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有源诱饵的极化鉴别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全极化测量体制雷达,研究了有源诱饵等欺骗性电子干扰的鉴别问题。首先详细分析了干扰机天线为圆极化和线极化两种典型情况下有源诱饵的极化特性,探讨了雷达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而后提出了能够有效表征有源诱饵和雷达目标极化特性之间差异的参量———共交极化比及其峰值、聚类中心等概念和定义,并设计了有源诱饵的极化鉴别算法;最后,结合实测数据,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鉴别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
基于直接中频采样的数字化GPS码捕获电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了基于直接中频采样的数字化GPS接收机码捕获电路。在对其进行数学建模的基础上 ,分析了该电路的虚警概率、检测概率、载噪比与捕获速率的关系 ,并提出了GPSC/A码捕获数字系统的实现方案。数字化GPS接收机码捕获电路可以有效地提高捕获的成功率和抗干扰性能 ,也为提高接收机集成度 ,增加系统可靠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在高精度伪码测距系统中,高功率放大器(HPA)是信号发射链路的重要组成部分,HPA会对发射信号引入非线性失真,进而恶化系统的伪码测距性能.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HPA的非线性特性对高精度伪码测距误差的影响,给出非线性放大条件下,伪码跟踪误差与放大器类型、放大器输出回退(OBO)、扩频码形参数等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对工程上HPA的选择、功率余量的保留、基带扩频码形的设计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4.
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将具有陆、海、空、天、临“五维一体”的特点,临近空间以其在信息支援与远程快速投送两方面的优势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技术层面概括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其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对其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5.
针对经典决策层融合检测过程中本地“硬”判决导致的信息损失问题 ,利用模糊子集理论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软”判决的融合检测方法。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 ,该方法优于传统的“K秩”方法 ,ROC雷达工作曲线接近理论最优曲线。 相似文献
36.
37.
一种自适应的ISAR图像时-频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自适应的逆合成孔径雷达 (ISAR)图像的时频分析方法 ,它将时频信号分解算法—自适应高斯基表示 (AGR)方法与ISAR图像处理相结合。得益于高斯基函数方差的自适应调整 ,可自动地将图像中的理想点散射中心与非点散射结构区分开来。分别对ISAR图像的径向与横向距离轴进行上述变换 ,可解构出非点散射中心随角度或随频率变化的特性。应用该方法对仿真数据及飞机目标实测数据所成的ISAR图像进行时 -频分析 ,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且物理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38.
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多普勒频率偏移是影响接收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地面卫星信号覆盖区内的多普勒频率偏移及不确定性范围的计算,给出了卫星导航系统信号的多普勒频率偏移与接收机位置之间的关系。对多普勒不确定范围做了定量分析,提出了压缩多普勒不确定范围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40.
在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已全方位展开的今天,人才评价模式的改革却严重滞后并制约着高校的教学改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需要重新审视人才评价模式,努力实现评价观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进一步完善高校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人才评价模式的有效性,培养出与社会需求挂钩的真正人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