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有效评估体系贡献度是武器装备发展论证、作战试验开展和作战使用保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探讨了增强作战效果贡献度指标、增强作战效率贡献度指标和降低作战代价贡献度指标的量化方法,分析了作战效果、作战效率、作战代价与体系作战能力之间的定性关系,提出了武器装备作战体系贡献度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武器装备作战体系贡献度评估模型,并进行了算例评估与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评估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对于武器装备发展论证、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作战试验开展、作战使用保障、实战化训练等具有重要意义。从任务、能力、结构、演化4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分析的总体框架,论述了武器装备体系任务贡献度、能力贡献度、结构贡献度和演化贡献度的内涵并分析了相关示例,提出了基于"探索性分析+"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流程,为具体任务中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贡献度、作战体系与体系对抗、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的基本概念;研究提出了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的一般过程与主要特点;通过某系统A防航天侦察、掩护武器系统M体系作战的例子,详细给出了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的具体过程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论观点,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武器装备作战体系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不确定性自信息量的武器装备作战体系作战效能分析模型,提出了计算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的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探讨了网络结构演化及度量参数改变对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的影响,为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对武器装备贡献度进行评估,从装备体系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作战任务实际,充分体现信息化条件下空战过程的随机性,提出了一种基于Monte Carlo仿真的武器装备贡献度评估法。对典型空中作战场景进行了任务阶段划分。提出了能够准确描述作战能力的指标项,建立了能够反映能力指标项的随机矩阵。并以拦截空中目标为作战背景,运用Monte Carlo仿真进行了验证,得出了与实际结果一致的结论。为武器装备的装备贡献度评估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模型。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的应用使装备间关联关系更加复杂,武器装备论证更加困难。装备对体系贡献度研究为武器装备论证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作战环思想构建武器装备体系作战网络模型,同时完成作战环理论所划分的同类型装备的网络化建模,提出复杂网络背景下装备贡献度的定义及基于网络抗毁性的贡献度评价方法,通过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进行算例分析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不同装备对体系的贡献度大小可以通过复杂网络模型进行预判。  相似文献   

7.
新型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是衡量武器系统在体系作战中所发挥作用的关键指标,军方和工业部门对其都非常关注。论文剖析了体系贡献度的基本概念,界定了其内涵和分类,厘清了其概念本质,提出了开展体系贡献评估工作需要遵循的5项基本原则,探索了基于现有方法开展体系贡献度评估的可能性,最后提出了评估工作开展需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效能呈现非线性、对抗性、动态性等特点,武器装备体系的建设发展对评估模型的应用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贝叶斯网络具备对武器装备体系的效能与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良好映射能力、对动态过程良好的描述能力、良好的推理分析的能力,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作战效能评估成为了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论述了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效能评估以及贝叶斯网络的发展现状,及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开展体系贡献率评估对于武器装备发展规划、立项论证、作战试验鉴定等具有重要意义。剖析了当前主要采用的体系贡献率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提出了一种体系贡献率计算方法,据此设计了体系贡献率评估流程,并分析了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可为武器装备发展论证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空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根据空军“攻防兼备”的作战要求 ,将空军的武器装备分为作战力量装备和保障力量装备 ,并按进攻和防守两种主要的作战样式对空军的武器装备体系进行了作战效能分析 ,探讨了分析空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的方法和思路 ,为建立空军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仿真系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分析需求,构建了基于SCA( Sensor?Controller?Actuator)的装备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了基于SE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的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并以某防空反导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该研究可为装备体系发展论证及作战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过程质量评估是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质量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介绍装备作战需求论证过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关键控制点的论证过程质量评估方法。采用判断树法确定四个关键控制点,建立了基于关键控制点的指标体系,采用神经网络法建立过程质量评估模型。最后进行了评估示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侦察资源的电子侦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争战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准确发现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靠单侦察设备独立完成侦察任务已难以满足作战需要。通过建立多侦察资源的电子对抗侦察效能评估模型,对来自同一作战平台的不同侦察设备和来自不同平台的侦察设备的数据进行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侦察设备的作战效能,为决策者提供作战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14.
曹裕华 《国防科技》2021,42(2):14-20
按照现行装备试验鉴定体制的要求,装备作战试验是新研太空目标监视装备在正式交付使用单位前必须完成的一类试验。太空目标监视装备具有精密昂贵、价值高、单台套、集成度和复杂度高等特点,开展作战试验与普通的侦察探测装备和常规兵器区别较大。本文介绍了太空目标监视装备作战试验的对象与要求,分解了太空目标搜索发现、监视管理、目标识别、信息共享等实战能力和实战能力的生成与保持要求,构建了作战试验评估指标体系,并依据太空目标监视任务剖面和环境剖面设计了作战试验项目,基于作战试验指标考核评估确定了评估数据采集需求,紧贴太空目标监视装备实际使用面临的环境条件构设了逼真的作战试验环境条件。这些研究可为太空目标监视装备作战试验实践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装备维修保障训练效果评估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优化,为了克服传统评价方法中存在指标关联性大和权重确定主观性强的问题,将粗糙集和信息熵理论引入装备维修保障训练效果评估领域。采用信息熵的算法对连续指标离散化,基于粗糙集区分矩阵的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属性约简,降低了模型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粗糙集属性重要度和AHP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进而通过专家评议应用于训练效果评估实例,得到了较好的评估效果,为装备维修保障训练评估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军队装备试验鉴定正由性能试验向作战试验、在役考核全领域拓展。在装备试验鉴定体系全面重塑的历史背景下,为适应军队装备试验鉴定发展新变化,探索装备试验鉴定新理论,推进装备试验鉴定自主创新发展,亟需开展装备试验鉴定技术研究。美军相对较早开展了装备试验与鉴定工作,在作战试验与鉴定工作方面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有较成熟的理论与方法成果可供借鉴。与此同时,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工作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本文剖析了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的内涵和管理模式,研究了2018和2019年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的重点技术领域,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掌握近期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工作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建立的装备保障指挥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繁多,存在重复、等价的不足,通过验证各评价指标相对于决策属性是否必要与验证各子集组合相对于决策属性是否独立,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装备保障指挥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约简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约简,建立了约简的装备保障指挥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可为装备保障指挥系统效能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舰空导弹超视距协同反导装备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网络化舰空导弹超视距协同反导作战装备发展需求为牵引,基于 DoDAF ( 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1?5体系结构框架,利用体系结构设计软件SA( System Architect),对协同反导作战装备体系结构进行了初步探索性和概念性设计,提出了体系结构框架裁减、作战视图设计、系统视图设计和体系结构评估等方法,对实现整个装备体系互连、互通、互操作,以及避免重复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两栖作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两栖作战对抗系统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多Agent建模方法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在掌握装备性能参数基础上,以具体作战环境和一定兵力编成为背景进行作战模拟,能够反映武器系统的诸属性在作战全过程的体现和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作战效能的差别,可为两栖装甲装备研制、作战使用及战术训练、战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