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8篇 |
免费 | 4347篇 |
国内免费 | 488篇 |
专业分类
54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60篇 |
2018年 | 262篇 |
2017年 | 265篇 |
2016年 | 175篇 |
2015年 | 186篇 |
2014年 | 248篇 |
2013年 | 375篇 |
2012年 | 374篇 |
2011年 | 249篇 |
2010年 | 205篇 |
2009年 | 186篇 |
2008年 | 187篇 |
2007年 | 183篇 |
2006年 | 182篇 |
2005年 | 177篇 |
2004年 | 201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142篇 |
2001年 | 157篇 |
2000年 | 160篇 |
1999年 | 169篇 |
1998年 | 138篇 |
1997年 | 118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87篇 |
1992年 | 101篇 |
1991年 | 77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15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1.
42.
43.
为了提高智能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性能,将变异策略引入到DPSO(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变异离散粒子群(Mutation 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DPSO)的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基于典型空战想定背景,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采用对比实验方法,基于准确性、可靠性和快速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分析比较了基于MDPSO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与多种智能决策算法,验证了基于MDPSO的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有着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4.
45.
46.
针对利用李亚普诺夫函数控制律设计的轨迹跟踪控制器在跟踪初始误差较大和离散轨迹时,存在速度跳变问题和拐点处误差偏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门限偶极子模型和趋向模型的变速度轨迹跟踪控制器。以四轮车的运动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在李亚普诺夫函数控制律的基础上,引入门限偶极子模型解决了初始误差较大速度跳变问题,同时引入纵向控制中的趋向模型,解决了不连续轨迹拐点处误差偏大的问题,使得跟踪轨迹更为光滑,进一步提高了跟踪精度。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反导作战概念模型是保证不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之间指控系统可集成、可互操作性、高效一体化的关键。首先,针对传统建模语言在模型可执行验证方面的不足,在DoDAF视图框架下,提出一种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反导作战军事概念建模方法;其次,结合军事概念模型给出反导作战仿真系统设计的方法。规范建模框架并选择可执行性强的UML语言建立军事概念模型,对反导作战研究及指控系统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8.
49.
基于小偏差理论,对无摄三体动力学方程沿标称轨道线性化,推导了三体动力模型的误差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该最优控制方法推导了转移轨道周期内的连续小推力控制方案,验证了控制加速度及状态量的收敛。同时针对整周期控制方式在超调后状态量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通过分段连续推力控制模式(Segm en ta l Con tinuous T hrust Con tro l,SCTC)来近似瞬时脉冲推力控制模式,并给出了最短分段控制时间的计算方法。实验表明,SCTC模式加快了轨道状态的收敛速度。对于km级入轨偏差,通过1次控制即可使实际轨道收敛至标称轨道。 相似文献
50.
基于2D不可压缩定常流动的控制方程,对5个NACA4412非对称翼型组成的平面直列翼栅绕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同一翼型在翼栅中工作和单独绕流时的升、阻力情况,验证了翼栅装置工作的可行性,反映了翼栅绕流的客观规律性。结果表明:翼栅翼型头部流速和压力急剧变化,尾部出现流涡尾迹,前部是负压区,后部是正压区,内部流速大,压力小;在1/3弦长附近翼栅翼型表面压力出现拐点,拐点之前翼型上下表面压力差较大,拐点之后翼型上下表面压力差较小;翼栅内部流场具有相似、相近性,外部流场差异性较大;翼型的压力差是产生升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