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道道指令传向各作战单元,一门门高炮直指苍穹。一条条火舌直奔来袭“敌机”……1月4日,笔者来到浙江某预备役师“中军帐”,但闻室内杀气腾腾、硝烟弥漫:空袭与反空袭、控制与反控制、破坏与反破坏、欺骗与反欺骗、干扰与反干扰,“红”“蓝”双方斗智斗勇,打得难解难分。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网上对抗演练,成了该师新年度开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2.
这场代号为“天山砺剑”的边境防卫反击作战演习,不见硝烟但却“硝烟弥漫”。一道道指令通过与卫星联网的计算机发出。空袭与反空袭、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冲击与反冲击,“红”、“蓝”双方斗智斗勇。  相似文献   

3.
李杰  安阳  张鞭 《环球军事》2013,(19):26-27
天高云淡,碧空如洗。六月下旬,沈阳军区某防空旅侦察、通信专业驻训分队与空军航空航天大学战机飞行编队对抗演练如火如荼,陆空双方互为对手展开联合训练和实兵对抗。这样的演练在他们之间已经成为常态,探索形成了战法互研、训练互动、信息互联、条件互补、实兵互抗的陆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集成训练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应用不确定理论,研究了雷达对抗装备配置优化问题。在给出了雷达对抗装备侦察效果、干扰效果和反辐射摧毁效果评定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雷达对抗双方装备部署位置和反辐射武器攻击误差等不确定性因素,建立了雷达对抗装备配置优化模型,并利用混合智能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刚刚尘埃落定的伊拉克战争表明,随着现代武器逐步具备“发现即摧毁”的能力,“发现”目标已上升为克敌制胜的关键。现代雷达作为战场上侦察、监视、跟踪敌武器装备的主要手段,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雷达的探测范围正由陆地、海上、空中、天外向海下、地下扩展,雷达与通信、导航、电子战等系统融为一体进入战场,成为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主角。也正是因为如此,对抗雷达的手段也就随之产生并蓬勃发展,雷达的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的对抗在现代战场上愈演愈烈,必将往未来战场上成为兵家必争的制高点;雷达也正是在与各种对抗手段的较量中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6.
作为美国特种作战部队中的一支精英力量,美军海豹突击队无论在越战期间,还是在海湾战争,或是在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的军事打击等行动中,他在侦察情报、排雷破障、解救人质、反恐怖、佯动欺骗等军事行动中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取得骄人的战绩。但美军“海豹突击队”并不是在每次执行任务时都非常顺利,实现美军“零伤亡”的目的,有时还会因遭对手的强烈抵抗或用兵不当而带来惨重的伤亡.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高技术对抗条件下敌我双方的侦察过程和射击过程的基础上,得出了对抗条件下毁伤程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指挥和办公自动化的发展、世界各军兵以及野外工作单位,对数据通信愈来愈重视视,目前考虑到战争双方的侦察和反侦察、对抗和反对抗,汉字密码高速通信函结解决。根据战术需要以及我国国情,利用现有军用轻型被复线为信道以每秒1200比特的高速率,在20到25公里的范围内,组成汉字通信网是各军兵种以及野外工作单位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研制了汉字密码有线通信系统,并做出了样机,通过了炮兵部的鉴定,达到了上述指标要求且应用于实际工作。本文将介绍在该系统的研制过程中着重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战争中,全方位、立体化的侦察手段是实施精确打击的基础,但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战场态势的“透明化”。如在最近几场局部战争中,南联盟和伊拉克军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利用植被、伪装、烟雾、诱饵等“土”方法,多次骗过拥有高技术侦察手段的美军。在现代战争中,可以使用抗雷达、可见光或红外的伪装网进行遮盖;利用金属箔片、烟雾、诱饵在小范围内进行欺骗;利用恶劣天气大面积隐藏目标,等等。这些办法虽然简单却行之有效。利用植被作天然屏障,也是行之有效的对抗侦察方法——树叶本身是极好  相似文献   

10.
外军伪装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卢新才  谢胜武 《国防》2006,(10):67-70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通过信息对抗夺取制信息权如同以往争夺制空权、制海权一样,成为现代战场争夺的焦点,而侦察监视与伪装欺骗日益成为信息对抗的重要形式。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侦察监视与军事伪装技术的互动发展,积极探索伪装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力求通过伪装达到隐蔽自己、欺骗敌人,提高部队和武器装备战场生存能力的目的。一、创新理念,提升伪装战略层次和联合属性要实现伪装的创新发展,首先需要更新观念。科索沃战争后,欧美国家及时总结南联盟在伪装方面的成功经验,率先更新观念,将伪装技术的发展与目标特性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反无人机作战将成为未来战场重要作战任务之一,加快构建反无人机作战体系也成为当务之急。利用电子战 手段对无人机实施电子侦察、电子干扰、电子欺骗、电子隐身以及电子摧毁等,已经成为反无人机作战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的反无人机策略和武器装备发展现状,对欺骗干扰型和信号入侵型反无人机电子战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结合俄罗斯建立专业反无人机作战力量、加快反无人机电子战武器装备发展、结合实战锤炼提升反无人机作战能力,得出了提升反无人机作战能力的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胜忠  彭海 《当代海军》2008,(12):22-23
初秋的一天夜晚,海风劲吹。南海舰队某电子对抗团奉命出征到沿海某地域,进行了一次融练指挥、练协同、练战法和练心理素质为一体的实兵实装电子对抗演练。他们在数百公里的电磁空间,与“敌”斗智斗勇,展开了一场干扰与反干扰、阻塞与反阻塞、欺骗与反欺骗的较量。这里虽然没有硝烟战火,没有炮声隆隆,但在静谧的“无形战场”上,却杀机四伏,鏖战激烈。  相似文献   

13.
郭魁  李卫彬 《军事史林》2008,(10):23-27
埃尔温·隆美尔,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名将,陆军元帅。在北非战场上,他以声东击西、神出鬼没、狡猾多变而令对手措手不及的战术,被称之为“沙漠之狐”。正如他所说“只要有可能,就要采取欺骗措施。”隆美尔在战场上的表现,的确无愧于这一称号。只是,他的欺骗行动大多表现在战术层次,在战略运筹上则天生不足。  相似文献   

14.
伪装(camouflage)技术是为隐蔽自己和欺骗、迷惑敌人所采取的各种隐真示假的技术措施。自从有了战争,隐蔽和欺骗就与军事行动密不可分。但现代侦察方式已不仅局限于目视。对于红外及雷达侦察系统,就需要把传统的伪装方法扩展为一种新的伪装概念——“(目标)特征管理”(signaturemanagement)。伪装可以迷惑敌人,是军事行动中值得研究的一门艺术。伪装技术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此次俄乌冲突中,视频监控网络、大众社交媒体、知名科技公司、无人侦察装备成为俄乌双方侦察行动新的发力点,改变了侦察行动模式,扩大了侦察行动成果。同时俄乌双方的侦察行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双方的侦察行动实践将深刻影响未来作战侦察行动。  相似文献   

16.
其二,从“军”字的部首引申出现代军队的隐形伪装能力。古“军”字的“勺”环围着“车”,起着隐藏、保护军队的作用。当今“军”字的部首宝盖,其实也可以引申为遮盖、隐藏、伪装、护卫之义,这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现代军事技术领域里的隐形技术。隐形技术又称低可探测技术或目标特征控制技术。从人员的迷彩服到车辆的伪装网,从隐真示假欺骗敌人到施放烟幕“致盲”对手,从隐蔽的导弹发射井到隐形飞机与舰船,从电子干扰到反红外、反声波探测,隐形伪装技术在现代  相似文献   

17.
今年7月底,美国《2008年国防战略》出台,视中俄为战略对手,提出将改变过去对中国的“遏制”和“对抗”政策,选择“引导”和“防范”。同时调整以前的“先发制人”反恐战略,将硬软实力结合和寻求国际合作作为其打赢“非常规战争”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雷达间歇辐射对抗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雷达间歇辐射对抗反辐射导弹(ARM)的作战效能,提出了以平均侦察时间和命中概率作为效能指标的方法.给出了平均侦察时间和命中概率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计算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雷达采用间歇辐射状态对抗ARM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成都军区驻渝某集团军侦察分队把部队拉到深山峡谷中,精心设置、潜心演练。侦察分队渗透“敌”后,在“敌”各战役节点和高科技节点实施抵近侦察和特种破袭,突出了伪装潜伏、野战生存、特种突袭和渗透等训练课目。在演练场上,侦察兵们与先进的侦察仪器进行人机对抗,检验部队训练成果,锤炼侦察兵在高技术战场上情报搜集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战斧”(DeepFire)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弱点提出对抗和干扰欺骗措施 ,指出了GPS导航系统的弱点 ,设计了GPS干扰 /欺骗机 (GPSSpoofor)的原理模型 ,提出应用同温层气球作为GPS干扰 /欺骗机载体 ,并作了可行性分析、系统生存能力分析、系统对抗效能分析。详细介绍了同温层气球平台的地面、空中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