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单片机的DC—DC升压电路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Boost电路升压原理,给出了Boost电路完整的设计方案,重点讨论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对软件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了设定,并设计了软件的流程图。最后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电路简洁有效,设计结果达到了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名为“21世纪海上力量”的美国海军21世纪战略概念,阐述其各要素的内涵、现状和未来,并对“21世纪海上力量”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23.
陆战平台全电化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陆战平台的基本特点,阐述了全电化技术对提高陆战平台战技性能方面的作用。从动力驱动、武器和防护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陆战平台全电化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研究内容和存在的难点。通过论证认为:陆战平台全电化是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大势所趋,迫切需要加大投入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4.
为了提高车辆的机动性能,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电传动系统研究。采用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作为电传动车辆的驱动系统是可行方案之一。文中建立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适合于履带车辆电传动系统的电机控制策略与方法,并将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在履带车辆电传动中应用进行仿真与分析,最后,给出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在装甲车辆电传动中应用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5.
工业企业防火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性和实践应用性,其教学必须体现理论讲授为主导,实践应用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无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工业企业防火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6.
以某步兵战车武器稳定系统为背景,在考虑驱动电机与火炮之间的弹变形、摩擦和齿隙非线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三惯量模型的武器稳定系统模型。应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对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开展参数辨识研究,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实验,与标准差分进化算法及粒子群算法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基本符合实际系统。  相似文献   
27.
在防空反导作战中,目标坐标的有效探测是关键环节,通过浮空器观测目标可以有效地提高探测效果.为测量浮空器的航向角,提出了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新方案,即通过设置地面信标,利用双焦CCD跟踪地面信标的视频图像进行处理,计算浮空器的航向角.精度的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中庭烟气控制性能化设计的发展概况和一般步骤,探讨了中庭烟气控制系统性能化设计方法和参数确定,提出我国实现中庭烟气控制性能化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传统的虚拟现实系统通常是基于C /OpenGL的,对硬件配置要求高、不利于网络传输,在MATLAB环境下进行调用和渲染时运算量大、实时性差.一种基于VRML虚拟现实技术和MATLAB仿真技术的虚拟试验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电传动装甲车辆动态仿真的实时性问题.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案简便可行、运行可靠,很好地满足了虚拟试验的要求,为MATLAB环境下的可视化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0.
协同通信利用其他用户终端进行中继传输,虽然可极大提高系统的抗衰落能力,但其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势必会将信息泄漏给中继用户,为用户信息传输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带来了极大挑战。研究表明,最小频移键控(MSK)信号有多种产生方法,且相同信息经不同产生方法得到的已调信号波形各不相同,这意味着MSK调制器结构对输入信息具有特定的加密功能。借鉴跳频通信的思想,针对中继节点不可信的三节点协同通信系统,文中提出一种随机跳变MSK调制器结构的协同安全传输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充分利用协同通信技术优势的同时还可有效解决中继节点不可信问题,实现信息传输在可靠性与安全性方面的综合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