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我把这本《青春之歌》推荐给了我的每一批学员。当我向他们描述起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时,我看到他们的渴望与激动。是的,我想,这种青春的激情与奋进的精神曾经触动了我的前辈,触动了我,也会触动中国军营的新一代。  相似文献   

2.
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深入到政治工作的本质内涵,是什么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政工理论的无穷魅力,是什么第一次启发我对政212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是《政工学刊》。作为一个政治IT作理论学习与研究者,《政工学刊》一直伴随着我,让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思考,从一名普通的基层政工干部成长为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3.
杨奔 《国防》2010,(7):35-35
为进一步提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推进民兵工作科学发展,日前,北京市通州区人武部结合年度工作考察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了针对性业务培训。培训采取封闭式管理,就《国际安全形势及对策思考》、《社会公平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富国强军的历史借鉴与现实思考》及《民兵整组和征兵工作有关问题》四个课题进行了授课辅导和互动交滇。  相似文献   

4.
为您服务     
编辑同志: 我是贵刊的一个忠实读者,每期的《西南民兵》我都必读已成一制度,尤其是半年前和读者见面的“贡嘎杯”新闻人物征文栏目,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它通过不同的形式和侧面,宣传讴歌了长期战斗在西南后备力量建设战线上的新人新事。他们默默无闻、乐于奉献,艰苦奋斗,忠诚党的武装事业,实为我之凯模。 从天府之国的《情洒风雪高原》到贵州高原的《国防在他心中》,从云南边疆的《汗水与荣誉》到巴山蜀水的《心系武装半世情》等文,描写细腻,事迹很感人。……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去年第8期《西南民兵》杂志刊登了梁正海口述、我写的《我养的鱼没发病了》的代笔稿,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我收到来信86封,接电话32次,他们要求我介绍一下梁正海养的鱼再没发病的成功经验。我原原本本把《介  相似文献   

6.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06,(3):53-53
相聚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学员们的感受却是丰富的,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兵团建设》写意 7天里,我的笔触没有我的感受丰富,我想在《兵团建设》举办培训班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意”——关于兵团与团场,关于杂志与写作,关于编辑与通讯员……而《兵团建设》中美的细节就像一粒粒璀璨的珍珠。我把珍珠串成一个整体,以表达喜爱之情:《兵团建设》的《特别策划》让我们倾听《建设之声》,在《要事评说》中走进《建设专稿》细读《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新型工业化之路》。打开《文明窗口》,拉近《建  相似文献   

7.
播洒深情     
我酷爱《西南民兵》杂志,它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可谓我们民兵预备役工作者的无言良师和最佳帮手,每期杂志一到,即使工作再忙,我也要挤时间认真学习,从中汲取营养。我酷爱《西南民兵》,更敬重《西南民兵》杂志的编辑老师和工作人员,如果没有他们对每篇来稿一丝不苟的审阅和编辑,没有他们辛勤的劳动,每一期分量厚重的杂志又怎能与读者诸君见面,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战线那一个个生动的形象、那一桩桩感人至深的事迹、那一条条对工作具有  相似文献   

8.
自知、自信方得高尚人生何正文(南京军区某部52分队主任)最喜欢读的图书(文章):《红岩》《红岩》给了我激情。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战争年代的另一片战场。没有硝烟,有的是一批可敬的地下共产党员与敌人激烈持久的斗智斗勇。他们心中充满了对革命的  相似文献   

9.
迷惘之时想《学刊》康怀海27岁时,我“春风得意马蹄疾”,晋升为少校。当战友们问我,工作中何以有那么多的点子时,我直接了当地告诉他们:“靠的是找的良师益友--《政工学刊》。”与《政工学刊》结缘,是在八年前的一个夏日。当时,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告别前来送行...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作品《霍爷》刊登在《兵团建设》2012年2月下半月刊。《霍爷》源于我创作的话剧剧本《我的军垦爹娘》。霍爷是父辈们的缩影,他们不同籍贯不同方言不同性格不同文化因子,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叫"兵团"的特殊群体。为了创作,我读懂了父辈们饥餐渴饮碱水  相似文献   

11.
《当代海军》2004,(4):68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导弹雷达专业 向军 我是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导弹雷达专业二年级学员。02年,从山东章丘四中直接考入军校。我选择军校的最原始动机就是兴趣。高中时我们班有三个军事迷,当然包括我。我们仨住一个寝室,每月都把省下来的伙食费花在了购买军事杂志上,当时买的最多的就是《当代海军》、《军事史林》、《现代舰船》和《军事画刊》。我们成天谈论最多的话题也是我国军队与武器装备,并且相约将来一齐考军校,俨然就是三个未来的军事家。高考时,由于他们视力不济而与军校失之交臂。我是三个人中的幸运儿,不过这中间还有一段小插曲。  相似文献   

12.
《军事历史》1987年第2期刊登王帜、毛彦春的《对夷陵之战刘备集团战略指导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一文,着重论述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战略指导错误,说明“将帅要有明确、坚定的战略意识”、“切勿怒而兴师,愠而致战”。这些观点对我们汲取历史的教训,无疑是有借鉴作用的。但是,我认为,《思考》一文对历史事实有失察之处,因而其主要论点还值得商榷。我们研究历史,应以客观的历史事实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分析研究,恰如其分地引出可供今人借鉴的经验教训来。在这里。严格地尊重具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传递正能量     
正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几乎每一期《当代兵团》我都会认真阅读。《当代兵团》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传递着新时期兵团的正能量。"多元增收"、"兵团人家"等栏目常常选登一些一线职工群众直面困难、艰苦奋斗、互帮互助的故事,看完后我总会被他们敢干、敢为、敢担当的精神打动,不由得从心底生出敬佩之情。每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就会想到他们,  相似文献   

14.
忙完一天的工作,随手打开《兵团建设》2012年1月合刊,我被"支部生活"栏目里一篇题为《"以大带小"促党建》的文章吸引,便继续阅读起来。《"以大带小"促党建》反映了一线党支部、党支部书记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细小事情,他们的一些工作方法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我很喜欢"支部生活"这个栏目,它反映了基层优秀党支部、优秀共产党员的新气象,十分贴近兵  相似文献   

15.
《西南民兵》越办越活了,越办越好了,这是我们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普遍反映。报刊征订期间民兵们说:“可别少订了我们喜爱的《西南民兵》。” 《西南民兵》不仅版面设计新颖、大方,给人以美感,通过“开卷有益”、“典型经验”、“风流人物”、“武装干部之星”、“民兵生活”、“探讨与思考”、“基层生活”、“双拥工  相似文献   

16.
李小满  葛海春  潘嘉华  陈志超 《政工学刊》2011,(11):2+81-F0002,F0003
海军南海舰队某保障基地后勤部,被誉为"南海前沿补给的生命线"。自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以来,他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第一、第二、第五、第六批护航后勤保障任务。面对各种保障难题,他们树立"大后勤"思想,探索出标准化、精确化、简约化、科学化后勤保障模式,并整编出《护航任务后勤保障总结与思考》等一批经验资料。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带着缅怀与尊敬的心情翻开了《杨成武回忆录》。当我读到飞夺泸定桥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时,脑海又浮现出当年那幅壮观的画面,我的心情是那样的兴奋与澎湃。红军战士个个争先恐后为革命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更是让我肃然起敬。从他们身上我真正领悟到了生与死的确切价值与内涵。  相似文献   

18.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傅聪——著名钢举大师——家信的合集。初次接触《傅雷家书》,我还在上中学。那时的我,也许正在青春期的缘故,常常因为父母学习上管得严格而与他们闹起矛盾,最后甚至发展到要离家  相似文献   

19.
导读     
本期推出的“伊拉克战争研究”专栏,分别探讨了“战争”对我国国防科技产业、经济动员、军队后勤建设等多方面的启示。其中《伊拉克战争对我国国防科技产业发展的启示》和《“精确后勤”与伊拉克战争》两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本期以后,本刊不再设此专栏,有关伊拉克战争研究的文章将纳入相  相似文献   

20.
我的祖父是乡间读书人,我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他们属于那种信奉“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种田”的人。我至今珍藏着几本他们读过的线装课本,其中就有《论语》。我的祖父,父亲是《论语》的忠实践行者。三年前,父亲去世了,我作了一副挽联:“十八年前携笔从戎谆谆教诲催放军功章彤彤华彩,卅七载后泣血回首拳拳心愿怎报人生路历历严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