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科技强警是警卫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必须紧紧围绕警卫部队的根本任务 ,促使警卫信息情报工作、武器装备、方式手段现代化 ,决策指挥自动化。科技强警必须以信息化为基础 ,立足警卫部队实际建设信息化 ,构建安全保密的信息网络防护体系 ,警卫人员要有强烈的信息创新能力、利用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消除科学技术代替人以及重建设、轻管理 ,重硬件、轻软件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2.
编制体制不合理、装备物资储存能力发展不均衡、信息化建设现状难以满足需求、应急支援保障能力较弱、安全防护能力不足等,是制约后方仓库保障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改革编制体制入手,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物资储存能力、应急支援保障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是消除制约因素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鲜明提出"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根本指南。对于我们人武部来讲,就是要紧紧围绕使命任务要求,坚定信念、铸牢军  相似文献   

4.
范建军  焦衡 《国防》2014,(10):63-6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防交通作为国防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环节,必须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先行一步,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动员能力、保障实力和平战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5.
姚章聚  谭显伦 《国防》2009,(11):19-20
新时期新阶段,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关键在既要大力加强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硬件"建设,又要狠抓以国防动员应急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软件"建设;根本在于既要统筹国防动员资源使用,又要尽可能地挖掘、利用好地方资源,实现融合发展,努力提高国防动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黄德高 《国防》2010,(4):9-11
“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战略思想的提出,对于国防动员系统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拓展多样化能力建设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国防动员系统在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建设为核心,在搞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同时,结合国防动员系统的特点和使命任务拓展的实际,更新观念,科学筹划,重点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谢乐婢 《国防》2013,(3):46-47
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贯彻党的"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适应国防和军队转型发展、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我军履行使命任务能力的客观要求和迫切需要。新形势下,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握紧"四个抓手",大力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一)信息化建设。着眼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以信息化建设为平台,积极推开数字军营建设,按照"整体规划、够用管用、规模适度、滚动发展、安全  相似文献   

8.
姜永申 《国防》2013,(10):55-56
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有力举措。当前,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很多,必须在梳理过去成果、分析建设形势的基础上,找准制约建设发展的“瓶颈”,通过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带动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9.
李作成 《国防》2013,(8):25-27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装备工作是军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军事斗争准备、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地位重要、责任重大。装备和保障机关作为装备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要求,紧贴部队武器装备发展和保障能力建设实际,大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推动装备建设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军队要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这就要求军队各级党委必须瞄准军事变革,紧紧抓住信息化建设这个核心,大力加强领导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将提高信息化建设能力作为推进部队创新发展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强班子、带队伍、保打赢的治本之举,作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根本之策。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不断提高党委领导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当前,着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更新思想观念,着眼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强化发展意识。当前要着力确立“三种意识”。(一)…  相似文献   

11.
后勤部队的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后勤部队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增强后勤部队信息化建设本领的紧迫感,树立后勤部队信息化建设思想观念,努力提高后勤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2.
汪庆广 《国防》2011,(10):51-52
海防信息化建设是我军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海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既是适应我军转型发展的实际步骤,更是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海防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需求牵引,着眼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和遂行多样化任务水平,运用路线图的方法和工程化的建设思路,统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定不移把信息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方向,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国防动员与军队建设相生相伴,军队建设朝什么方向发展,就需要什么样的动员保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与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相匹配的动员能力建设,既是面向省军区系统广大官兵的总动员,也是对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新要求。"信息化水平偏低是当前影响和制约国防动员能力提升的‘瓶颈’。"3月2日下午,记者在河北省会石家庄  相似文献   

14.
冯刚 《政工学刊》2013,(3):51-51
为适应体系作战的发展需要,掌握通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必须要在通信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上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一是树立信息主导观。近年来,随着通信装备信息化水平和网系互联互通能力的不断提升,对通信人才信息素质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培养通信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信息增效、信息谋势、信息制胜的思想,确定研究通信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确定培养与体系作战能力相适应的标准,以信息化为抓手,把通信人才建设藁心向信息化调整,充实信息化内容,发展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15.
光善福  钱伟 《国防》2012,(2):46-47
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保障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国防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有力举措,是"十二五"时期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胡主席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紧贴实际、科学筹划、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切实走出一条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国防动员信息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提高党委战略思维能力,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客观要求。提高党委战略思维能力,要注重强化四种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把握问题;强化全局意识,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强化机遇意识,以前瞻的眼光把握先机;强化发展意识,积极谋求部队建设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应以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拓展需求为牵引,科学谋划,合理推进;要放眼世界,建立领先于当代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确保技术上的先进与领先;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能力、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跨越,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好契机,提高信息化武器装备、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供给能力;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的引领作用,推进国家科技体系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彭刚  许建海 《国防》2007,(9):62-63
当前,边防信息化建设要紧紧围绕边防情况"发现、报知、决策、处置"四个关键性环节,下大力抓好指挥信息系统及相关配套建设,以此带动边防信息化建设全面发展.具体讲,要着力提高以下"四种能力".  相似文献   

19.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62101部队党委中心组在学习贯彻《决定》中,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他们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努力提高领导部队全面建设的能力,其核心是要解决“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关键是要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重点是要增强信息化后勤建设和保障能力。本刊就如何提高领导部队全面建设的能力问题对他们进行了专访,现从中节录部分内容刊发,以供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必须向体制编制要战斗力,切实筑牢信息化建设的"奠基石";向武器装备要战斗力,主动抢占信息化建设的"制高点";向人才队伍要战斗力,努力培养信息化建设的"驾驭者";向科学管理要战斗力,积极打造信息化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