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使得全世界笼罩在核恐怖的阴云之下。人类进入核时代后,是否拥有核武器是一个国家有无战略打击能力的主要标志。为了确保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抵抗少数国家的核恐吓、核威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这一战略决策是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制定的积极防御方针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2.
从本世纪40年代起,随着美国原子弹爆炸的成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核技术革命开始了,核能从科学理论的研究阶段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核能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原子弹所展示的巨大威力,又成为少数几个掌握核技术国家进行核垄断、核讹诈、核威胁的本钱。核威胁就象幽灵一样日夜在天空游荡,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生存。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一支政治素质非常高的军队,战胜了美式装备的蒋介石军队,并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美国侵略者,但它的武器装备却非常差,基本上是小米加步…  相似文献   

3.
张开善 《国防科技》2006,(10):89-96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地区新疆的罗布泊大荒漠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个震惊全球的时刻,距离今天已有40多年。40多年来,有不少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首次核爆炸试验成功,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此举对于打破核垄断,抵御核威胁,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家的安全富强,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那么,在这一历史性重大贡献中,那些为此以身许国,舍身忘我,奋力攻关,功盖千秋的科学家们。自2000年以来,当年和我一起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戮力同心,共同奋斗的同事…  相似文献   

4.
2月27日,美国作出了一个惊世之举:将象征着世界离遭受核毁灭的时刻“世界末日之钟”向后调了两分钟,调到23时53分。它象征着核威胁已达到冷战后最危险水平。 恐怖的“世界末日钟” “世界末日钟”是由《原子弹科学家公报》杂志在1947年设立的。这座460毫米见方的木质模型钟摆放在《原子弹科学家公报》的总部所在地芝加哥大学里。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一枚原子弹。两年后,参加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们设立了这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末日钟”。“末日钟”的指针距离午夜24时越近,就表明世界越危险,离毁灭越近。“世界末日钟”在1947年  相似文献   

5.
可以说,毛泽东既认识到核武器巨大的军事威慑价值,同时又清醒地意识到使用核武器所面临的人道主义关切及政治舆论问题。正是基于对核武器在战略安全中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当50年代中国面临一系列核讹诈、核威胁及美苏核垄断情况下,毛泽东等领导人最终于1955年1月作出了发展核武器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6.
悦堂 《宁夏科技》2002,(5):45-60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不断受到核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中国不得不在核大国恐吓声中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7.
六七十年代,在中国西南、西北的内陆地区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战略后方建设运动,史称三线建设。其投资之大,涉及地区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当代中国史上绝无仅有的。它以国防战略后方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战略后方建设思想。探析毛泽东的三线建设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毛泽东的国防建设思想,为当前的西部大开发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不行的,全国要搞大后方   战略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后方建设的规模和方向与国家的战略方针、地理环境和对国内…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14,(10):22-23
1964年10月16日,西北大漠一声巨晌,腾空而起的蘑菇云震惊了世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对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奠定我国大国地位影响极为深远。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点上,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有效增强我国战略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坚决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铸就坚强的国防基石。  相似文献   

9.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金银滩草原上,耸立着一座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纪念碑,在这片神秘的禁区内曾经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实现了武器化过程,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原子城".  相似文献   

10.
熊杏林 《国防科技》2006,(12):92-96
31、在人们相互拥抱、弹冠相庆的时候,他却悄悄地退出人群,衣带不解,躺在床上睡熟了“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毛泽东主席及时地就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出重要指示。作出这个指示,有两个依据:一是国际局势。20世纪50年代,氢弹在美国、前苏联、英国几个大国都已经相继研制成功,并装备了部队,中国要想不被人欺负,尖端国防科技就不能落人之后;二是中国国防高科技的基础。中国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以及中国核武器研制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激发了毛泽东主席的民族自信心。他坚信自己的科学家既然能够把原子弹搞响,他们同样…  相似文献   

11.
21、听着“十七号工地”上隆隆的炮声,他仿佛听到了中国核武器事业光明的乐章。 原子弹是由炸药爆炸产生的爆轰使原子弹中的核裂变材料受到强烈压缩,由次临界状态变为超临界状态,从而放出巨大的裂变能量。从原子弹爆炸的情况可以得知,如何获取爆轰条件,是研制原子弹的关键步骤之一。程开甲负责组织炸药爆轰聚焦的原子弹内爆机理的理论研究。他率领科技人员根据原理进行运算。经过反复计算,终于在理论上摸清了原子弹内爆过程的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12.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在西部新疆罗布泊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获得了完全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原子核裂变这一领域的尖端技术。但这只是一颗原子弹装置,固定在塔上爆炸,因为是原子弹试验装置不能运载,不能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无法用于实战,构不成核威慑力量。必须尽快研制出武器型的原子弹,并加大其威力。中国本着这一目标,从1965年开始,奋发图强,再接再厉,高速度,高效率,经历了两年多时间,一共进行了5次具有代表性的核试验,使中国的核武器攀登上了核科学技术高峰,迈上了新台阶,中国拥有了可以用于实战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核武器。  相似文献   

13.
詹欣 《军事史林》2004,(11):30-33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同时声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美国的核威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14.
正"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后来将原子弹和氢弹合称核弹,另一弹则是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因此"两弹一星"现在一般指的是导弹、核弹和人造卫星。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就是说,仅仅十年功夫,在党中央的坚定支持下,以钱三强、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  相似文献   

15.
(续)21、听着“十七号工地”上隆隆的炮声,他仿佛听到了中国核武器事业光明的乐章。原子弹是由炸药爆炸产生的爆轰使原子弹中的核裂变材料受到强烈压缩,由次临界状态变为超临界状态,从而放出巨大的裂变能量。从原子弹爆炸的情况可以得知,如何获取爆轰条件,是研制原子弹的关键步骤之一。程开甲负责组织炸药爆轰聚焦的原子弹内爆机理的理论研究。他率领科技人员根据原理进行运算。经过反复计算,终于在理论上摸清了原子弹内爆过程的物理规律。要解开原子弹起爆之谜,必先进行炸药爆轰实验,为有核材料的热试验提供可靠的依据,掌握原子弹的内爆规…  相似文献   

16.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 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作出了中国要发展核工业的战略决 策,标志着中国核工业正式创建。此 后,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 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地区、各部委和 人民解放军,发扬自力更生、发奋图 强的精神,大力协作,辛勤努力,共 同奋斗,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于 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 颗原子弹!这次核试验的成功,标  相似文献   

17.
《军事史林》2013,(6):10-25
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一颗空投的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内的靶标上空爆炸试验成功。这是中国继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装置(代号596)在罗布泊核试验场102米高的铁塔上爆炸试验成功仅仅半年后所进行的第二次核试验。我当时在国防科委二局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参加了第二次核试验的准备和实施工作。下面是我了解和经历过的有关这颗原子弹(代号2923)研制、试验前前后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18.
说起核武器,今日世界当数美国的家底最厚,但是美国一直在叫嚷受到了核威胁。美国受到威胁了吗?美国受到的所谓“核威胁”又源于何处,听听美国人是怎么说的——2002年9月23日《美国新闻及世界报道》道格拉斯·帕斯特纳克撰文“美国自找核威胁”。  相似文献   

19.
在一块高1.5米、宽0.5米花岗岩的纪念碑上,记载着这样一段历史:在中国的罗布泊核试验场,那个曾托举原子弹的百米铁塔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瞬间熔化了,也就在这片土地的上空腾起了中国的第一朵蘑菇云。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这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相似文献   

20.
1965年5月14日,中国第一颗空投的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内的靶标上空爆炸试验成功.这是中国继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装置(代号596)在罗布泊核试验场102米高的铁塔上爆炸试验成功仅仅半年后所进行的第二次核试验.我当时在国防科委二局任参谋,从事核武器研制、试验的组织管理工作,参加了第二次核试验的准备和实施工作.下面是我了解和经历过的有关这颗原子弹(代号2923)研制、试验前前后后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