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当今世界,随着大量高新技术不断运用于军事领域,信息化战争已经悄然登上历史舞台。结束于不久前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速胜的原因很多,其中信息技术可谓帮了大忙。战争中,美军以信息战为主导,综合运用电子侦察,电子干扰和电子摧毁等手段,实施“全空域,全时域、全频域”的信息作战,从而迅速达成了战役目的。 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我们的信息化建设离打赢一场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战究竟有多少差距?我们的思想观念,训练方式和保障方法等还有哪些不适应?如何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的来临,引发了军事理论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等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网络中心战作为指导信息化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理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军事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之一。网络中心战的作战效果源于指挥艺术,仅仅依赖新技术、现代化的作战平台不足以发挥网络中心战的潜在优势。为阐明这一观点,从探讨利用指挥与控制环境将网络中心战转化为作战能力的过程入手,提出了预见性战场空间感知、赛博作战行动和称为态势感知信息球的新概念,以及如何将它们应用于网络中心战。最后举例说明态势感知信息球如何用于作战,以及网络中心战面临的技术挑战。 相似文献
7.
科索沃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回眸这场战争,不难发现,指挥对抗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达场战争是指挥对抗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又一实践。北约借技术优势恃强凌弱美军70年代后期提出了指挥、控制和通信对抗概念,随着认识的深入,逐步演化成为指挥控制战,即“在情报的支援下,综合利用作战保密、军事欺骗、心理战、电子战和实体摧毁等手段,阻止敌方获取信息,并影响、削弱和摧毁敌方的指挥和控制能力,同时保护己方指挥和控制能力免受类似行动的影响”。指挥控制战(我军叫指挥对抗)已发展成为美军联合作战的一种重要的作战策略。北约在科 相似文献
9.
以数字化战场对指控系统能力需求、环境要求、信息流程等要素为依据,从作战体系结构、系统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等方面研究了数字化战场指控系统的主要构成及相互关系,探讨了其主要功能及系统结构组成,并提出了数字化战场指控系统体系结构效能评估的数学模型及可靠性检验,以期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指控装备体系结构论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当前学术界对军事侦察与刑事侦察的概念界定尚存争议。军事侦察权是部队与生俱来的一种权力,正是因为它与部队相伴而生,熟悉军事侦察的内容,理解军事侦察概念、属性并为其准确定位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军事侦察权的行使。同时,准确把握军事侦察与刑事侦察的区别和联系,对部队正确执行任务和依法履行职责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侦察机构的特点,将智能主体(Agent)的理论应用于侦察模拟训练系统的开发。分析了侦察机构的能力组成,将侦察机构的能力分为六个部分:智能能力;侦察能力;机动能力;通信能力;隐蔽能力;作战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侦察机构智能主体的结构和系统体系结构。经开发原型系统验证,模拟系统可以正确的反应战场上侦察机构的功能和特性,该方法可以满足侦察参谋的情报处理训练、侦察效能和侦察战法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16.
有人/无人协同实施战场侦察充分应用系统提供的技术优势,结合有人/无人协同行动,在战场侦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优势。随着智能化的到来,陆军有人/无人协同实施战场侦察中内涵深刻,它运用前沿技术,具有新的特点及方式,未来将在战场上发挥更大效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针对防空兵侦察力量机动部署问题,分析并生成了机动部署方案,运用模糊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通过实例计算得出了信息化条件下,防空兵侦察力量进行机动部署可有效提高其作战效能的科学结论,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