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边塞魂     
姚晓敏  王雁 《兵团建设》2012,(15):28-29,31
50年来,为了祖国西部边境的安宁,农四师六十七团400多名军垦战士长眠于乌孙山下。而今,乌孙山下的丰碑上,又镌刻了一位后继者的名字,他就是石书江,生前任六十七团党委书记、政委。前不久,按照兵团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的要求,本刊记者再次前往乌孙山下,探寻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生前的足迹  相似文献   
102.
琼库尔恰克乡位于新疆巴楚县与伽师县交界处,2003年2月24日10时03分在这里发生的一场6.8级地震,使这个偏远的乡村一夜之间举世瞩目。琼库尔恰克,维吾尔语意为"低洼地",此次地震虽然震级只有6.8级,但由于是浅表地震,烈度达到9~10度,达到了地震破坏的高限度。巴楚一伽师地震产生的能量从琼库尔恰克乡喷发出来,沿巴沙公路,数十公里长的麦田里都是绵延不断的泥沙和凹坑。泥沙是地震时从地下喷出来的,凹坑就是当时的喷孔,最大的喷孔直径有数米,喷出的水柱高达50米。  相似文献   
103.
张泉 《兵团建设》2003,(2):39-40
新农开发是南疆第一家上市公司,是由农一师三个团场经营性资产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员工达1万多名,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上市公司。2001年8月,在新农开发上市后的第三年,时任农一师科委主任的李兵,出任了新农开发的董事长。身材高大、英俊潇洒的李兵是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高中毕业后,他考入新疆八一农学院草原系,成为这一稀缺专业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塔里木农垦大学任教。6年后,他被调到农一师党委组织部工作。农一师组建工业公司后,他担任工  相似文献   
104.
从北京到新疆,从人民日报社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穿越3000多公里的时空,他被广袤的土地、浩瀚的沙漠、充满生机的绿洲和淳朴勤劳的兵团人深深地吸引着、感染着。王国志说,3年的援疆生活,是他人生旅途中最值得珍惜和回忆的美好时光,是他工作生涯中一段有着独特意义和丰富内涵的激情岁月。  相似文献   
105.
1979年,邓小平首次用"小康"一词描述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时,兵团当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81元。一个新时期即将揭开序幕,人们对现代化、对"小康"的认识还十分模糊。住一套宽敞的房子,衣食不愁,银行略有存款——这就是普通人心目中的"小康"。5年后,当邓小平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00美元这一概念描述15年后的小康中国时,兵团当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53元。15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周围的生活已发生巨大变化。高层建筑、高速公路、快餐、超市、精品屋,各式各样的银行卡走进我们的生活,大部分人已吃穿不愁,少部分人拥有了别墅、私家车,大部分居民家庭在银行有了一定的存款,一部分人又将存款从银行提出,开始买债券、炒股  相似文献   
106.
2月28日,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兵团司令员华士飞接受了中央和兵团媒体的专访。他指出,今后10年,新疆将面临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这一机遇来自中央对新疆和兵团工作的大力支持,中央将进一步加大支持新疆的发展力度,加快改善新疆的民生,促进新疆的团结稳定,促进新疆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7.
"冬闲"札记     
张泉 《兵团建设》2003,(12):13-14
又一个严冬降临。今年,农一师各团场"冬闲"将忙些什么?带着这样一个疑问,笔者日前走访了塔河两岸部分团场。一团过去,由于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冬季职工主要是挖排碱渠。部分农业连队拾花至第二年3月份,人工收割水稻也要延至来年1~2月份。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力得到解放。该团购买了4台大型挖掘机,替代了人工挖渠;购买了联合收割机,解决了割稻难;推广地膜植棉和科学种田提早了棉花生育期和产量,为提前完成拾花工作,开展冬季全员培训赢得了时间。通过"冬培"学习,职工群众对当前的改革发展政策有了深刻了解,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都发生了大变化。近两年来,职工利用冬季积运农家肥形成热潮;团畜牧站厩肥被抢购一空,原来无人问津的  相似文献   
108.
姚晓敏 《兵团建设》2003,(8):4-8,37
公元前105年,西汉在眩雷筑要塞,屯田积谷。眩雷,即今伊犁昭苏一带,史料证明历史上中国最早的屯垦始于伊犁。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军十五师进驻伊犁,这支新中国成立后戍守祖国西陲的部队稍后改编成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四师,成为伊犁河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屯垦部队。沧桑变化五十年,弹指一挥间。2002年,农四师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8亿元,位居兵团第五,它的粮食、油料、牲畜年末存栏、羊毛总产量位居全兵团之首。历经50年,农四师在伊犁河谷、昭苏盆地的大漠荒原上累计开荒140多万亩,开创了田连阡陌、渠道纵横、屋宇罗布,树木成荫的绿洲,创办了一大批工交建商企业、科技文卫单位,它目前已是中国西北边疆开发建设的生力军,在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事业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9.
1995年以来,兵团总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农业一线在岗职工人数却一度呈下降趋势。1995年,一产从业人员50.3万;2000年,一产从业人员43.8万人,5年间减员13%左右。这一趋势自2001年起渐渐减缓,但农业一线从业人员与80年代初期相比,减少了近20万人。这一问题正引起兵团党委的高度重视。兵团的历史使命是屯垦戍边,要履行好这一使命必须靠人。兵团司令员张庆黎在兵团党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严肃地指出,如果团场职工人数老是下降,要不了多长时间,我们的基本职工队伍就难以完成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到时候,我们将犯历史性的错误。采取综合措施,巩固和壮大兵团职工队伍已成为兵团各级党委关注的课题。2002年秋天,农八师一二二团传来一则消息:该团以预备役方式从内地招募了550名屯垦新军,为巩固壮大职工队伍,打造一  相似文献   
110.
刊中报苑     
2001年6月至2003年6月,农一师九团引进项目13个,协议资金1.1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达到1个亿,立项引资总额超过建团40年来的总和。由四川川粤集团投资4000万元建设的阿克苏地区最大的建材批发市场——阿拉尔川粤建材批发市场于2002年底落户九团,该工程2003年7月份完工,目前已开始招商。由兵团农业局主抓,以塔里木农垦大学为技术依托的南疆惟一的特色果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