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931.
针对激光主动探测成像的散斑(Speckle)噪声影响自动对焦系统的清晰度评价函数曲线,从而影响对焦性能的问题,提出一种多方向线型加权形态滤波方法。实验证明:基于该方法构造的滤波器明显改善了激光图像清晰度评价曲线(即自动对焦曲线)的形状,降低了误对焦率,提高了自动对焦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2.
基于压缩感知的谱分析技术是宽带频谱感知的重要方法之一。文章将压缩感知与Welch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宽带频谱感知算法。在不重构原信号波形的条件下,直接利用观测矩阵获得的低速观测值进行信号的功率谱估计,降低了采样速率,避免了重构算法的高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压缩感知的多窗口联合奇异值分解算法(CS-MTM-SVD)相比,新算法在压缩率为0.5时能以更高的准确率估计出信号功率谱,估计精度与压缩率的变化成正比关系,并且新算法对噪声容忍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933.
提出了一种非结构网格上解Hamilton Jacobi方程的自适应局部加密方法。讨论了加密方法关键的一步:光滑度指标的确定,通过采取无振荡插值,得到了无振荡数值格式,典型算例表明,该方法只需增加少量的点和计算量却能够提高计算精度和对间断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934.
通过把分布式防空C3I系统分为三级:系统级、子系统级和工作站级,建立了系统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把分布式防空C3I系统分为指挥所子系统、防空火力单元子系统、情报子系统和通信网络子系统,并分别建立了这些子系统的子系统类。并利用建立的公共类:信息类,实现了各个子系统间的信息交互。采用该种类结构设计,体现了分布式防空C3I系统的系统结构和信息交互关系,突出了信息在系统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35.
基于选择的姿态反馈控制系统结构,从姿控系统稳定性能提高的角度,设计了控制系统反馈参数,以适应可变落点引起的飞行器参数变化。通过机动飞行器的六自由度飞行弹道仿真,表明所设计的姿态反馈控制系统控制效果较好,可适应预定区域内的飞行落点变化要求。  相似文献   
936.
为了研究反辐射无人机攻击同步闪烁诱偏系统的有效技术方法,分析了诱饵系统的闪烁诱偏机理,建立了导引头测向偏差角模型,在无人机飞行条件下对导引头测向偏差角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发现,无人机在搜索阶段可以测定诱饵系统的闪烁周期,飞控系统在末制导阶段按照闪烁周期间隔采样测角数据,可以锁定某部诱饵实施摧毁.  相似文献   
937.
针对航炮发射时炮振给瞄准带来的散布问题,考虑了弹丸的散布精度,进行了弹着散布实验,在直角坐标系内对外弹道进行了仿真,将散布半数必中圆和弹丸外弹道相结合,得到弹丸随距离变化而改变的攻击散布区,并在此基础上对示迹线瞄准作出了改进,提出了示迹线攻击区.通过仿真表明,改进后的瞄准方法可以形成有效的瞄准区域,提高瞄准射击范围,从而增大瞄准射击机会和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938.
针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跟踪制导雷达的搜索空域划分问题,提出了基于修正球坐标系的搜索空域模型确定方法.在给出预警引导信息在修正球坐标系下的描述形式基础上,建立了静态搜索空域确定模型,并利用目标的速度引导信息,对搜索空域的动态匹配模型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目标高超声速运动条件下,跟踪制导雷达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连续高概率覆盖,相应提高了雷达的搜索性能.  相似文献   
939.
目的:探讨不同游戏方式下的暴力网络游戏对不同攻击性特质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攻击性特质问卷、词汇决策任务和竞争反应时任务对6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和实验研究。结果:在不同游戏方式下,被试表现出的攻击性认知和行为存在显著差异(F(2,52)=4.41,P<0.05;F(1,52)=50.06,P<0.001)。高、低攻击性特质者在游戏后的攻击性认知和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F(1,52)=15.25,P<0.001;F(1,52)=82.35,P<0.001)。结论:不同游戏方式下的暴力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攻击性存在不同的影响,相比竞争游戏和单人游戏,合作游戏是一种较好的游戏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大学生,特别是高攻击性特质大学生的攻击性认知和行为。此外,暴力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认知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940.
朱翼 《国防科技》2021,42(4):4-9
发展值得人类用户信任的人工智能系统是影响人机合作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人机合作中信任的研究主要来自于计算机领域,侧重于研究如何构建、实现和优化人工智能系统面对特定任务的计算能力与处理能力。针对"什么因素影响了人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如何准确测量人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等问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人类用户参与的实证研究或实验研究中缺乏严谨的行为科学实验方法。本文回顾了行为科学领域中对人际信任的研究方法,在人机合作框架下,探讨了人与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信任关系,梳理了人类个体对人工智能系统信任态度的影响因素。希冀该研究成果能够为构建人机合作中的信任度计算模型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