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潜艇对水面舰艇编队威胁判断所需,运用聚类理论探索潜艇对水面舰艇编队的识别问题.基于潜艇可以获取的目标信息,采取欧氏距离测度的ISODATA群体聚类与辅助信息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将目标按群体归类形成编队,并得到编队成员的隶属情况.该方法能够为潜艇指挥员提供编队目标感知,使其对战场态势的宏观把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辐射源识别处理时间长,高威胁等级辐射源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研究了重点辐射源目标快速筛选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脉冲样本图TOA差级识别算法,直接以重点辐射源的脉冲样本图为模板,与经过简单稀释后的全脉冲数据进行匹配,忽略重叠匹配优化后,得到重点目标识别结果,筛选识别同步完成,运算复杂度小,筛选识别速度快。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能够快速有效地识别出重点辐射源,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分析舰艇编队协同作战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问题入手,深入研究了协同作战环境下编队空中目标威胁评估的基本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编队协同决策的特点,建立了基于两层决策的协同作战环境下编队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从而提出了舰艇编队协同作战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辐射源等级判断中,由于侦察设备对辐射源各参数的侦测存在很大的直觉性和模糊性,对准确刻画辐射源的威胁带来了不便.通过把直觉模糊和粗糙集的理论引入到辐射源威胁等级判断中,充分考虑直觉指数对隶属度的支持度,构造了下近似为隶属度、上近似为隶属度+直觉指数的直觉模糊区间粗糙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直觉模糊区间粗糙集的决策模型;给出了辐射源威胁的因素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5.
采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对目标识别、威胁评估是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这里首次将贝叶斯网络模型运用到航母编队作战决策中识别水下目标和评估威胁等级。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分别构建目标识别和威胁评估贝叶斯网络模型;基于部队实践数据、院校专家和查阅资料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条件概率表;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水下目标进行识别和评估威胁等级,对比部队相关数据验证了贝叶斯网络对航母编队目标识别和威胁评估的有效性,能够为航母编队指挥员反潜作战提供一定的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6.
应用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威胁估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提出了应用分层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威胁估计网络,用于估计反潜编队对潜威胁等级。首先,对分层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利用该模型进行威胁估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分析了反潜编队对潜威胁产生的原因和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威胁估计网络。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威胁估计网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多属性决策的辐射源威胁等级判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现有侦察机威胁等级判断方法的基础上,用群体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威判诸因子的权重,用模糊集理论建立威胁隶属度函数,进而建立了辐射源威胁等级判定的综合方法、给出辐射源威胁等级评判标准.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为威胁等级的判断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不确定条件下编队协同作战空中目标威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条件下舰艇编队协同作战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舰艇编队协同决策的特点,综合运用风险型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了满足不同决策层的舰艇目标威胁评估模型和编队目标威胁评估模型,从而提出了不确定条件下编队协同作战的空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规划识别可分为锁眼型(keyhole)和意图型(intention),又可划分为个体的和群体的两种类型,对于敌舰艇编队的规划识别则属于意图型的和群体类型的.舰船及其编队指控系统在战场指挥决策过程中,根据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与信息进行态势评估,除了敌我识别、目标身份识别、威胁估计外,还涉及对敌舰及其编队的意图型、群体型的规划识别问题.初步探讨舰艇编队(即多自主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规划识别特点、MAS规划识别规划结构框架和基于时态描述逻辑的动作推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雷达辐射源识别技术发展和特征参数挖掘的需要,在分析辐射源基本信息和特征参数以及二者之间关联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以E-R模型、数据类型设计为切入点,分别构建了雷达辐射源信息库和特征库。最后,分别从雷达辐射源数据可视化管理、信号调制类型识别、辐射源匹配识别等方面探究了数据库的应用实例。从应用实例的运行效果来看,验证了所构建数据库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提出基于虚拟时间延时线阵列的联合频率-到达角二维谱估计方法,把经典的子空间方法推广到空时二维域并进行了改进.基本思路是估计空时噪声子空间和空时信号子空间,然后,利用两个空时子空间特征进行频率-到达角联合二维搜索.正常情况下可分辨的信源数远远超出阵元数目;在信号源宽带较大或信号源波长偏离阵列尺寸较远时,不会像经典方法一样出现大的偏差或估计信源角度范围受限;同时给出信号源的频率和到达角估计,更全面地反映了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场环境对目标威胁估计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双扰动的CD?DPSO?BP目标威胁估计方法,该方法针对粒子群算法在进化过程中易出现早熟和寻优结果不稳定的缺陷,基于Tent映射提出混沌双扰动的思想,并加入粒子群算法的进化过程,实现对粒子群算法的改进;之后,利用该新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建立目标威胁估计模型和算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实例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目标威胁估计新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目标威胁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防空作战指挥员对空中来袭目标实施火力分配的量化决策水平,本文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及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在将原始变量转变为主成分过程中,同时形成了反映主成分的权数以计算综合评价值,这样在指标权重选择上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反映了各指标因素间的现实关系。通过引入实例,对来袭空中目标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估值对各批目标威胁进行排序,所得结果合理且符合客观实际,切实为防空作战指挥员科学合理地实施火力分配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工造雾成雾过程微物理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人造雾宏观性能和微物理性能变化过程的观测与分析,研究了人造雾成雾过程和成雾机理,并结合对云雾生长理论的分析比较了实际雾滴粒径分布范围、生长时间等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异同。结果显示人造雾的雾滴粒径和生长时间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相符,但其具体的生长过程与理论过程有所差别;人造雾与天然雾相比,雾滴数密度稍大,但雾滴粒径和含水量稍小,雾滴谱分布特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基于排列法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标威胁评估是一个推理、决策的行为,结合现代防空作战的特点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了影响目标威胁评估的几个重要因素,应用多属性决策中的一种改进排列法建立了数学模型,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防空火控系统火力分配的多目标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防空火控系统的研究中,如何充分发挥火力单元的作战效能,使来袭目标遭受最大的毁伤,是火力分配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对防空火控系统的分析,给出了防空火控系统火力分配的问题描述,并建立了基于指派问题的火力分配数学模型.提出了威胁度计算的改进方法.在使防空高炮群对威胁度大的目标造成大的毁伤分配准则下,研究了利用匈牙利法求解指派问题时的具体方法.经仿真验证,此火力分配方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电子战接收系统的搜索方式主要针对参数完全未知的敌方信号,通过在频域、空域等各维度进行大范围的逐段重复搜索可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较好的侦察效果,但不适合短时间内对特定目标群的搜索和验证。针对电子战接收机存在的盲目侦察接收、与作战目标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作战目标的侦察策略,能够智能引导超外差接收机进行搜索截获,有效提升了超外差接收机对重点目标的实时截获与准确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标威胁判断是防空作战中一项重要内容,在建立目标威胁模型时,首先要挑选特征参数,分析了影响威胁度的若干因素.这里采用Rough理论中知识约简方法选择目标的特征参数;支持向量机是一类新型机器学习方法,由于其出色的学习能力,该技术已成为当前国际机器学习界的研究热点,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了威胁判断模型,给出了实例和解决此问题的支持向量机源程序.通过实例与神经网络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比较精确和简单.  相似文献   

19.
投影法在防空群火力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空群火力分配作为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作战辅助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防空作战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关键是及时、准确地判断出来袭目标的威胁程度。以前解决这一问题多是通过线性加权法,引入投影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具有简单,易于理解,计算结果合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