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通信信号传播的一般模型分析入手,结合舰载无人机对水面舰艇编队指挥通信干扰的特点,以舰载无人机最优空间配置为目标,构建了舰载无人机最优空间配置分析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以图的形式给出了舰载无人机最优空间配置参数和相应的分析结论;在干扰机、发射机和接收机三者在空间构成的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构建了舰载无人机通信干扰有效干扰区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2.
驱护舰编队对潜防御性搜索态势分析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驱护舰武器装备的发展,结合驱护舰编队海上对潜防御作战的新特点,根据特定驱护舰编队的使命任务,提出了特定驱护舰编队对潜进攻性搜索与防御性搜索的新概念,并在战斗战场范围内对特定驱护舰编队对潜防御性搜索态势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编队对潜防御性搜索方法.对部队作战与训练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驱护舰武器装备的发展,结合现代海上进攻战斗的新特点,对驱护舰编队对海攻击时的阶段划分、火力运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驱护舰编队对海攻击火力分配的原则和火力运用方式,并就确保编队的火力运用提出了引导保障、电磁保障应遵循的战术原则,对部队作战与训练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面舰艇编队空中威胁扇面角的预测问题,分析了影响空中威胁扇面角大小的主要因素。以具有航路规划能力的远程反舰导弹为对象,从航空兵及远程反舰导弹的作战使用特点和装备性能限制着手,建立了计算威胁扇面角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主要参数对威胁扇面角的影响规律,为水面舰艇编队对空防御兵力的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舰载无人机光电载荷对岸射击观测最佳收容面积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基于对舰炮对岸射击时弹着在斜面上的散布、射击诸元误差和射击误差的分析与建模,建立了舰载无人机光电载荷对岸射击观测最小需求收容面积和最佳收容面积的计算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求解,可以确定出满足最佳收容面积的对岸射击观测参数,为舰载无人机光电载荷实用对岸射击观测参数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驱护舰编队对潜防御效率与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编队对潜防御基本态势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思想,采用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搜索者发现目标概率的一般模型,给出了有效搜索宽度的概念,进而针对编队对潜防御作战的特点,建立了驱护舰编队外层防御搜索区舰载直升机发现潜艇的概率模型和编队对潜防御系统发现潜艇的概率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可用于编队防御决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舰载有源干扰在反导防御中存在的不足,以舰载无人机干扰敌反舰导弹的基本态势分析为基础,建立了舰载无人机最小有效干扰距离计算模型。针对反舰导弹跟踪辐射源的情况,以反舰导弹进入烧穿距离后不能再次捕捉目标为前提,建立干扰具备"跟杂"能力反舰导弹的舰载无人机阵位配置模型,为水面舰艇编队对空防御增加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的舰炮射击方法--舰炮对岸无瞄准点射击概念、原理,建立了目标相对坐标计算模型、观测舰位坐标转换模型,解决了水面舰艇舰炮对岸上目标射击诸元计算问题.舰炮对岸无瞄准点射击,解决了水面舰艇全天候对岸应召射击问题,显著提高了舰炮对岸打击能力和战术使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载雷达最大作用距离这一参数,难以满足舰载预警直升机部署决策需求,建立了舰载预警直升机与目标接近到某一相对距离时,机载预警雷达发现目标的概率分布模型,进而给出了对特定目标满足给定发现概率和建航概率的有效探测距离计算模型,为针对不同目标预警时,舰载预警直升机的阵位配置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舰载预警直升机机载雷达的作战需求,基于机载预警雷达单次扫描发现概率模型,从作战使用的角度,建立了机载预警雷达累积发现概率模型和建航概率模型,为机载雷达有效探测距离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舰载预警直升机预警搜索决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