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1.
为推动我国装备研制中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R.M.S)工作的开展,国防科工委军用标准化中心近几年组织翻译、编写了一系列很有参考价值的图书.这些图书包括;《R.M.S译文选》十二册,《R.M.S标准宣贯教材》九册,《R.M.S译丛》七册.另外还有一些与R.M.S有关的参考书,共有三十余册.是参与装备论证、设计、生产、监造、使用和维修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等工作必备的参考资料,是工程技术院校的大中专学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与教材,是装备研制单位、科研单位的资料室和工程技术院校的图书馆必藏的图书.装甲兵工程学院参与了部分图书的翻译、编写、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装甲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的体系框架,论述了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给出了装甲装备保障性分析记录报告清单和保障性分析控制号(LCN)、备选保障性分析控制号(ALC)和使用码(UOC)的分配指南.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费用分析在保障性分析中的作用和实际应用;介绍了在装备研制过程中应用保障性分析所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选择方法存在主观性较大、评估精度低、评估结果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了3种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确定方法。依据面向能力的思路,通过对能力、性能与特性关系的分析提出了指标确定方法;基于本体论与文本挖掘技术,对装备保障能力相关文本的特征进行表示和提取,最后定义合适的文本挖掘泛化规则提炼出评估指标和权重;利用FP-Growth关联规则和模糊贝叶斯网络建立混合模型获取评估指标及权重,最后通过案例验证各方法的客观性、有效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网络中心战的主体与核心在于武器装备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因此,需要建立与装备体系相匹配的保障体系,实现精确保障。装备保障体系的建模和特性研究是打赢信息化体系作战的迫切需要。通过国内外装备保障体系相关资料的收集研究,从装备保障体系的概念内涵、定性研究、建模研究和可靠性研究等方面分析、总结了基于复杂网络的装备保障体系的研究情况,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部队装备保障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基于Kraljic模型将装甲装备器材分为重要器材、关键器材、一般器材和稀缺器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系统中器材仓库的外部接口和内部器材请领流程,并以某集团军各级器材仓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实例分析。实践证明,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研究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活动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宏观把握部队装备保障的运行规律,提高部队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