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帮助广大教职员工正确认识当前中东、北非局势,进一步增强官兵对党绝对领导的信赖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决策指示上来,3月11日下午,工程学院召开了形势政策报告会。报告会由政治部曹学义副主任主持,全体教职员工参加。基础部政治理论教研室金振兴教授就当前中东、北非形势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42.
美军航母开赴伊朗、中东局势趋于紧张,日本放松武器出口禁令,美国新军事战略出台……年初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给国际形势及我国周边安全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面对新形势,国防科技工业必须着眼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着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43.
体贴民情的总统 尽管萨达姆对他的敌人一点也不手软,但在伊拉克人民的心目中,萨达姆却始终是一位体贴下情的总统。上任伊始,他就励精图治,推行土地改革,在基本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大力改善伊拉克的经济状况。为了改变前政府遗留下来的严重的贪污腐化风气,萨达姆制定了严厉的措施。他还在伊拉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兴办学校,使伊拉克成为阿拉伯世界文盲率最低的国家。萨达姆还将石油出口的收入大量投到农业、医疗卫生等行业,大大提高了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4.
于义风  温健 《防化学报》1998,8(1):76-78
冷战后,中东地区国家继续发展弹道导弹和核生化武器。大规模毁性武器扩散日益加剧。这一地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45.
此次战“疫”展现出了我国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和社会凝聚力,是我国国防动员体制改革重塑后国防动员系统迎来的一次重大考验,也是对近年来国防动员准备成效的一次实战检验,对于持续深化新时代国防动员实战化准备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一、高度重视复杂情况下的国防动员战略规划自2003年非典(SARS)之后,国际上发生了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疫情、埃博拉疫情、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寨卡病毒疫情等重大传染病危机。  相似文献   
46.
力行 《环球军事》2009,(13):1-1
6月1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方愿与巴勒斯坦方面进行和平谈判,也愿意接受一个非军事化的巴勒斯坦国。可以说,内塔尼亚胡的表态,既是中东和谈“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对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遗余力斡旋的回报。  相似文献   
47.
2011年,中东北非局势始终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一动荡多难的地区,再度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持续了一年的"阿拉伯之春"依然汹涌,"中东波"已经先后使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发生了政权更迭和"三十年未有之变局"。按照联合国的最新统计,叙利亚延续了9个多月的国内危机,已经造成5000多人死亡。随着利比亚战事的结束,世人关注的焦点,也转移到其东北部的这个在中东地缘政治中至关重要的国家。美俄等诸大国围绕叙利亚问题将如何对弈?叙利亚会成为下一个利比亚吗?多种力量绞合下的叙利亚,又将走向何处?  相似文献   
48.
中东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防务装备展——阿布扎比防务展上,中国军工与世界大牌军工企业同台竞技,集中展示了一大批自主研发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全新内涵  相似文献   
49.
双向接触政策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推出的双向遏制政策相对应,美国试图利用后一种政策在两伊战争和“沙漠风暴”行动之后保持对伊朗和伊拉克的牵制。美国与其竭尽全力将两个大国处于控制与相互牵制之下.倒不如与双方展开合作.帮助各自国家实现自身的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50.
2014年,全球军贸市场出口形势总体向好,但竞争日益激烈;多国放松武器出口管制,发布武器出口促进政策;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市场需求旺盛,并希望通过军贸合作提升本土军工能力根据俄罗斯国际军贸分析中心的统计数据,2013年全球武器出口交付额创历史新高,约700亿美元;2014年有望达750.95亿美元,2015年和2016年预计分别为911.48亿美元和917.96亿美元;2017年有望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