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深度、合理控制剩余湿陷量是黄土地区工程设计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特点出发,首先论述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建构筑物的类别不同,提出了不同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宜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厚度和剩余湿陷量控制标准;第三,对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整片处理、局部处理等多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给出了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良好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工程采用6 000 kN·m高能量强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人为采金遗留的不良地质体的工程实践,分析研究了高能量强夯的加固机理、施工工艺、有效加固深度、影响深度的计算方法及有关参数,探讨了该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和不良地质体的优点与适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许广 《宁夏科技》2000,(6):42-44
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很快,而建筑用地日趋紧张,建筑工程中所遇到的复杂地基越来越多,而地基与基础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造价比例又相当高,因此,地基设计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性也就比较显著。这种客观形势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目前复合地基的应用技术发展也很快,尚有不少值得讨论的问题。   所谓“复合地基”,系在天然地基中加入可以提高地基性能 (强度、变形模量、稳定性 )的建筑材料所形成的地基。例如:振动砂石桩、振冲碎石桩、灰土挤密桩地基和素混凝土挤密桩地基等。复合地基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  相似文献   

4.
锚杆静压桩在南京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锚杆静桩在旧建筑增层,新建筑物地基,基础均匀降桩基工程事故。工程中地基处理的实际应用例子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银川平原修建高等级公路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湖泽较多,不少涵洞、通道、挡土结构等结构物置于软弱地基之上,施工期短暂,成为不少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借鉴南方软土地基施工经验,采用生石灰喷粉深层搅拌桩(简称石灰搅拌桩)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具有技术简单可行,且经济合理的 特点,能有效地加固软弱地基,减少软土层沉降和整体工程工后沉降,提高软土层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应用有限元对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求取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极限荷载,分析了复合地基的受力状况,探讨了碎石桩的鼓胀破坏过程及规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增量加载有限元法是分析碎石桩地基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它在获得极限载荷的同时,能够详尽地阐述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受力状况及碎石桩的鼓胀特性.  相似文献   

7.
结合一个桩筏联合基础的设计过程,探讨了在复杂地基土上基础设计中的受力分析及变形协调计算过程.介绍了在满足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前提下合理布置桩筏联合基础的做法及其设计思路.布置桩筏联合基础时使桩筏分别落在不同土层上,以充分利用不同深度地基土的承载力;另外针对桩下为非淤泥系硬土层,应最大限度利用桩身强度和天然地基承载力.该做法可以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挤密桩地基非饱和黄土变形强度特性的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非饱和土三轴仪和GDS应力路径三轴仪对兰州张家台变电站工地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非饱和黄土和原状黄土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同时控制吸力和净室压力的三轴排水剪切试验,分析探讨了挤密桩间黄土和原状饱和黄土的应力-应变性状及强度规律,得到了各自的变形和强度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利用规范推荐的方法量化了灰土挤密桩对桩间非饱和黄土在地基承载力方面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泥土搅拌法加固软土基,由于其获特的经济与技术优点,在南京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水泥土搅拌法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也日趋成熟,笔者根据多年的水泥土搅拌法处理地基的实践经验,通过工程实例对深层土水泥搅拌桩的各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桩-土界面设置接触面,选用合理的单元类型,建立了较为符合压入桩压桩实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得到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单元生死技术对压入桩压桩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成层地基压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竖向应力及应变随压桩深度的动态变化。选用桩型为钢管桩,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桩深度的增加,桩内桩周土体的竖向应力(或应变)一直表现为压应力(或压应变),且逐渐增大;桩外桩周土体的竖向应力(或应变)逐渐由压应力(或压应变)变为拉应力(或拉应变)。随着压桩深度的增加,桩内桩周土体前3层竖向应力(或应变)的变化幅度基本一致,第4层的变化幅度增大;桩外桩周土体每2层土之间的差异都较大。  相似文献   

11.
动力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有效加固深度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力固结法加固地基的有效加固深度问题,国内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本文首先给出了有效加固深度的定义,并对软土地基有效加固深度的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推动动力固结法在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藏区地基处理中如果能采用戈壁土作为换填材料,可以较好的解决该地区地基加固费用高的问题。结合某新建工程,对换填戈壁土方法进行经济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经济合理,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银川地区住宅小区的大面积开发,依据银川地区特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多层建筑物的建设中,采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浅层软弱地基土及不均匀地基已被广泛使用。 银川地区的特点是表层2-3m范围内有软弱土层,3m或4m以下的地基土层的承载力普遍较高,只要对3m或4m以上的软弱土层进行处理后,即可满足7层以下多层住宅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的需求。而且银川平原地区(含平罗、吴忠、青铜峡等)的砂砾石产量丰富,运距短,价格便宜,是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软弱土层的理想区域,既安全又经济并能保证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因此在银川地区的住宅小区开发中已被广泛使用。但在大量使用该方法期间,有些提法不够确切,论述模糊,容易在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造成种种隐患或浪费。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以求达到正确运用换土垫层法来处理软弱地基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Visual C++语言,定义了一个面向对象的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类。运用可最大限度保证遗传算法搜索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的深度搜索策略,编制了灰土挤密桩的优化设计和造价估算遗传算法程序,并针对兰州某地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原有方案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方案在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条件下,在降低造价成本方面优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牛玲 《宁夏科技》2000,(5):44-44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宁夏的基本建设规模也愈来愈大。为了更好地为国民经济 建设服务,近年来为了满足宁夏地区在土建、交通、冶金、水利、邮电、电力等方面工程建设中提出的地基处理要求,开发研究了多种地基处理新技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众所周知,在建 筑物的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者中,地基对建筑物的效应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一、工程地质特征该场区地层在勘察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分为三层: 第一层:素填土层,湿,可塑状态,以粘性土为主夹粉细砂、土质结构松散、埋深1米左右,层 第二层:粉质粘土层、黄褐色,饱…  相似文献   

16.
地基刚度变化对车辆动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两自由度车辆振动模型和道路多层离散体系模型,建立了车辆-道路垂向耦合动力分析模型,推导出了车辆-道路系统的动力平衡方程组,并对动力平衡方程组进行了编程求解,分析了地基刚度变化对车辆动荷载和车身加速度的影响.分析表明:地基刚度变化对车身加速度影响不大,在地基刚度达到某一临界值后一定的范围内,地基刚度的变化对动荷系数影响也不再显著,否则,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岩石地基承载力确定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石地基岩体固有特性,在系统分析岩基承载力影响因素、岩石地基的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对当前工程界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方法给予评述,并对工程中岩石地基承载力确定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充分发挥规范的作用,特别是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岩石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对折减系数要进一步的完善;加强岩石地基承载力计算理论的研究,建议按照岩石地基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其破坏模式,按照不同破坏模式确定计算公式;充分发挥数值模拟的优势,在模型和参数两方面做到准确可靠,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岩石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地基雷达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探测能力,探讨了一种实用高效的地基雷达优化部署方法,对地基雷达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难点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基雷达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部署原则和量化指标,建立了地基雷达优化部署模型,并进行了信息素引导性控制的蚁群算法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多种程式地基雷达的优化部署,提高了地基雷达优化部署效率和可操作性,为地基雷达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优化部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根据深层搅拌加固地基土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及水泥土与原地基土上荷载分配值难以确定的特点,本文提出了深层搅拌基复合地基检测的试验方法,与已有的方法相比,只需增加适当的辅助试验即可达很好的效果,本文研究对完善深层搅拌复合地基的检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应变动测确定桩承载力误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桩基检测中高应变动测技术理论研究中影响确定桩承载力大小的几个因素,对建立数学模型中桩则和桩端动阻力与桩的实际承载力大小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此方法在确定桩的承载力大小过程中的不合理性及误差来源。本文研究内容对用高应变动测方法确定桩承载力以及高应变检测技术的推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