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9 毫秒
1.
在<孙子·用间>中,孙子将间谍分为五类: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所谓反间,就是"因其敌间而用之",是一种"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的计谋.杜牧在<十一家注孙子>中这样解释反间: "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使用反间计的方法,一是用重金收买敌方间谍,使之为己效力;二是设法欺骗敌方间谍,让他将我方故意散布的虚假情报当成真情报,从而诱使敌人上当受骗.下面的例子,就是实施反间的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用间第十三篇中说道:“死间者,为进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之于敌。”其意思就是说,有意散布假情报,让我方间谍知道,而传给敌方的间谍,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双面间谍”。以色列的间谍机构秘密情报局(也称“情报特殊使命局”或“摩萨德”)成立于1951年,是以色列负责情报搜集、政治行动和反恐活动的情报机构,素有以色列的“中央情报  相似文献   

3.
吕明武  史爱清 《国防》2002,(5):38-38
《孙子兵法》云: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也就是说利用敌方的间谍为我方服务,即间谍的逆用.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吴国主帅周瑜便成功导演了一出巧用反间计的好戏.他先利用蒋干群英会盗书,使曹操中计,斩杀了"久居江东,谙习水战","深得水军之妙"的蔡瑁、张允二将;而后,利用蔡中、蔡和使曹操再中"苦肉计",收留了诈降的黄盖;最后,再次利用蒋干将庞统引荐给曹操,并献上"连环计",最终使奸诈之极的曹丞相惨败而归.  相似文献   

4.
“间谍”一词,渊源于“谍”——这是中国古代对侦探人员的通称。《说文解字》载:“谍,军中反间也”。“间”字最初指敌人的弱点、罅隙。“谋知敌情,而乘间隙入之也”,正是谍的目的。①后来“间”和“谍”复合成一个词,古人则把使用间谍的行为简称为“用间”。  相似文献   

5.
"上星期,联邦调查局逮捕了两名日本人和一名叫艾尔·布莱克的美国公民。实际上艾尔不是特务,而是英雄,因为他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使这件反间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引自1941年6月23日《泰晤士报》1941年6月23号的清晨,天刚蒙蒙亮,街头便传来报贩子的吆喝声。"看报!看报!《泰晤士报》有最新消息,著名影星卓别林的男仆布莱克原来是日本间谍!布莱克是日本间谍!"  相似文献   

6.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3,(18):62-63
2011年5月,美国海军士兵布莱恩·马丁因向一名联邦调查局卧底特工出卖了一批高度机密的文件、照片和图像等情报,被法庭判处长达34年的有期徒刑。事发时,马丁是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军事基地的一名情报专家,所任工作与美军在阿富汗行动密切相关。马丁一直以为他的间谍行动接头人是一名“中国情报官员”,实际上却是联邦调查局的卧底特工。不知不觉间,他就已经落入了反情报部门挖好的陷阱,最终成了联邦调查局“钓鱼执法”的又一个“战利品”。  相似文献   

7.
抗美援朝战争,因战场地形、战争目的、战争态势、双方综合军力对比等因素,决定了敌在我侧后登陆与我反登陆,乃是双方战略之定势。到战争中期和后期,敌向我东西海岸登陆准备和我两岸的反登陆准备,成为双方统帅部战略决斗的焦点。 1952年秋至 1953年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和第3兵团先后担任朝鲜东海岸反登陆战备任务期间,兵团保卫部策划和实施了一场适用美军远东情报局高级情报组,动摇敌统帅部登陆决心的反情报战。其斗争手段新颖,前所未见,堪称我军军事保卫部门战地反情报战的一个范例。笔者是当年这场特殊斗争的当事…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都把《孙子兵法》作为战略的指导思想。《孙子兵法》是各国军事院校的必修课程。本文仅就《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中所提出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战略思想在二战中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上兵伐谋”指的是以己方的谋略挫败敌方的谋略,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兵不血刃而获成功当然属于用兵中的上策。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共82篇,图9卷,今存本13篇。《孙膑兵法》共39篇,图4卷,现只存残简。《吴子》共48篇,今存图国、料敌6篇。  相似文献   

10.
一名曾以苏联驻联合国外交代表处工作人员身份在美国活动的克格勃退休间谍在俄罗斯《伴侣》月刊上撰文,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他受命用“换妻”的手法拉拢一名美国政要从而获取重要情报的真实故事。这宗桃色交易堪称克格勃历史上很奇特也很成功的一次色情间谍行动。这名克格勃资深间谍没有透露自己及其他3名当事人的真实姓名,而是在文中使用了化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心理战的历史可追溯到4000年以前,并在《孙子兵法》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孙子兵法》认为,战争的主要目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的实质是攻击敌人的谋略;战争的主要原则是争夺对民心士气的控制;战争的要旨在于关注敌方统帅的决策技能和个性特征。古时,刘邦布置多层兵力,将项羽的部队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天安徽灵璧县东南),此时,项羽已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是夜,刘邦命部下大声歌唱项羽的家乡即楚地的民歌,  相似文献   

12.
部队作为当今社会最有效率的组织之一,内在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始终随着部队的发展壮大不断丰富完善。随着官兵结构的变化、部队体制编制的调整改革,以及管理科学的深入发展,一些滞后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正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部队的全面建设和发展。正确认识、纠正部队管理中过时的、错误的观念和方法,能有效地提升部队管理质量和效益。一戒:间谍式管理。孙子兵法中写道: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故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这段著名的论断充分论证了军队中间谍的作用和使用间谍的要求,但随着部队…  相似文献   

13.
间谍炮弹     
李库 《军事史林》2004,(3):51-52
炮弹历来是摧毁敌军事设施、杀伤敌有生力量的重要武器,素有"残暴杀手"之称.然而,随着军事科技的发展,一贯只善用杀伤力"讲话"的炮弹,有的也开始充当起了侦察兵的角色--它们就是诡秘狡诈的"间谍"炮弹.  相似文献   

14.
“唇读”,是国外某些间谍机关通过分析口型来窃取情报的一种方法。在某国保安机关的一间会议室里,一部被间谍偷拍来的无声电影正在反复地放映:银幕上,外国驻该国  相似文献   

15.
岳小光 《环球军事》2014,(15):64-65
说起英国谍报部门,大部分读者都会想起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和政府通信总部,这三家机构号称英国情报事业的顶梁柱,分别掌管着对内反情报、对外渗透和技术情报拦截。然而,负责对内反情报工作的机构并非军情五处一家,和它齐名的还有苏格兰场下设的政治安全保卫处。长期以来,政治安保处行事极为低调,加之影视圈总喜欢拿军情五处说事儿,把众多功劳生拉硬扯地归到军情五处身上,导致政治安保处在情报界一直都是“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美军对于以"和合战略"为出发点的《孙子兵法》主题思想的认知偏差,忽视《孙子兵法》的"慎战"思想又进一步导致美军深陷"伊"潭,而"以战求利"的非正义战争性质,则是当前美空前困顿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我也参加了海湾战争,只不过我的战斗岗位是在德国外交部。”这是海湾战争期间德国重大间谍案件的主角吉特勒在接受德国《明镜》杂志采访时对记者说过的话。 吉特勒1994年出狱后一直居住在非洲的加纳。在谈到他的间谍生涯时,吉特勒对德国的安全部门露出了不屑的神情。“我的间谍生涯早在向伊拉克出卖情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他向记者透露,自1987年起他就开始向埃及大量出卖德国关于中东和以色列政策的情报。对于自己7年前的行为,他丝毫不感到后悔,并用自豪的语气对记者说了上述的话。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1999,(4):40-42
国家安全委员会 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决定美国国策和战略的机关,缩写为NSC。它是根据1947年《美国国家安全法》和1949年对此法的修正案而成立的。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具体任务是: 1.向总统提出有关国家的内政、外交和军事通盘结合的各种政策建议。 2.协调军队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解决国家安全问题。 3.负责审查、指导美国所有对外情报、反情报及特殊活动。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频繁.间谍活动在这些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成就了一些知名的"间谍",还造就了部分善于用"谍",敢于用"谍"的军事将领.这一时期还诞生了中国古代早期的"间谍"理论,并对此后2000多年的间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战场情报准备的目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并依据野战条令FM34-130《战场情报准备》所述的战场情报准备的方法步骤,即确定任务和战场环境,描述战场效果,评估敌情,确定敌行动方案,对非战争行动的战场情报准备的过程,方法及重要内容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