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由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和航天标准紧固件研究与检测中心共同举办的“国防科技工业2005年紧固件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8~29日在北京召开。国防科工委科技质量司杨多和处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庞海涛副秘书长、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仲崇斌和徐建良处长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任、秘书长及顾问出席了会议,国防科技工业通用零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五院、六院、时代电子公司、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三院、四部、061基地、066基地、航天标…  相似文献   
42.
计量认证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测机构)依法进行的强制性计量监督管理。未获得计量认证证书或证书超过有效期的检测机构,不具有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资质,不得向社会提供检测数据(检测报告),不得使用计量认证标志。做好计量认证工作,不仅是计量法制建设的要求,更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加强包括计量认证在内的计量法制监督管理,是2005年计量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使国防科技工业各有关单位了解和重视计量认证工作,我刊特转载《国防科技工业的计量认证管理》一文。以使国防科技工业的计量认证工作更规范、更有序。  相似文献   
43.
卷首语     
春风一笑花千树,紫燕三歌柳万条。在这美好的春天里,我们迎来了“十二五”开局之年,也跨入了学报创刊后的第二十五个春秋。  相似文献   
44.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10年前的3月,伴随着拂面的春风,全国首家综合性军事半月刊——《环球军事》杂志在解放军报社诞生了。10年来,《环球军事》经历了初创摸索的艰辛、调整改进的阵痛、巩固提高的喜悦,以自己“权威、准确、快速、可读”的不懈追求,赢得了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45.
二战后期,德国出现过一支震惊世界的陆军少年师。其作战之勇猛、伤亡之惨重、结局之凄惨在“娃娃兵”参战的历史上绝无仅有。但这支部队在二战以后很少被人提及。正如一位德国人所说,对于这段历史的记述是存在的,只是人们不愿意旧话重提,原因很简单:让未成年人去为一个已经注定失败的战争送死,这是民族的耻辱。所以,德国人宁愿让这段轰动一时的战争史实逐渐淡出后人的视线,变得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6.
47.
兵团党委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战略决策得到了250多万兵团人的热烈拥护和深切期盼。紧随着兵团党委战略决策指引的方向,本刊一次次将编采目光投向天山南北的农牧团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这是兵团党委提出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从全局出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完全符合兵团团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49.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突破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终于胜利完成跨越十几省、总行程数万里的长征,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50.
扑面而来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是迄今人类军事史上范围最为宽广、发展最为迅猛、影响最为深刻的一场革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军事后勤领域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后勤观念和保障方式,引起后勤保障的深刻变革。基层后勤保障作为整个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单元,要适应这场变革的需要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文章从加强基层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基层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基层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构想等方面就如何加强我军基层后勤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