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明人陈继儒在《安得长者言》中说:“宦情太浓,归时过不得;生趣太浓。死时过不得。甚矣!有味于淡也。”寥寥数语,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52.
1933年初,中央苏区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不久,就在当时的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专门开辟了。突击队”、。铁棍”、。警钟。等专栏,与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作斗争。还有一个栏目干脆叫。可耻的黑板”,负责曝光反面典型,批评各种错误现象,组织讨论,明辨是非,在苏区政府和中央红军中影响很大。《红色中华》第168期一共有10个版,其中有7个版涉及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53.
江泽民总书记曾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 ?我想只要把这“三个什么”的问题想清楚了 ,想正确了 ,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 ,堂常正正。参加革命“为什么” ?平心而论 ,许多人参加革命之初的动机是很复杂的。通过党的教育和革命队伍的熏陶 ,大多数人都能把参加革命的动机校正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 ,从而兢兢业业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然而 ,也有些人 ,或者从来就没有端正过参加革命的动机 ,或者淡忘了自己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 ,被…  相似文献   
54.
抗战时期,在延安的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没有小汽车,到哪里去都是骑马或步行。一位爱国华侨,送来了两辆小汽车,管车的同志首先分给毛泽东一辆。毛泽东则提出:“分车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年纪大的同志。”按照这个原则,他坚持一辆车让管军事的朱德总司令用,一辆车给延安的“五老”(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吴玉章)。可大家仍认为应分给毛泽东一辆,但由于他的再三坚持,只得作罢。有一次,毛泽东骑马去枣园开会,返回时,因马受惊,他从马上摔下,左手被摔伤。朱老总和“五老”都要把车让给他坐,车开来了,他仍坚持不坐,骑马回去。他…  相似文献   
55.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已82岁高龄了,但仍然没有停止研究工作,每天进行演算。他的方式是“随时工作”,累了睡上两三个小时,然后起来接着做,有时甚至拔掉家里的电话,专心于物理推演。“累则小睡,醒则干!”这是李政道的口头禅。现在,他每天仍要“生产”出几十页手稿。李政道说他的生活中根本没有娱乐,“我没觉得什么苦啊,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6.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韶山的乡亲获知毛泽东就是一国之主席,奔走相告,高兴地说:“今后天下姓毛了!”一些亲戚和乡亲一拨拨坐火车去北京城,有的要求当干部,有的要求安排工作,有的要求到学校读书,都被毛泽东劝了回去。  相似文献   
57.
陈鲁民 《政工学刊》2014,(10):73-73
生物普遍有一种趋光性,即对光刺激的趋向性。趋光性是生物自发产生的本能反应,因为光是生物的生命之源,离开光,生物就无法存在。人的心理同样也需要“趋光性”。因为,阴暗心理会害人害己,把人引向绝望之谷;阳光心理则会给人带来光明温暖,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58.
中国语言丰富,光吃饭就有几十种说法。皇帝吃饭叫进膳、传膳或用膳;官员出去吃饭叫应酬、赴宴、饭局;职工在单位吃饭叫用餐、就餐;朋友在一起吃饭叫小聚、小酌;出去参加婚宴叫吃桌、吃高价饭。此外还有蹭饭、宴请、聚餐、宴集、接风、饯行等。但如果归类,无非两种:出去应酬,回家吃饭。  相似文献   
59.
最近,我到宁夏一个部队出差,看到部队营院里写着一条很醒目的标语:“做人,不一定要风风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这句话不仅引人深思,给人一种心灵慰藉,使人心态平和,而且又不失奋斗进取之激情,很值得琢磨玩味。所谓“风风光光”,可以理解为事业成功,名利双收,建功立业,声名远扬,与鲜花掌声相伴,让世人不胜羡慕。而“堂堂正正”,就是为人正直、清白,爱憎分明、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一个人如果既能堂堂正正又能风风光光,两者并行不悖,鱼与熊掌兼而得之,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上上之策。但在现实生活中,这…  相似文献   
60.
坚守     
人总得要坚守点什么.战争年代,人们要坚守阵地.坚守住了塔山、黑山、大虎山,就保证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坚守住了上甘岭,武装到了牙齿的山姆大叔就无法前进一步.反之,若是阵地失守,城池失陷,那就会有血流成河的“扬州十日”,尸横遍野的“嘉定三屠”,那就会有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