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近日,广东省始兴县人武部积极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在当地的政务网上开辟了流动民兵社区网上栏目,吸引了众多的流动民兵上网点击,从而实现了让外出务工的民兵离乡不离组织。日前,在珠海务工的始兴籍民兵赵一明收到了一条短信:赵一明同志,现在始兴县政务网上开辟了‘流动民兵社区'专栏,为流动民兵提供学习培训、权益维  相似文献   
52.
冯广照  王伟华 《中国民兵》2010,(4):I0001-I0001
3月9日,曾获多项医学成果的四川省富顺晨光工业园区,博士生黎联被编入“民兵专业技术人才库”,如今自贡军分区已有500名高新技术人才进入民兵队伍。  相似文献   
53.
电子防空以其独特的"软硬一体"的杀伤模式使其成为破击敌一体化空袭体系的杀手锏.城市防空的特点和电子防空力量的多元化等因素使得电子防空作战要形成整体合力,提高系统综合对抗能力,必须做好协同.在这种情况下,深入探讨电子防空协同指挥形式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文章将电子防空问题看作一个整体.深入分析电子防空协同指挥形式问题.  相似文献   
54.
人民军队建设理论,是关于人民军队建设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中国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主席指出:"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人民军队建设的实践表明,任何一支精锐之师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建军理论的孕育.21世纪之初,回顾人民解放军建军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为了更好地创新人民军队建设理论,开创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5.
姚火照 《政工学刊》2013,(11):13-13
近期,结合下部队蹲点,对基层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的感到,各级对组织生活制度的内容和要求都比较清楚,思想认识也比较到位,但在具体落实上还存在一些差距。一是时间落实不够。有的营连主官把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看作是“软指标”,往往有空就过,忙起来就忘。条例规定,连队党支部每周安排半天党日活动,但少数单位用一个小时左右就结束了。有的单位随意占用党团日时间,把一些工作安排在党团日时间进行,尤其是外训、施工、执行临时性突击任务时,随意挤占组织生活时间的现象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56.
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军队网络化程度的逐步加深,指挥中信息共享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在未来信息战中,指挥优势的争夺将异常激烈,实现信息战指挥中的信息共享刻不容缓.要保证指挥信息共享的有效性,在共事目标上应与整体联动作战相适应;在共享内容上应与作战指挥需求相一致;在共享顺序上应先主后次、先急后缓;在共享方...  相似文献   
57.
随着信息网络日益将军队各种作战要素集成融合为一个整体,作战体系时抗的地位日益突出.文章从树立观念、节点攻击、组织协调、攻防结合四个方面研究了电子对抗作战的体系对抗破击问题.  相似文献   
58.
文章着重从信息战活动中信息威慑的心理过程及心理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信息威慑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经过心理选择和心理反应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反映出来,探讨了心理活动过程的心理效应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9.
保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每位领导、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全体涉密人员的保密职责认真充分地得到履行,这项工作才能做好。 近年来.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的保密工作以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为契机,贯彻“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严格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标准,突出责任落实.全院保密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0.
电子对抗在新军事变革、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中面临新的挑战,给我们提出了以战略的思维、前瞻的思路来深化谋划电子对抗视野。文章研究,电子对抗发展新一轮整体设计愈显紧迫,拓展深化核心能力是电子对抗建设全局的战略重心,国家利益拓展对电子对抗提出新的战略需求,廓清制胜因素创新战术模式是电子对抗战略预置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