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知道,你们和我一样,首先想到的是这群兵,怎么能在这样的大街上练跑——这样的行动带有许多的不合适。而且这群兵,按我们的常规观点,他们的着装不统一——军人的标  相似文献   
42.
胡杨倒地,风骨长存;英雄远去,精神永在!伴着共和国和煦的阳光,一个用生命践行使命的“谋打赢”团长——胡在龙,感动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43.
1999年12月20日,广州军区某部作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受命进驻澳门。一支刚刚组建的部队怎样在这个世人公认的博彩业发达的“东方蒙地卡罗”执行防务?他们怎样在不同制度、思想、文化以及观念的碰撞、比较、交流中赢得澳门人民的承认,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请看——  相似文献   
44.
作为情感中最为炽热的部分——爱情,以其燃烧的美丽点亮了我们心灵的天空。而情书,正是这种燃烧的理想承载物。军营是一个盛产情书的地方。这里没有花前月下的私语,静夜灯下,男兵女兵饱蘸激情的笔触在信纸上游走,他们试图以动感的话语,开采远方那座含而不露的爱的富矿……  相似文献   
45.
今年,是人类载人飞机试飞成功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世界各国都在举办相关的各种庆典活动。人类一百年的翅膀,已经能够像模像样地飞起来了。在中国,在北京和天津,被称为中国国家“空中仪仗队”的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跳伞运动大队进行了两场精彩的飞行跳伞表演——  相似文献   
46.
中原腹地,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演习进入白热化阶段。在陆、海、空、二炮等各参演部队的中军帐中,一批佩戴军校校徽的人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他们的身影频频出现在一场场信息化背景下的重大军事演习现场。他们就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军事信息管理系的广大教员。在短短5年间,由一个培养图书档案通用人才的学历教育系,一跃成为我军政治工作信息化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10多项成果开创了全军第一:创立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学科、完成首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通用标准体系、研制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作战指挥教学模拟系统、编写首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专著、编制首个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术语标准。  相似文献   
47.
盛夏时节,西藏雪域高原依然寒气逼人,风雪漫天。在海拔4300米的藏北无人区,伴随着阳光剌破苍穹的一刹那,炮声乍起。一  相似文献   
48.
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战争年代,各级指挥员就是部队的标杆。"兵好兵孬看干部,有带头冲的官,就有不怕死的兵。"从去年第二期的《荣誉全家福》,到今年年初的《以使命的名义》,再到本期的《榜样》,我们围绕着弘扬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已经做了5个特别策划。本期《榜样》,我们派出记者采写了在艰苦地区边防一线的新疆南疆军区副司令员万宗林、海军北海舰队优秀潜艇艇长蔡一清和武警驻新疆某师党委一班人践行使命、工作尽心尽职的先进事迹。这些领导干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身先士卒,从我做起,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新时期军队领导干部形象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49.
他是农民的儿子,入伍40年,是党把他培养成共和国的一名将军。他在5年多时间里,先后25次奔赴喀喇昆仑山,30多次参加边防巡逻,10多次穿越高原无人区。他当兵40年来,家中先后有9名亲人去世,都由于部队工作离不开而没能回家见最后一面。他皮肤黝黑却心地善良,任和田军分区司令员时被驻地人民群众称为"爱民司令"。他,就是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党员领导干部、南疆军区副司令员万宗林。  相似文献   
50.
因为一个生命的离去,我们在此默哀;也因为这个生命的离去,我们为此骄傲。2003年的中国军营,令我们所仰慕的那道阳光身影让黄勇这个名字变得耀眼而夺目。千千万万的目光就这样被这个名字感动。人已逝去,精神犹在。一个人披着阳光离去,带来了一群人的思考。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检点自己的灵魂。生命中的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或虽被我们的语言彰扬着但却在潜意识中为我们所轻视了的真诚善良和美丽,为什么在有的生命的过程中能那样不折不挠地持之以恒?一种什么样的爱让一个生命进发出力与美的持久而迷人的双重光芒?这个春天,我们一起解读2003年中国军营一个年轻人的阳光身影,找寻这个身影所留给我们的最大震动与启示:一个生命面对另一个生命时的选择,一个选择凸显出来的轻与重、平凡与伟大的辩证命题——我们选择这种方式,向一个生命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与感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