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党委能力建设能否扎实推进、取得成效,执行是关键。提高党委执行力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问题为牵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加强党委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2.
基于逆传系统法的动态载荷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载荷识别研究中,时域内载荷识别在其逆传系统载荷识别的研究,目前一般停留在最小相位可逆系统上,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逆传系统法系统动态载荷识别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克服了传统载荷识别方法对结构的边界条件仅仅局限于可逆系统,并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不但适用于可逆系统,而且对不可逆系统的载荷识别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153.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optimal control of a periodic‐review make‐to‐stock system with limited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multiple demand classes. In this system, a single product is produced to fulfill several classes of demands. The manager has to make the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allocation decisions. His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expected total discounted cost. The production decision is made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period and determines the amount of products to be produced. The inventory allocation decision is made after receiving the random demands and determines the amount of demands to be satisfied. A modified base stock policy is shown to be optimal for production, and a multi‐level rationing policy is shown to be optimal for inventory allocation. Then a heuris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approximate the optimal policy. The numer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heuristic algorithm is very effective.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58: 43–58, 2011  相似文献   
154.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an inventory model for a wholesaler who sells a fashion product through two channels with asymmetric sales horizons. The wholesaler can improve profitability by employing joint procurement and inventory reallocation as a recourse action in response to the dynamics of sales. In this research, a simpl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 is analyzed to specify the properties of the optimal inventory decisions.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2011  相似文献   
155.
装备技术状态评估是状态维修中的关键技术,针对多参数下的状态评估问题,采取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做降维处理,利用有序主成分进行评估,用装备技术状态劣化度,状态劣化趋势和状态劣化速率组成的向量表示装备的技术状态,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6.
针对提高计算机模拟对抗演习系统训练效果的需求,提出与计算机模拟对抗演习系统配套使用的辅助讲评系统。在确定系统设计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了系统总体结构,分析了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阐述了系统数据流程,最后实现了原型系统。该系统通过记录对抗演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历史数据,在演习结束或者阶段结束后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回放,以辅助导演部或指挥员对演习过程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达到帮助参演人员对演习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查找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7.
针对当前反舰导弹的主要特点,研究国外典型反舰导弹的攻击模式和运动仿真模型。采用简化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对其典型航迹进行了模型描述,建立了导弹蛇形机动、比例导引、末端跃升俯冲航迹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得到了几种典型航迹的仿真结果,为水面舰艇的防空反导作战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8.
纳米粒子复合微米粉体雷达波隐身涂层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纳米粒子复合微米吸波粉体方法制备雷达隐身吸波涂层,分别选用纳米Sic、铁酸镍钴和金属钴复合微米羰基铁粉和钴粉。对涂层的雷达波反射率测试结果表明,选用纳米复合方式制成的雷达吸波涂层,有利于展宽吸波带宽或降低峰值反射率,其中用纳米钴复合羰基铁粉涂层最为明显,当定义反射率-频率曲线中小于-5 dB以下的频宽为合格吸波带宽时,纳米钴复合羰基铁粉涂层的最低合格吸波频率可以达到4.8 GHz,较没有纳米复合前有明显降低,对提高吸波涂层的低频段吸波性能作用明显,纳米复合技术为提高吸波涂层的低频吸波性能开辟了新的思路。同时实验也表明纳米复合后对原微米吸波剂吸波性能的改变是不确定的,有的还会使吸波性能变差。因此纳米粉体与微米粉体之间的匹配对吸波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匹配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9.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对流形分布数据聚类效果差,且实时性不高的缺点,提出改进基于cell的密度聚类(Cell-Based density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CBSCAN)算法解决实时空战目标分群问题。通过分析空战态势参数,建立了空战目标分群通用模型,将目标分群转化为聚类问题。通过改进CBSCAN算法的簇类扩展方式,建立基于改进CBSCAN算法的目标分群模型。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K-means、最大期望算法、密度峰值算法、密度聚类算法、CBSCAN算法和改进CBSCAN算法在30种作战态势下的分群准确性和实时性,结果表明:改进CBSCAN算法可以在编队数目未知和目标流形分布的条件下,对多目标编队进行正确分群,且实时性较原始算法提高约30%,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0.
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的低变化调谐增益的电感电容式压控振荡器。该电路包括分布式偏置可变电容阵列和开关电容阵列,合理选择偏置电压扩展电容-电压曲线覆盖范围,在整个调谐电压范围内,可有效降低调谐增益。三位开关电容阵列将整个可调频率范围分为8个子频带,通过控制可变电容实现子频带内频率的调谐范围。同时采用开关可变电容阵列,有效抑制了电感电容式压控振荡器调谐增益的变化。基于1P6M 0.18μm工艺模型的后仿真结果显示该10 GHz压控振荡器调谐增益变化率表现优异,低至21.5%,调谐频率范围为9.13~11.15 GHz,同时该压控振荡器能够实现较低的直流功耗9 m W(1.8 V电源电压),相位噪声在10 GHz时为-105 d Bc/Hz@1 M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