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222.
针对作战过程仿真模型的初始化需求,分析了仿真想定的具体内容,提出了面向实体的仿真想定结构化描述方法,即以实体的抽象和描述为核心,从实体、任务、结构、状态、行动、指挥决策6个方面来进行仿真想定内容的结构化描述,并利用XML语言在描述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方面的突出优势,提出了基于XML的仿真想定数据存储模型,为进行作战想定的结构化和定量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满足了由作战想定生成模型输入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3.
为提高对机动目标的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小模型集切换的变结构IMMPF跟踪算法,其中以"当前"统计模型为基础的不同最小模型集在不同时刻之间的切换实现了多模型的结构变换。当目标机动方式发生改变时,通过最小模型集的切换实现算法的滤波模型与目标实际机动方式的快速匹配,减小了目标机动的响应时间。通过仿真实验,与通用的IMM估计进行了比较,证明了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24.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国外几种典型隐身飞机隐身机理的分析和隐身效果的对比,阐明隐身的必要性及其关键技术,并介绍当前用于隐身性能计算的几种数值解法及其特点.分析隐身飞机RCS减缩的局限性,说明雷达反隐身的可能性,并阐述当前隐身和反隐身技术的实现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25.
226.
为了实施饱和攻击,需要对撞击角度与飞行时间同时进行控制。通过一种导弹撞击角度与飞行时间两阶段控制制导策略实现导弹撞击角度与飞行时间控制。第一阶段:基于切换滑模思想在纵向通道内对导弹飞行时间进行精确控制,侧向通道制导指令采用传统的纯比例导引律。第二阶段:切换到含重力补偿轨迹调节最优制导律对撞击角度进行精确控制,与显式制导不同,该制导律显式包含重力补偿项。设计数值仿真验证撞击角度与飞行时间两阶段控制制导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给出的撞击角度与飞行时间两阶段控制制导方法能够实现撞击角度与飞行时间的同时控制。 相似文献
227.
为解决SINS动基座传递对准的快速精确问题,将混合优化的RBF神经网络应用于此。首先运用递阶遗传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并对网络其余参数进行全局粗调;在此基础上运用H∞滤波算法对网络其余参数进行在线自适应精调。其计算机仿真结果与扩展卡尔曼滤波比较表明:该算法在精度、实时性方面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相比提高了将近50%。 相似文献
228.
229.
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指控系统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的智能指控系统基本模型主要由技术基础层、态势认知层、期望意图层和指挥决策层组成,该模型具有系统复杂性、信息实时性、功能分布性、指控同步性和执行协同性等基本特征,整个系统的运行基本包括:态势评估、信念形成、规则确定、推理判断、意愿产生、承诺达成和任务执行等环节.在研究智能指控系统的基础上,运用Netlogo多智能体仿真平台,对智能指控系统防空作战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运行结果表明基于Multi-Agent的智能指控系统对防空作战效果提升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