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基于Agent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Agent技术作为面向对象技术的延伸,为解决含有智能体、智能行为的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介绍基于Agent的综合电子战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对Agent的模型、结构和通信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2.
互用性是联合作战的基础,是装备系统构成体系的纽带或黏结剂,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用性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部队联合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尽管互用性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装备之间的一个关系特性,但有互用关系的单个装备本身要具有互用的能力。实现互用性的模式基本上分为点对点的方式和以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的方式。互用性的论证分为两个层次的论证,一个是体系级的论证,一个是系统级论证,系统级互用性要求来自于体系级互用性要求。加强对装备互用性研究对于提高部队联合作战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
联合作战样式下,常规导弹作战体系对抗不仅包含反导系统与常规导弹的拦截与反拦截,还包括阵地防卫、电子对抗等一系列新的对抗作战样式,因此它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常规导弹作战体系对抗进行初步建模和仿真,为常规导弹作战体系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并在仿真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定性地提出常规导弹作战体系对抗作战体系建设的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34.
针对在应用AHP法时,传统的标度法可能导致判断矩阵一致性与思维一致性脱节,进而破坏层次分析法的优选排序功能的问题。首先分析了传统的1~9标度的不足,然后通过引入指数(0,2)标度,建立了满足一致性要求的判断矩阵,改进了层次分析法。最后将改进的AHP法应用于战场炮兵的主要攻击目标价值排序的评估,进一步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5.
针对目标跟踪中雷达组网场景下多传感器管理问题,结合Rényi信息增量和协方差两种算法各自特性,利用并行处理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Rényi信息增量和协方差联合控制的传感器管理算法。在具体仿真设计环节,分为传感器跟踪能力大于目标数和传感器跟踪能力小于目标数两种场景。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单目标匀速、多目标匀加速等多数场景下能够对目标进行有效跟踪,同时降低了传感器的切换频率,具有更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36.
航空集群协同探测问题,是集群作战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对隐身目标在不同机动,不同极化方式下的集群动态RCS研究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双基地雷达建模和坐标转换的前提下,对隐身目标的两种典型机动——匀加速机动和匀速转弯机动进行建模,在HH、VV两种极化方式下,运用线性插值法对动态RCS进行时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机动模型下,随着时间变化,动态RCS起伏波动较大,在匀加速运动模型下,HH、VV极化所引起的RCS差异性较大,匀速转弯模型下,不同极化方式带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7.
基于AT89C51单片机设计了一套不依赖智能开关,即用即加的室内智能化控制系统,通用的部分分门禁系统、智能电器、智能感知3个模块,分别以电子密码锁、ZigBee组网和红外接、发设备、各类传感器为主,旨在使用户摆脱对安防问题的困扰,方便对智能设备的使用。  相似文献   
38.
卫星对地面目标的时间窗口计算是航天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圆轨道卫星对地面静止目标的时间窗口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快速求解方法。该算法首先分析未考虑地球自转时的卫星对地面目标的时间窗口,然后根据地球自转特征对计算结果进行迭代修正,从而得到该周期内卫星精确的时间窗口。通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卫星时间窗口绝对误差在0.1 ms量级,相比1 s步长的跟踪传播法,计算时间减少99.1%。  相似文献   
39.
一般情况下,缺陷定位技术的应用前提是必须存在测试预言,以判断测试用例的运行结果是失败或者成功,否则将无法使用。然而,在许多实际情况下,测试预言不存在或者很难定义,这就是著名的"预言家难题"。为了应对"预言家难题",利用蜕变测试,扩充了采用逆向切片基于频谱的缺陷定位技术的方法学,实现了其在无测试预言下的有效应用。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对比了SFL技术中执行切片与逆向切片的缺陷定位能力。实验表明,在有测试预言和无测试预言两种情况下,逆向切片比执行切片具有更强的缺陷定位能力,并且公式GP19和ER1’相比于其他公式,更有可能达到最优结果。  相似文献   
40.
飞行器飞行试验任务中,发射零点T0是整个测控系统启动运行的基准点,是保证测控系统有条不紊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执行多个测控目标连射飞行试验任务,多个发射零点的正确处理更是关乎试验任务的成败。在分析发射零点形成机制基础上,对发射零点在指控系统实时测控软件中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实时测控软件重启后重新获得多测控目标正确发射零点的应急处理方法,解决了试验过程中一旦实时测控软件因重大软件故障导致初始发射零点丢失的问题,保障了试验任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