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现有装备保障体系拓扑建模方法难以描述体系内部异质节点及各功能子网之间的关系,借助超网络理论提出了装备保障体系网络建模方法.定义了基于超网络的装备保障体系概念;提出了基于"三层五网"结构的装备保障体系超网络模型,结合欧式距离算法提出了基于属性匹配优先的边连接策略;以某战区装备保障体系为例,仿真表明该模型展现出近似无标度特...  相似文献   
72.
针对驱护舰武器装备的发展,结合现代海上进攻战斗的新特点,对驱护舰编队对海攻击时的阶段划分、火力运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驱护舰编队对海攻击火力分配的原则和火力运用方式,并就确保编队的火力运用提出了引导保障、电磁保障应遵循的战术原则,对部队作战与训练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电子对抗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制导弹防御系统进而掩护弹道导弹突防的手段,其作战效能评估问题意义重大.从电子对抗掩护弹道导弹突防的作战机理出发,构建了密切联系作战实际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并得到各单装备电子对抗方案作战效能与待评估电子对抗方案作战效能之间的相关程度.最后通过应用示例对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4.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面临着由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高新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一切活动。本文就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的挑战和我们如何把握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人才,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75.
分析了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信息、监视和侦察(C4ISR)系统的复杂性特点,指出C4ISR系统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仿真系统对系统操作员和指挥员进行训练.研究了C4ISR仿真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实现模型,最后以舰艇C4ISR为例进行设计,通过分布式交互仿真协议(DIS)实现各子系统信息的互连.仿真结果表明,系统也可以为检测各种实际系统提供仿真环境和数据.  相似文献   
76.
研究了硬式空中加油管的控制问题,基于对伸缩管模型的分析,得出伸缩管必须进行解耦才可有效控制的结论;基于模型存在S右半平面零点的特征,提出了利用非对消解耦方法解决硬式空中加油管的控制问题。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系统间的耦合作用,能够满足伸缩管的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77.
为避免舰载武器发射的射弹危及周围舰面设施,需要划定相应的禁射区限制武器的运行。考虑障碍物附近要留有足够的裕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裕度的舰载武器禁射区计算方法。在分析了影响裕度大小的因素后,重点讨论了舰艇运动引起的裕度的取值问题。然后,建立了武器禁射区空间几何计算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搜索满足裕度要求的空间角度范围,从而得到舰载武器的禁射区。计算机编程运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绘制了舰载武器禁射区的图形化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78.
提高测试精度是贯穿微光瞄准镜检测系统设计始终的准则,其中迭加在微光图像上的时空域噪声是影响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滤除微光图像上迭加的噪声信号来提高仪器测试精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在设计中使用小波阈值降噪方法能非常有效地提高仪器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79.
为应对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战争,实现武器系统的训练转型,提高部队训练水平和武器系统的生命周期,将仿真设备嵌入雷达武器系统中是一种重要措施.首先论述嵌入式仿真的概念、功能以及特点,重点研究了雷达系统嵌入式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互联、数据库等关键技术,最后说明嵌入式仿真的发展动态,对提高部队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土质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设计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以洞周位移量与围岩塑性区大小作为围岩稳定性经验判据的不足,依靠模型试验与力学计算,分析了隧洞破坏机理与形式。由此提出将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出的围岩安全系数作为稳定分析判据,这种判据有严格的力学依据,有统一的标准,而且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了隧洞围岩安全系数(剪切安全系数、拉裂安全系数)与衬砌安全系数的算法以及隧洞设计计算方法。最后以黄土洞室为例,给出了土体隧洞设计计算新方法,并对土体隧洞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