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舰载通信对抗系统对敌目标实施通信干扰是海战场夺取制信息权的重要手段。运用电波传播理论、干扰方程、海军战术等理论,给出了舰载通信干扰压制区和有效作用范围的确定和计算方法及干扰舰的阵位配置,干扰目标(通信网)和时机的优选原则,为舰载通信对抗系统战术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较好地满足了舰载通信对抗系统的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992.
在分析空袭兵器类型区分不足的基础上,运用模糊识别理论,探索空袭兵器的模糊识别方法。提取空袭兵器特征指标,建立标准模型库,构造了隶属函数,构建空袭兵器的模糊识别模型。结合实例,验证该方法简便有效,可为防空部队射击指挥员提供可靠的辅助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宽带网的核心技术是宽带网技术和接入网技术,本文介绍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几种宽带接入技术:IS DN、ADSL、CableModem及其实现,并对这3种技术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4.
在悬浮式深弹反鱼雷时,若只能根据声纳兵的经验估计鱼雷距离,如何正确估计鱼雷航向角范围就成为正确布放悬浮式深弹的关键.从直航雷的相遇三角形和尾流鱼雷命中目标条件出发,推导出鱼雷相对舰艇的正常提前角,从而确定鱼雷在被发现点的最大航向角范围,为正确投放悬浮式深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海水中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磁场传播所满足的Maxwell方程组,计算和分析出电磁波在导电媒质中传播时的特征;并以海水为例,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海水中通信、信号探测、引信研究等方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和VB语言的消磁电流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船消磁电流决策问题,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舰船模型进行了消磁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消磁效果.还应用VisualBasic语言与Matlab混合编程,开发了实用的消磁电流决策软件,能够提高消磁电流的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997.
神经网络自适应给水控制器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用核动力装置运行的特点,研究了直流蒸汽发生器的水位控制问题.利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神经网络自适应给水控制器的结构和算法.仿真试验分析验证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的控制性能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提出一种明显改善稳像观察镜Z轴测量环境的新型检测装置,该装置将测试靶面及光学系统集成在一个平行光管内,减小了检测设备体积和调校环节, 提高了工作效率,对改进稳像观瞄系统参数的测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应用变型设计理论和方法,对系列产品平台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探索覆盖整个产品功能要求的系列产品平台设计方法(Platform Design for Variety简称PDFV)。提出采用量化计算的产品变型指标和关联指标作为外因和内因引起系列产品更新设计的指导工具,获取产品变化的趋势,研究部件所受到的外界因素的影响,用关联指标作为部件之间关联程度的批示器,使开发出的系列产品平台具有柔性,以确保平台以最低的成本派生新产品,为快速实现系列产品的变型设计和配置设计提供科学方法。产品变型指标和关联指标工具的组合完善了PDFV方法。以油料装备系列产品油罐车为实例,论述了产品变型指标和关联指标构建的步骤。阐明基于变型设计理论的系列产品平台的研究,对实现快速设计、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张礼学  杨勇  周琳  蔡志刚 《国防科技》2021,42(1):123-127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和渐趋成熟,在装备领域的应用大放异彩,极大地拓展了传统装备性能,特别是自主性和智能化水平。但人工智能算法本身固有的逻辑推理性差、具有不可解释性和需要学习训练等特性给人工智能装备的质量监督带来了新挑战,现有评价手段的欠缺也使人工智能装备发展在实用可靠方面充满不确定性。本文在总结归纳人工智能装备新特性拓展和质量监督新挑战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有效提升人工智能装备的质量监督展开研究。提出应在夯实基础能力设施建设、注重日常数据采集整理、灵活技术状态管控、研究有效评价手段、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闭环质量信息反馈与利用等六方面加强人工智能装备质量监督的措施建议,以期为人工智能装备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