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履带车辆转向性能指标分析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向性能是评价履带车辆机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文中针对转向角速度、转向半径和转向消耗功率3个指标,分别在不考虑履带滑转滑移的理想条件下和考虑履带滑转滑移的实际情况下,对履带车辆的转向性能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对2种条件下履带车辆的转向性能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为了对履带车辆在转向过程中履带的滑转和滑移程度进行定量的分析,定义了履带的滑转和滑移系数.通过实车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2.
针对SINS/GPS直接式组合导航姿态估计中,GPS信号易受外界干扰而引入污染观测量等问题,提出基于Huber的鲁棒化四元数无味卡尔曼滤波算法。通过研究在四元数无味卡尔曼滤波算法中引入Huber鲁棒化框架,对原算法的量测更新进行修正,增强滤波算法的鲁棒性与稳定性。以SINS/GPS位置松组合为应用背景,在不同仿真环境下,验证提出算法对姿态信息的估计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原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
班级的座位编排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是教学环境不容忽视的因素.福柯认为在教育场域中权力运作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传授知识的教室,教室里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微观权力的影响.班级的座位编排蕴含着权力运作.微观权力学说中现代权力不仅具有生产属性,还有网络化、流动性、非中心性等特征.本文从权力视角中学生身体的规训、空间位置的编排、监视和规范化裁决四个维度出发,阐释微观权力在教室座位编排中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94.
95.
以苯酚为唯一碳源进行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2株菌,命名为Phe0901和Phe0902。在32℃、pH值为7.0、200r/min摇床振荡培养72h,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2菌株培养液中苯酚含量,结果表明2株菌均能彻底降解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mg/L的苯酚培养液,即Phe0901和Phe0902为苯酚降解菌。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16SrD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初步确定Phe0901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成员;Phe902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成员。在不同温度下用比浊法探讨降解菌株的生长情况,在不同pH值下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苯酚降解率,结果表明在32℃、pH值为7.0~7.8时适宜Phe0901的降解,Phe0901培养44h能彻底降解1000mg/L的苯酚;在32℃、pH值为7.0时适宜Phe0902的降解,Phe0902培养70h能彻底降解1000mg/L的苯酚。 相似文献
96.
针对潜艇装备作战能力幂指数评估模型中评估指标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或影响关系,以及评估过程主观性较强的情况,建立了基于仿真的潜艇装备作战能力ANP幂指数评估流程;以潜艇反舰作战能力评估为例,给出了网络化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与优化方法;基于专家和仿真数据的ANP超矩阵构建方法以及基于指标权重的幂指数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了基于仿真... 相似文献
97.
对超声速冷流情况下凹腔流场特性进行了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构型的凹腔对超声速流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5~9范围内长深比L/D对凹腔流场结构基本没有影响;在30°~60°范围内,凹腔后壁倾角θ不会改变凹腔流场整体结构和特征,但对剪切层的空间发展和凹腔回流区结构有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针对高斯混合模型估计非高斯系统时高斯混合项呈指数级增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分布特性准则的聚类-合并方法。通过分析高斯混合项的分布特性,基于扩展积分均方误差代价函数搜索最优置信范围,并对混合项进行高斯聚类,进而获得具有不同分布特性的高斯簇。为防止高斯簇间对高斯子项的重复利用,引入局部最近邻思想对交叉高斯项进行重新分配。采用并行多元素合并方法对高斯簇中的混合项进行合并,在保证无偏性基础上减少下一时刻混合项数量。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保证跟踪精度的同时还可有效提高算法效率。 相似文献
99.
中继卫星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上运行,既能直视中、低轨道用户航天器,又能直视地面站,是沟通用户航天器与地面站的桥梁。中继卫星调度问题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调度问题。基于约束满足理论,通过分析中继卫星调度问题的特点与约束条件,建立了中继卫星调度问题的CSP模型。利用卫星工具箱STK进行模拟仿真,对CSP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所建立的CSP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0.
高光谱影像降维快速独立成分分析过程包含大规模矩阵运算和大量迭代计算。通过分析算法热点,设计协方差矩阵计算、白化处理、ICA迭代和IC变换等关键热点的图像处理单元映射方案,提出并实现一种G-Fast ICA并行算法,并基于GPU架构研究算法优化策略。实验结果显示:在处理高光谱影像降维时,CPU/GPU异构系统能获得比CPU更高效的性能,G-Fast ICA算法比串行最高可获得72倍加速比,比16核CPU并行处理快4~6.5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