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9 毫秒
211.
基于对材料特性和防弹机理的认识,设计了由600D腈纶、无纺布、Al2O3陶瓷和高强PE材料构成的陶瓷基复合靶板,靶板防护面密度ρA为92 kg/m2,尺寸为300 mm×300 mm×35 mm,用现役12.7 mm穿甲燃烧弹考核了靶板防护能力,尤其是探讨了PE在背面不受约束情况时中弹后的行为.结果表明:靶板结构是可行的,可防住V25为810 m/s的现役12.7 mm穿甲燃烧弹,PE层有优良的防二次效应的性能,而靶板结构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在靶试和讨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靶板结构改进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12.
针对复杂战场环境中存在敌方干扰的情形,文章分别考虑中继采用放大转发(AF)和模拟网络编码(ANC)两种方案的抗单音干扰性能。通过分析表明:协同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干扰造成系统中断性能的"平底效应",协同AF和协同网络编码(CNC)相对非协同方式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能。固定信干比条件下,CNC比协同AF更适宜传输高速率数据。在固定数据速率时,CNC协议中断性能优于协同AF。  相似文献   
213.
研究了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的工作特性。研制出了能量高、燃速高、燃速压强指数高、低压燃烧性能好的铝镁贫氧推进剂配方。采用连管式试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非壅塞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14.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HLA/RTI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基于HLA/RTI的半实物仿真中实践管理、数据收集能力、RTI通用性以及网络传输安全等问题,研究了新的时间管理策略,提出了合理设置lookahead的算法,设计了数据收集的层次框架,并制定了研发RTI的通用原则和安全有效的网络传输方案,为现代半实物系统仿真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15.
多功能土工三轴仪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种先进技术,研制成功一台多功能土工三轴仪.该仪器采用模块组合结构,结构轻巧,移动方便,可根据需要放在合适的位置;可与CT机和恒温箱配套,研究土的结构演化规律及温度对土的力学特性的影响;功能多,可用于特殊土、非饱和土及饱和土的30多种试验.应用多功能土工三轴仪取得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表明该仪器是研究土的力学特性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216.
指挥自动化系统需求工程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指挥自动化系统需求工程相关基本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性论述,分析了系统需求工程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确立了系统需求的层次结构,指出了系统需求描述的基本特性,明确了系统需求工程研究的基本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需求工程方法与工具。  相似文献   
217.
在分析作战系统试验、软件评测和综合研练的实践基础上,论述了海军作战模拟训练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和技术途径,就如何利用试验靶场资源改进海军作战指挥训练方法提出了建设性的发展思路,并在顶层设计上强化了作战仿真和实兵训练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18.
一种网络中心战中信息效能度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战场上信息量巨大,信息价值随时间增长而减小的主要特点,阐述了信息效能的概念,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建立了信息战中知识获取的模型,得出了相关结论.该模型和方法可为系统和武器间的广泛连接提供理论依据,并增强其优化性.  相似文献   
219.
本文从找准目标是前提,新的理念为指导,狠抓根本是关键,师资队伍是保证,提出了对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的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220.
针对相对静止气氛下单颗粒硼的着火过程展开了系统研究,考虑硼颗粒周围径向气相流动以及硼颗粒与周围环境间的传热和传质过程,建立了一维硼颗粒着火模型。分析了硼颗粒在实现着火和未能实现着火两种典型情形下的颗粒相、气相组分参数以及颗粒外表面上Stefan流的变化规律,并对其成因展开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实现着火和未能实现着火两种典型情形下,硼颗粒外表面的Stefan流都会经历先由周围空间流向颗粒表面,而后变为由颗粒表面流向周围空间的过程;考虑颗粒外表面处气相Stefan流作用后,硼颗粒的着火延迟时间减少,且压力越大,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