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从军队共性与我军个性,历史传统性与时代性,内在精神性与外显物质性,官兵个体性与部队群体性等辩证关系出发,探索强化部队战斗精神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82.
防空作战中的目标分配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在综合考虑火力单元作战效能和防御效能的基础上,引入火力单元综合有利度,建立了一种用于大规模多火力单元对抗多轮次目标的静态目标分配模型,给出了基于GA因子的改进PSO算法,并将算法应用于目标分配模型的求解,通过VC 6.0编程和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针对柴油和所需的油料方案B20D10(即在柴油中掺混20%生物柴油和10%碳酸二甲酯,Dimethyl-Carbonate,DMC),在某型重型车辆柴油机高压泵试验台上,采用定容弹和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掺混生物柴油和DMC后对燃油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背景压力下,燃料B20D10油束的贯穿距离低于柴油,最大降幅达到7.0%,锥角最大增加约15.2%;在非破碎阶段,燃料的贯穿距离与时间呈正比关系;在破碎阶段,贯穿距离与时间的关系为s∝tn,其中n约为0.57。试验结果为建立该混合燃料的喷雾模型,并进行缸内燃烧的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以战术数据链为核心的通信系统是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指挥控制中枢,是航母战斗群快速反应能力及攻防协调发挥作战威力的基础和保证条件.在不同通信对抗条件下,航母战斗群的态势感知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进而对其空中防御能力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到态势感知能力及协同作战能力对空中防御能力的影响,从先敌发现概率、导弹杀伤概率以及毁伤概率3个方面研究了航母战斗群的空中防御能力,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85.
针对航空兵部队飞机备件需求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赋时着色Petri网(Hierarchical Timed Colored Petri Net,HTCPN)的飞机备件需求预测方法.根据飞机维修保障工作内容与流程,运用CPN Tools软件,构建飞机维修保障工作HTCPN总网仿真模型,以及故障维修工作HTCPN子网仿真模型.提出了备件需求量确定规则,建立了基于飞机出动架次率的备件需求预测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Xin Yang  Wei-dong Xu  Qi Jia  Jun Liu 《防务技术》2021,17(5):1602-1608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camouflage patterns is important in the field of military application. It is the goal that researchers have always pursued to make the computable evaluation indicators more in line with the human visual mechanism. In order to make the evaluation method more computationally intelligent, a Multi-Feature Camouflage Fused Index (MF-CFI)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grayscale, color and texture features between the target and the backgroun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index, eye movement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proposed index with existing indexes including Universal Image Quality Index (UIQI), Camouflage Similarity Index (CSI) and Structural Similarity (SSIM). Twenty-four different simulated targets are designed in a grassland background, 28 observers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ment and record the eye movement data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st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observed between MF-CFI and the eye movement data, both in the designed digital camouflage patterns and large-spot camouflage patterns. Since MF-CFI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detection law of camouflage targets in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the proposed index can be used for the comparison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camouflage design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87.
A great number of 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VSLAM) systems need to assume static features in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moving objects can vastly impair the performance of a VSLAM system which relies on the static-world assumption. To cope with this challenging topic, a real-time and robust VSLAM system based on ORB-SLAM2 for dynamic environments wa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 content, we incorporate the deep-learning-based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in the visual odometry, then the dynamic object probability model is added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object detection deep neural network and enhance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our system. Experiment with both on the TUM and KITTI benchmark dataset, as well as in a real-world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clarify that our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tracking error or drift, enhance the robustness,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the VSLAM system in dynamic scenes.  相似文献   
88.
王莹  王立荣  丁旭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6,28(6):104-107,110
根据目前军用软件产品的评价需求,探讨了第三方评测机构在实施软件测试后,按照软件的自身特点,利用军用软件质量模型进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通过确立评价需求、规定评价、设计评价、执行评价、做出评价结论等步骤详细描述了该方法,并给出软件的评价实例。该方法能对软件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较好地满足了军用软件产品的评价需求。  相似文献   
89.
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摩步师(团)战斗行动中面临的空中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评估的方法和步骤,建立了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对评估方法、步骤、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的判断结果预见性好、可靠性强,对未来摩步师(团)反空袭作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采用位移贯入法施加荷载,以修正剑桥模型作为土体本构关系模型,通过在桩-土界面设置接触面并采用自定义初始孔隙比分布的子程序VOIDRI实现初始孔隙比随深度的非线性分布,建立较为符合压入管桩压桩实际的有限元模型,对压入管桩压桩产生的挤土位移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讨论压入管桩压桩产生的竖向和水平挤土位移沿深度方向和径向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径向距离的增大,浅层土体的竖向挤土位移逐渐由沉降变为隆起,而深层土体的竖向挤土位移始终表现为沉降;随深度的增大,至桩中心距离较小处土体的竖向挤土位移始终表现为沉降,而至桩中心距离较大处土体的竖向挤土位移逐渐由隆起变为沉降;不同深度土体的水平挤土位移沿径向的分布规律和不同径向距离土体的水平挤土位移沿深度方向的分布规律都趋于一致。最后提出能够有效减小压入管桩挤土效应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