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系缆龙须角是影响气浮筒型基础拖航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模型试验对顺浪拖航时结构在横向、纵向以及垂向振荡的加速度、筒内气压力和水压力以及拖缆力进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拖航加速度随着系缆龙须角从0°增大到90°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龙须角为0°时,拖航的加速度、筒内气压力和水压力以及拖缆力变化均明显大于有角度拖航;拖缆力呈脉冲变化,且在45°时取得较小值。因此对于该结构的拖航,为了保证在拖航中既具有较小的拖缆力,又具有较小的横向和垂向振荡,建议选取系缆龙须角为45°。  相似文献   
122.
潜艇舵卡的安全性分析和挽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潜艇操纵运动特性,分析了危险最大的舵卡特点,提出了降低卡舵影响的安全对策;结合实操讨论了倒车、停车及操方向舵满舵挽回的时机、特点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3.
晚清著名人物左宗棠(1812--1885),曾伙同曾国藩、李鸿章等血腥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有着历史的污迹。但是,当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趋尖锐并成为主要矛盾时,他能够把对封建君主的忠诚扩展为对民族、国家的忠诚,坚决主张抗击外国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这是值得称道的。他排除种种阻力,克服重重困难,指挥清军完成了收复新疆的壮举,粉碎了英、俄肢解中国领土的阴谋。他继承林则徐、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倡导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对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和国防建设作出了积极贡  相似文献   
124.
本文通过对轻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战场生存能力的分析,提出用冲击炮火准备时节生存概率P、同坦克对抗条件下的生存概率Pa的综述S来定量表征轻弹武器系统的战场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25.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都出现主战与主和两派。而在中法战争中,主战派与主和派营垒非常分明,争论异常激烈,对战争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十分明显。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的述评。一在中法战中,主战派的核心人物为左宗棠、张之洞,主和派的核心人物为李鸿章。他们对时局的认识不同,对法国的态度各异,可谓径渭分明。一、主战派的认识与主张对于法国入侵越南北桥,进而窥伺中国的状况,主战派主张积极备战,援越抗法。其理由主要有下列几点。其一,法国侵占越南北桥,威胁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全。两江总督左宗棠…  相似文献   
126.
根据受噪声污染信号的小波变换系数中对信号有贡献的仅占其很小一部分的事实,提出了一种基于系数门限值去噪的方法。对不同信号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去噪效果明显,运算量小,适合用于对声目标识别系统的噪声去除。这对于改善声目标识别系统的抗噪性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7.
基于谐波恢复方法的直升机声信号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直升机声信号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恢复的ESPRIT方法来提取直升机声信号谐波频率作为特征用以识别直升机声目标。同时对ESPRIT方法与其它方法在提取谐波能力方面作了比较。最后对实测的直升机声信号进行了谐波提取。各种结果均显示谐波恢复的ESPRIT方法在提取谐波频率方面较之其它方法更为优越,用它提取直升机声信号特征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8.
近来,一些学术论文在论及近代中国海防战略时,有的作者把林则徐、魏源都说成是消极防御论者,也有的只把魏源说成消极防御论者。现将其有关论点摘录于后。马金旗写的《中日两国近代海防理论和政策之比较》(《军事历史》1991年第5期)一文中说:“从林则徐的‘以守为战,以逸待劳’,魏源的‘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到李鸿章的守京畿、守长江,置其它地区于不顾的重点防守法,都把防守当作海防战略的核心,防守既是目的也是唯一的手段。这样,就忽视了防守战略中的主动进攻的原则,变防守战略为消极的专守防卫,在实践中往往趋同坐困,不能做到以战助守。”  相似文献   
129.
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是洋务派实行“师夷长技”为核心的“自强”活动首领之一。他围绕着“自强”“御侮”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对于国防建设的近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着重对其“自强”活动的主要内容,即练兵制器与加强海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0.
军事辩证法思想史,是军事历史研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以历史的军事实践基础上所产生的军事哲学思想为对象,研究其发展、沿革的历史进程和逻辑进程及其规律性。近年来,军事辩证法思想史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人们对古今中外某一历史时期或某一历史人物(和著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最近军事辩证法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是在继续研究某一时期或某一人物的同时,力图从全局上进行把握和概括,从而表现出了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