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是大家心中的“好班长”……地方党委、政府每年开展的“好班长、好班子、好助手”评比竞赛中,他多次当选“好班长”;在河南某预备役防化团“庆八一文艺晚会”上,他的故事被编成快板《夸夸我们的“好班长”》……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老唐,不禁让我捧腹又让我崇拜。老唐,原名唐英杰,我军校时的班长。记得当时选班长时,我们班充分发扬了民主,大家积极投票,结果是每人得一票。这下可犯难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家里颇有资产的老唐,"就是老唐了",古灵精怪的张小武脱口而出。"唐英杰啊,我看行,英俊又杰出的有为青年啊"!老唐被我们夸得晕头转向。"一个星期的冰激凌,老唐来请。七票赞成,一票弃权,选举成功,解散!"平时就很抠门的老唐就这样被我们扶上了班长的宝座。  相似文献   

3.
新兵最盼望的就是来信,班长却规定了一个"小游戏":每收一封信必须做40个俯卧撑。一天,我来了2封信,要做80个——班长名叫谷三山,中等个儿,黑脸膛,浑身都是疙疙瘩瘩的肌肉,一个标准的男子汉!可惜,班长却是个"碎嘴子"。第一次整内务,我撅着屁股忙活好一阵,被子还是像块面包。班长说:"你看你,我不是说过了吗?先要用手指在被子上卡出线条来,被子才能听你的话,像你这样哪行?"班长边唠叨,边像变魔术似的,不一会儿就把我的被子整成了"豆腐块"。我站在旁边,心里直乐:"班长真  相似文献   

4.
吴班长名叫吴二平,今年已经是其在部队的第6个年头了,不知啥原因,这位大班长不好吃,不好喝,就好吸支烟,俺们教导员对吴班长的评价是:小吴干啥都不错,就是烟瘾太大。从教导员的话中,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了,这位班长的烟瘾大得有点  相似文献   

5.
班长的鼾声     
早在新兵班就听说九班班长鼾声厉害,大家都称他为“鼾王”。新兵分班的时候,我心里就想说什么也不要分到他班当兵,从小到大,我最喜欢安静,可没想到我却偏偏分到他的班。第一天夜里,我正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班里响起了鼾声。那鼾声一阵子凝重浑厚,一阵子如千军万马,一阵子又如潺潺流水,一会戛然而止。鼾声“折磨”我无法入眠,我悄悄下床推了推班长。“干啥  相似文献   

6.
1969年,我和哥哥一起参军了。我的父母都是革命军人,临行前他们再三叮咛:"到了部队,要听领导的话,刻苦训练,特别要在学习上狠下功夫!"那时,连队除训练、工作、完成任务外,还要安排政治学习。政治学习主要就是读报讨论。通常都是班长主持读。一天,班长问,你们谁来读读报?我听了心里一亮,读报不就是学习的好机会吗?我急忙举手,班长看了我一眼,把手里的《解放军报》递给了我。  相似文献   

7.
阴晓强班长个不高,但是正应了那句"浓缩的都是精华",在别人眼中绝对是被崇拜的偶像。上士阴晓强是我们的班长,说起他的名,大家不免想起那被"唐伯虎"踩死的"小强",所以班里的战士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小强"班长。说班长的"小",我得好好说道说道。一是个头小,班长1米65的个子总让人有种不够威武的感觉。我刚到小车班时,还颇有些小觑他,结果两个月的团运动会上,他一举夺得了100米翻轮胎项目的冠军后我瞠目结舌。二是小心,来小车班5年多,不管什么天气,什么车型,阴晓强都没出过什么问题,跟他学车时,一  相似文献   

8.
特别关照     
我是1996年12月参军入伍的。离家时,父母叮嘱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老乡。到部队见了老乡,可要多攀着点儿。"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父母所说的"攀着点儿",我心领神会。说来也巧,从鱼米之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塞外军营,新兵班长竟然是我的老乡。我找来地图查了查,从我家到班长家,距离不到100公里,连方言都非常相近。我有意跟老乡班长"套近乎",天天有事没事喊着"班长好",端茶倒水忙前忙后,目的只有一个,让班长"特别关照"我这个小老乡。班长是全团出了名的训练尖子和优秀班长,每年都要给全团进行一些班训练课目演示。这不,入营才一个月,班长就要带领我们给全团新兵进行队列演示。演示前,机关首长来连进行课目审查验收。当进行到齐步间隔两步走时,我一紧张,将间隔两步走成了间隔三步,把全班队形搞得乱糟糟。机关首长说,新兵紧张,情有可原,正式演示时不出错就行了。首  相似文献   

9.
战士“人情消费”当控制孙银根李班长要过生日,对几位好友说「晚上我请大家出去撮一顿」。「班长生日是喜庆的日子,不能空着手撮」,一位战士提议说。于是,几位小兄弟「凑份子」买了一件价值500多元的时装作为生日贺礼送给班长,还有几个干脆交50元钱。据参加宴请...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2月 12日 星期一 晴站 岗  轮到我站岗了 ,一想到那凛冽的寒风吹得树枝呼呼作响 ,时不时还夹杂着一些沙石 ,而这时又不能在暖气上烤手 ,我感到浑身没劲。患感冒发烧好几天了 ,吃了几次药仍不见效 ,站岗又轮到我们班 ,班长是倒数第二班 ,我最后一班。起床号响了 ,我忽地从床上坐起来。“哎 ,咋没有叫我的岗 ?”我赶紧朝班长的床上看去 ,床上啥也没有 ,原来他的被子盖在我的身上。“我是不是睡过头了 ?班长会不会出什么事了 ?”大家边穿衣服边议论着。这时门轻轻地开了。只见班长“全副武装”搓着手进来了 ,他的脸上冻得满是鸡…  相似文献   

11.
一个刚刚组建三年多的预备役团,就被山西省军区表彰为"先进预备役团",团党委被评为"先进团党委",多项工作走在省军区部队的前列。日前,笔者采访了该团官兵,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有位好政委、好书记、好班长周如山。  相似文献   

12.
连日来,女民兵班长与两名军人的婚恋故事在煤城铜川和驻(?)某部传得沸沸扬扬:曾因烹饪技艺超群饮誉家乡的二连炊事员李(?)成与煤城“铁姑娘女子民兵班”班长张英解除了婚约。与此同时,张英又和李大成的孪生弟弟、同一部队的李小成确立了恋爱关系。闻知此事,大家感慨地说:“学了技术不走正道并不是好兵,犯了错误知耻而  相似文献   

13.
我知道,就算当了班长,我也是一名战士,和以前一样但是也不一样的战士……我是新兵三班的班长,一名下士班长,半个小时之前,才被授的衔,我以前的班长还是叫我"新兵蛋子",士官队伍里的新兵。班长说我穿士官的衣服很帅,有他当年的"英姿"。这样的玩笑,他以前是很少和我开的,但是现在我和他一样了,我也是班长了,用他的话说,我也有了自己的"队伍"。上午8:30站在队伍前,我不慌不忙地下达课目和训练内容,可心里却一直在打鼓。以前队列训练,我们一群新兵都很羡慕班长,  相似文献   

14.
“土”班长     
提起班长潘振湘,还得从我新兵入伍时说起。班长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土",刚到新兵连时,很多人来欢迎我们,中间一个黝黑不出众的汉子成了我的班长,与我心目中的威武挺拔相差甚远。我一看心想:这班长也太"土"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班长却视而不见,只是忙着安置我们。班长没过多久就在我们面前好好的"土"了一把,几名新战士因为环境不适而水土不服,全身长满疙瘩,连服几天药也不见成效。  相似文献   

15.
【案例】班长的刮胡 刀不见了,找了半天也没 有找到。也巧,当天战士 小王下岗回班路过服务社 时,顺便买了一把从颜色 到式样都与班长丢的那把 差不多的刮胡刀。同班战 士看到后,马上将小王有 一把与班长相同刮胡刀的 情况讲给班里的战友,让 人觉得好像是小王偷了班 长的刮胡刀。面对大家的 窃窃私语,小王心里十分 委屈,想找班长和战友解 释。但是一面对大家,小 王扰满脸涨红,满肚子的 委屈就是说不出来,那样 子真像是偷了东西一样。 结果,大家越发怀疑他。 小王因为羞于解释澄清事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笑话     
迟了 在地铁里,一位男子发现扒手正在掏他的钱包,便幽默地说:“老兄,你来晚了!我今天虽然领了薪水,但我太太下手比你快多了!” 为您保密 甲:“这件事我只告诉你一人,请你千万为我保密。” 乙:“放心,不但我要为你保密,我还要告诉大家都来为你保密。”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我刚到人武系统工作,由于不熟悉情况,工作时常无从下手,是《西南民兵》领我走出了“盲区”。记得有一次,部领导安排我给县应急民兵上一堂《怎样争做新时期的合格民兵》教育课。我以前在野战部队当过班长,搞军事训练还可以,但对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的区别、参建参治和以劳养武是怎么一同事就分不清楚了。上吧,真不知从那里下手;不上吧,领导交给的第一次任务就完不成,丢面子不说,怕留下不好的印象。正在我左右为难之时,科长为我送来几本《西南民兵》杂志,并对我说:  相似文献   

18.
班长胡雅杰运气不太好,新兵一下连,班里就分来7名大学生士兵。这7名战士年龄、学历相当,又有共同语言,有说有笑,好不热闹。然而,再翻翻胡班长的简历,学历:初中,身高:163厘米,年龄:20岁。身高、学历、年龄创造了班里三低之最,大家暗中称他3D班长。大家对他也很失望,  相似文献   

19.
历时一个月的调查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判断,我们进入一个姑且称为“新好班长”的时代。一批具有新好班长基因的战士走上班长岗位。调查第一题,提起班长,有53%的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一位可亲可近的兄长”,票数远超“任劳任怨的军中之母”(99票)。班长的虚拟身份发生变化。传统好班长“军中之母(父)”形象的认同感在降低。由军中之“母”  相似文献   

20.
昨天晚上,出差刚回单位,由于错过了开饭时间,战友小田便给我拿来了一桶方便面和一袋榨菜,我负责烧水,小田负责泡面,看着泡好的方便面,一下又让我想起了和老班长郭振的那段有关"方便面"的日子。时间倒回十几年前,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寒风挟裹着落叶,吹得院中的白杨树吱呀作响,班长把我额头上的毛巾换了一遍又一遍,躺在病床上、浑身酸痛一直高烧不退的我,全身就像这吱呀作响的树枝一样快散了架,嗓子疼得连大声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一连几天都在病床上度过。听战友们说,班长一连几个夜晚,都是手托着腮坐在小马扎上守着我,直到天亮了黑,黑了又亮。在班长和战友们的精心照料下,我的病情终于好转。看到我高烧退去,班长那憔悴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并连声说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