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与热火朝天的关岛基地建设相呼应的是西太平洋美军“海上打击”的基础能力建设。简而言之,海上打击作战无外乎将舰队开到敌国或敌对势力的近海,利用舰载武器、航空兵、陆战队登陆部队实施火力压制的一种火力投送。这种攻击方式早在二战前就已成为海上列强典型的作战样式。  相似文献   
12.
13.
为解决目前仿真协议HLA的不足之处,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技术和HLA相结合实现仿真系统的监管策略,其实现了对网络节点、物理链路等仿真运行过程中的状况以及RTI、联邦和联邦成员的监测和管理.以机群作战对抗系统为例,阐述了多武器平台仿真监管的实现方法,对提高分布仿真中资源利用效率和扩大仿真规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羊年伊始,台军为效忠其“政府”,给陈水扁连任和“以武拒统”的图谋站台助阵,可谓疲于奔波,忙得“不亦乐乎”。 忙联合——进一步完善三军联合作战指挥机制 2003年,台军按照所谓的“国防部组织法”与“国防部参谋本部条例”,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俞风流 《环球军事》2008,(20):56-59
1945年夏,随着希特勒的自杀,德意志帝国宣告寿终正寝,欧洲战场胜负大局已定。虽然没人能准确预测战后的世界朝着哪个方向发展,但美、苏等大国都从战争经历中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一个国家在未来国际地缘政治结构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军事技术水平。因此,另一场不见硝烟,围绕着抢夺德国军事技术人才、装备的战斗,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苏联人占地利之便,把工厂设备、原材料拼命地往回拉,  相似文献   
16.
日前,浙江省平湖人武部紧贴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的实际,坚持自我教育和贯彻整风精神相结合.查找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更新观念振奋精神,转变作风,有力推进了人武部全面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辩析是非中明理释疑。在开展专题教育前,该部党委进行了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党委会,分析风气建设现状,疏理干部、职工在心灵深处存在的模糊观念,形成  相似文献   
17.
1987年,李泉龙从新疆某部退伍回到原籍江苏省吴江县芦墟镇,安排在镇水泥预制厂工作。他看到家乡经济腾飞,村民生活富裕,非常高兴。可是细心的泉龙也发现村里一部份农民外出搞运输或经商,使大片上质不人好的农田荒芜了。民以食为天。怎么能让粮田荒废呢!泉龙决心承包这一片土地。  相似文献   
18.
针对预警情报体系能力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报效能环计算体系能力的改进方法。基于超网络理论将预警情报体系的实体及其相互间关系抽象为节点和网络流,利用情报效能环的数量和路径长度作为体系能力的评估指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预警情报体系能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既能保持大部分信息,又减少了计算量;在随机攻击和选择攻击模式下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8月20日,在鲁甸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云南省照通军分区、云南某预备役师又派出数十支小分队深入鲁甸县龙头山镇等灾区,帮助受灾群众清理危房,恢复生产生活。云南省军区司令必张肖南介绍说,鲁甸“8·3”地震发生以来,云南省军区3100余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成为抗震救灾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20.
基地化训练是部队三大主要训练形式之一.随着基地化训练的常态化,每年部队都会离开营区,进入训练基地展开一个阶段的基地化训练.基地化训练因模仿未来战场环境、假设敌实弹对抗等,训练强度和要求大幅提高,容易引起官兵思想和心理上的变化.连队作为最基本的参训单位,是制约和影响训练效果的关键,因此,探讨如何通过做好基地化训练中连队政治工作有效激发战斗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