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91.
历时 13天的兵团第六届文艺汇演8月1日落下帷幕。本届文艺汇演是兵团历史上规模最大、参演单位最多、历时最长、原创节目比重较高的一次综合性文化艺术活动,现场观众达40万人次。  相似文献   
9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兵团“十一五”规划将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列为“十一五”时期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战略任务之一。根据规划,经过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兵团将把各农牧团场建成“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兵团上下将如何齐心协力绘制这一美好画卷?新型团场究竟“新”在哪里?兵团广大职工群众眼中的新型团场又是啥模样?新型团场该如何构架? 请看本期特别策划——  相似文献   
93.
2004年,兵团迎来了50华诞。这一年,是难忘的。有喜悦,有艰辛;有高峰,有低谷;有奋斗,更有开拓。三个新建市挺立大西北;棉花总产、单产创历史新高;天业化工团改写了兵团无重化工业的历史;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100亿元;深化团场改革的“1 3”文件吹来阵阵新风;八一水库发生重大险情,抢险工作紧张有序,灾后重建工作迅捷高效,兵团各级已能够沉稳地应对突发事件;来自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更令兵团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兵团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壮大兵团整体实力上,有实力才能有更大的作为。才能作更大的贡献。如果说兵团过去50年靠大农业创业、发展起来,较好地履行了屯垦戍边使命的话,那么今后50年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使兵团的工业有较大的发展。2004年,是一道分水岭,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将步入第二个50年。  相似文献   
94.
重化工之光     
  相似文献   
95.
8月,记者来到农三师采访。踏上这片绿洲,顿感谋发展、建和谐之清风扑面而来。"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这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必胜保障。"该师政委杨福林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96.
再创辉煌     
1990年,是国家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行计划单列的第一年。这一年风调雨顺,农业获得空前丰收全长460公里的兰新铁路西段乌鲁木齐西站至阿拉山口全部竣工。农八师石河子热电厂正式投产,它是新疆第一家热电联产企业。全兵团有3.1万名农场待业青午上岗就业。兵团千人占有医院床位9.37张,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97.
姚晓敏 《兵团建设》2004,(11):19-23
一句口号往往是一条纲领,能起到千言万语、千军万马所起不到的重要作用。口号有不同的性质:有宣传的口号,鼓动的口号,行动的口号。行动的口号最后就变成指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初期,各生产部队普遍深入地开展了立功运动,提出了“变战斗英雄为生产模范”“人人立功,事事立功”“发挥一技之长”等口号。1951年1月,新疆军区政治部发出指示,要求各部队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在边疆长期安家立业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教育运动”,  相似文献   
98.
边塞魂     
姚晓敏  王雁 《兵团建设》2012,(15):28-29,31
50年来,为了祖国西部边境的安宁,农四师六十七团400多名军垦战士长眠于乌孙山下。而今,乌孙山下的丰碑上,又镌刻了一位后继者的名字,他就是石书江,生前任六十七团党委书记、政委。前不久,按照兵团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的要求,本刊记者再次前往乌孙山下,探寻这位优秀共产党员生前的足迹  相似文献   
99.
歌舞之城     
图木舒克市政府承担着兵团、农三师党委以城市建设为平台促进经济发展、惠及职工群众的重托,肩负着师、市在喀什地区率先实现小康的希望。图木舒克市"十二五"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必须提振信心,焕发精神,保持锐气,加速建设发展的步伐,跑好"十二五"接力,在"三化建设"中有新作为,力争把图木舒克市建设成现代文明型、新型工业型、生态宜居型、立体交通型、文明开放型、兵地共融型的区域示范城市。——图木舒克市市长于林  相似文献   
100.
我死后全家不要悲伤,只当我出远门了。每年清明节不必去上坟,只须拿出这份遗嘱看看,这就是对我的最大安慰和怀念……——摘自岳正武遗书岳正武生前是农三师勘测设计院的总工程师,这份遗书是岳工去世后家人在整理遗物时,从他的工作日记本中发现的。岳工的遗书写后为何没交给家人?并非是他生前的疏忽,而是他不想那么快离世而去。因为在一年前的除夕,他住院治疗腿伤时,师领导去看望他,同时宣布他光荣退休,并且单位表示要返聘他继续为设计院献余热。可他腿伤未痊愈,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