率先进对地观测系统,与其他中低分辨率的观测手段相结合,将形成我国自主的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初春三月,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卫星正式交付使用。它将与已在轨运行的海洋一号卫星相互配合,实现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探测相结合,完善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大幅提升我国对海洋的监测能力,有效服务海洋事业,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这是我国  相似文献   

5.
8月19日,在青松翠柏环绕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高分二号卫星由身经数战的长征四号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准确送入预定轨道。高分二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正式迈入亚米级"高分"时代,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高分二号将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交通服务、林业调查与监测等领域大显身手。才高八斗身体倍儿棒高分二号卫星作为高分家族的二号成员,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6.
正回首奋进岁月航天发展成就斐然6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跨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从1970年长征一号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年6月3日长征三号乙发射风云四号B卫星,我国在轨卫星规模和综合应用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许玲 《国防科技工业》2007,(10):42-43,45
9月30日,由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海洋一号B卫星正式在轨交付运行。随着卫星正式投入使用,结束了我国近年来天上无海洋卫星的不利局面,标志着我国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事业跃升至一个新的高度,将为我国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1970年4月24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一成功,无疑标志着中国在"两弹一星"的"星"上首次有了重大飞跃,也注定成为新中国彪炳史册的辉煌篇章之一。2019年12月15日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澳门首颗科学卫星"澳科一号"正式获得命名,将择期发射。这颗对纪念澳门回归20周年有着重要意义的卫星,在以澳门科技大学为首的科学团队的努力之下正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相似文献   

9.
8月1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高分二号卫星,这是我国高分专项的第二颗卫星,开启了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亚米级高分时代。高分专项是我国十六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被誉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创新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的"天眼工程",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应用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军转民》2013,(5):20-27
随着高分一号卫星的一飞冲天,我国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备受国内外关注。那么,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本刊为此专访了国防科工局有关专家,对高分一号卫星相关情况予以专题报道和解读。  相似文献   

11.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于5月10日在人民大会宣布,秦山核电二期工程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1、2机组全面建成投产。这是我国核电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  相似文献   

12.
《国防科技》2016,(4):117
正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导航中心北斗青年科研团队,专业从事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预先研究、工程研究、应用研发。该单位是我国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总体论证单位之一,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导航技术专家组组长单位,教育部自主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首批认证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国防科大科研型重点实验室。北斗青年科研团队在导航定位技术领域综合实力处于国内领先,是导航系统核心体制、卫星关  相似文献   

13.
<正>3月10,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成为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从1970年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长征火箭先后有17种型号投入使用,从最初的艰苦创业,到本世纪初的载人飞行、圆梦奔月,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  相似文献   

14.
2012年3月2日,国防科工局在京举行在轨交付仪式,将海洋二号卫星正式交付给用户方国家海洋局,使其开始在我国海洋环境监测领域里"大显身手"。那么,这颗被寄予厚望的海洋二号卫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研制历程?它在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探月梦终于实现。为满足月球探测任务的需要,"嫦娥一号"卫星上安装了称为有效载荷的各类探测仪器。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的绕月探  相似文献   

16.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于今年金秋在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继"神五"、"神六"任务圆满成功之后,我国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载人航天科技实践活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开篇之作,它将首次进行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水平实现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飞跃。目前各路大军已齐聚发射场,为确保实现"准确入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是国家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高分专项将进一步聚焦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重大需求上来,实现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过渡,实现更广泛、更深入、更彻底的资源共享从2010年高分专项启动实施以来,已经成功发射具有2米分辨率全色/8米分辨率多光谱光学成像能力的高分一号卫星和具有1米分辨率全色/4米分辨率多光谱光学成像能力的高分二号卫星,获取了大量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在国土、农业、环保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追本溯源:"嫦娥二号"与"嫦娥一号"是同根生的姐妹花2004年1月23日,农历大年初二,这是一个值得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重大印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了《关于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请示》。至此,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正式启动。此后,成立了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正式将探月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命名为"嫦娥一号"。"嫦娥一号"正式立项的同年,为降  相似文献   

19.
6月6日,国防科工局对外公布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一号获取的首批影像图。影像图影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此举表明高分一号卫星工程测试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天地系统间协调匹配,卫星各系统工作正常,达到设计要求,实现为国土、环境、农业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的目标。首批对外公布的影像图包括2米全色、8米多光谱、2米全色与8米多光谱融合、16米多光谱四类,北京、上海、银川、  相似文献   

20.
何研 《国防科技工业》2010,(10):54-55,57
<正>"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前夕,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孙辉先、有效载荷总指挥吴季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介绍了"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的研制情况。他们由衷地称赞说,有效载荷研制队伍确实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