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简易航弹原有方案弹道导引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复合制导总体方案,设计了基于虚拟导引的制导控制系统。首先比较了复合制导控制与原有方案弹道方法,随后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鲁棒制导律,并进一步利用参数空间法设计俯仰回路的飞行控制律,最后进行了制导控制系统六自由度数字仿真。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表明了设计的合理性及复合制导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一种空中多红外目标威胁程度排序的方法:首先,提取红外图像中能够表现目标运动特征的参数,分析了各参数对目标威胁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修改传统的优势函数,提出一种基于目标运动参数的分层威胁程度排序法;最后给出了仿真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排序法可以全面、有效地完成空中多目标威胁程度排序的计算。  相似文献   
23.
软件无失效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可靠性估计是软件可靠性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文中对分布式软件系统可靠性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软件系统可靠度的最优置信下限.最后以某大型软件的评估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编队对地攻击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了作战效能的概念,给出了编队对地攻击作战效能的定义.然后针对编队对地攻击作战的特点,指出了编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选取应遵循的原则.并对当前编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编队对地攻击时间效能指标的概念.最后,建立了编队对地攻击总体作战效能的层次指标体系模型并对时效性指标进行了深入分...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和特性,提出了消防监控系统三维图形显示的设计思路,给出了利用VRML构建三维虚拟场景以及使用VC 程序实现与三维虚拟场景进行交互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用PCNN作图像分割时,选择不同的模型参数值和停止判决准则,图像分割的差异很大。分别选择最大熵和最大交叉熵作为PCNN图像分割准则,并对PCNN模型进行合理简化。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大交叉熵准则PCNN迭代次数更少,图像分割效果明显优于最大熵准则。  相似文献   
27.
基于潜射反舰导弹的特点,提出了潜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评估的方法.根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提出的ADC模型,对系统效能的有效性A、可信赖性D和能力C进行了具体分析,建立了潜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算例分析,对潜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针对高原航空备件消耗规律难把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低消耗器材消耗预测的方法,利用矩估计把握器材的消耗规律和Monte Carlo仿真器材消耗的数据,找出储备量与满足率之间的关系,预测年平均消耗量。  相似文献   
29.
针对加速度计长期自然贮存于不同温度应力下,试验数据为成败型不完全数据,贮存寿命无法准确评估的难题,运用极小x~2估计和拟合优度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来拟合产品的失效分布,通过Matlab软件中的fminsearch函数确定了不同温度下的分布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了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该类型加速度计基于不同温度的失效分布函数,并预测了正常温度下贮存寿命为16.8 a。结果表明:提出的加速度计失效分布函数更能反映加速度计在不同温度下的贮存寿命变化规律,在工程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仿真体系结构解决了各自领域内仿真资源的互操作问题,而体系结构间的互操作是解决多种仿真资源互操作的有效方法.由于通信协议、中间件和对象模型的不同,体系结构间不能直接进行信息交互.对象模型间的相同点是异构仿真系统间互操作的基础.建立异构系统对象模型与通用数据交换模型的映射关系,通过模型转换实现各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交互,最后通过"点对点"和通用网关间的时延比较,总结了通用网关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