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多年许可管理实践的基础上,经修改、补充和完善,重新制定并颁布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这大大提高了国家对军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许可管理,有利于军工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军品协作配套情况进一步改善,市场竞争意识进一步增强,保证军品任务完成,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贯彻落实《条例》,做好许可管理的相关工作,对各地方国防科工委(办)、军工集团公司、企事业单位以及民口配套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全行业的科研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保障军品任务的完成,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转民》2011,(11):56-63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充分发挥协会自身优势,尽快建立起军民资源动态信息库和信息互动的信息发布平台,积极推进军民技术的双向互动、互相融合、转移和共同发展,为民用企业进入军品市场参与竞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其参与军品科研生产健康有序的发展。协会帮助军工企业,特别是会员单位建立了能军能民的产业基础。协会把做好军用技术的解密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4.
随着军工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军品研制体制逐渐由指令计划转向市场,军工产品研制生产单位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住这种情况下,承制单位为生存和发展而自觉地进行新装备的自主研发,极大地促进了装备建设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军工体系“小核心、大协作”的模式和“寓军于民”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使然。民营的进入就是要打破军工行业的进入壁垒,让一切先进的生产力竞相迸发,促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蓬勃发展。目前,由于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正处于初步阶段,依然存在着制约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的不协调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军工行业的进入壁垒,使得民营企业的进入困难重重,沟壑众多。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民营企业进入军品市场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持,导致民企在进入军品生产领域中面临高门槛、信息不全、不平等竞争等问题。大力推进我国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政策法规建设,应出台相关引导政策、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制定完善的法规制度,推动民企服务于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防科工局及原国防科工委加快规范军品市场步伐,在军品市场监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建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制度及体系,实施许可管理,加强监督检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发放范围进一步扩大,违章违规单位和行为得到及时处理,如首次注销了9家出现严重问题单位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军品市场进一步规范。通过一系列监管措施,保证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完整有效。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04,(3):16-18
全国政协委员、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于宗林,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建议和加强军工国防资产管理的建议,同时,还对促进军民两用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及加强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于宗林在“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建议”中指出,利用民用科技和工业基础参与国  相似文献   

9.
军工单位财务信息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信息的重要内容,结合其他资料,可反映出军工单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资产总额、生产能力、规模、产品和科研项目名称、型号、结构等信息。军工单位财务信息安全关系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顺利开展.关系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地位甚至是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如何做好军工单位财务信息保密工作,迫切成为当前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研究军工科研生产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市场是一架精巧的机器,通过一系列的价格需求和市场信号,通过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无意识地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发挥价值规律在军工科研生产中的作用,可以为军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良性循环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体现军品价值,理顺军品价格军品是特殊商品,它和一般商品一…  相似文献   

11.
闫宏  薛奇  廉振宇 《国防科技》2016,37(2):43-49
在系统介绍克里斯坦森"颠覆性创新"理论对于市场竞争格局演化机理一般性解释的基础上,选取美国固定翼军用飞机产业为研究对象,对隐身技术革命和无人机技术突破引发的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进行了案例研究。初步研究表明,"颠覆性创新"理论同样适用于军品市场,每一次颠覆性创新的出现,都是新兴企业颠覆传统行业、抢占领先地位的绝佳时机,也是重新塑造市场竞争格局的难得机遇。上述结论从技术动态发展的角度,为打破军工行业垄断、重塑军品市场竞争格局拓宽了思路,提示军方和政府应高度关注面向颠覆性创新的新兴技术领域,并努力维护军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军品市场不同层次,改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是破解目前军品市场准入难题的新思维军品市场准入是市场主体以经营者身份进入军品市场的限制或禁止,进而对相应的生产企业或产品进行质量、标准、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审查,是政府规制的常见手段,其目的是确保国家安全和国防巩固。目前,为确保军品质量和  相似文献   

13.
日前,河南省国防科学工业技术委员会召开了信息发布会,省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吴巍薇做了《建立寓军于民新体系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讲话,介绍了国家有关非军工单位参与国防建设的情况和政策,并对非军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的方式、途径和管理办法进行了说明,热诚欢迎全省非军工企业积极参与军品科研生产。来自郑州、洛阳、南阳、漯河等地的数十家非军工企业参加了会议,他们纷纷表示要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防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对军品研制生产这块庞 大的市场向往已久,尤其是一些具有相当技术实力和经济 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更是跃跃欲试。2005年2月24日,国 务院发布《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允许非 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允许非公有制企 业按有关规定参与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以及军工企业 的改组改制”引起了广泛注意 2005年5月27日 国防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军品外贸的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军品外贸工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军品外贸简短而不寻常的发展道路,认真总结中国军品外贸工作的经验,认识中国军品外贸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对于把握军品外贸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加强中国军工领域里的国际分工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长期奉行“不当军火商”政策,中国军品贸易远离国际军品市场军品外贸是具有军事用途的商品的进口和出口,是军事工业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它对于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军品采购面临着市场经济机制的新形势,使军品采购的宏观控制问题突现出来,需要深入研究,认真解决。一、军品采购宏观控制的必要性与实质军品采购主要是指我军武器、技术装备在国内市场的购买。过去,它是由高度集中的封闭式军工管理系统,依靠行政手段,通过指令性计划实现的。军队与军工企业是双向的供给制关系:军队供给企业以经费,企业吃国家国防费的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工作的奋斗目标是:——进一步精干军工主体,鼓励全社会各种资源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建立和逐步完善“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军品科研生产新体系;——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造,初步建立以股份制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军工经济发展格局;——积极稳妥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和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军民互动、资源共享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和引导军工企事业单位实行专业化重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初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换,军品市场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军品交换中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从理论上对军品市场主体作深层次研究和高度概括,构建军品市场主体体系,理顺相互关系,是完善军品市场,保持军品流通有序,提高军事经济保障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面对民营企业不断参与军品生产的实际,军代表应深入研究其给质量监督工作带来的影响,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证质量监督工作落到实处。随着竞争性军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部分民营企业开始参与军品的研发和制造,这给军代表质量监督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民企参与军品生产对军代表质量监督的影响经营目标的影响。在国有体制下,企业是国家的,盈利与否,对个人影响不大;改制后,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其设立及运作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追逐利益最大化成为企业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相似文献   

20.
军品市场论     
军品市场与民品市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市场机制的运转动力来自主体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价格在军品市场机制中的作用与意义较为削弱;竞争机制在军品市场中的作用减弱。积极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军品市场,不断完善军品市场体系,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国防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塑造军品市场主体是培育和发展我国军品市场的前提,而改革现行军品价格则是培育和完善军品市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