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08,(18):64-64
印尼购买20辆BMP—3F战车;印空军接收国产ROHINI雷达;巴基斯坦购美二手T-37教练机;瑞典将向荷兰提供鹰狮NG战斗机;土耳其首款国产ALTAY主战坦克;英太阳能间谍机持续飞行82小时。  相似文献   
92.
《宁夏科技》2003,(2):4-15
59式中型坦克为基型车先后发展了59-1式,59-2式和59-2A式中型坦克以及64式、73式中型坦克抢救牵引车、64式重型履带牵引车、64式履带挖壕机等变型车。  相似文献   
93.
坦克装甲车辆火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坦克火控系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指出了当前国内火控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在大型复杂武器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介绍了利用仿真技术开发的坦克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软件,并对软件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该软件主要包括射击误差分析、射击效率分析、系统效能分析、对抗分析、火控仿真、数据库维护和打印输出7大模块.该软件可以避免大量、烦琐、重复性的计算工作,节省人力和时间,并且能很好地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稳像式坦克火控系统的几个总体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火控系统的总体角度出发,对稳像式坦克火控系统行进间射击的几个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供火控系统总体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96.
主战坦克作战效能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主战坦克是我军地面战的重要武器,长期以来其作战效能的评价都采用单一的指标,无法全面、准确地进行评价。通过对影响主战坦克作战效能各因素的全面分析,建立了主战坦克作战效能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模糊综合评价为手段,应用模糊集合和模糊数学,建立了主战坦克作战能力的综合评价与分析模型,并给出计算实例与分析。研究结果对全面而科学地评价坦克作战效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7.
坦克装甲车辆隐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3月20日,美英发动了准备已久的“打伊倒萨“战争,其中坦克装甲车辆再次成为美英对伊地面进攻的“主角”。坦克装甲车辆是一种集“防护”与“攻击”于一身的机动性武备,其中,高强度的“防护”性是该种武备区别于其它武备的最重要的特征。从坦克诞生起,其设计者就开始关注坦克装甲车辆的防护问  相似文献   
98.
所谓贫铀弹是从金属铀中提炼出核材料铀235以后得到的废渣制成的。它的密度为18.7克/立方厘米,是钢密度的28倍。用这种弹头穿透力强,能有效摧毁坦克、装甲车、建筑物、浅层掩体和机场跑道,它具有非凡的穿甲能力,在击中有着五、六十公分厚装甲钢板的重型坦克后,它能够神奇地,将坦克炸成碎片。  相似文献   
99.
坦克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坦克用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问题,初步研究了采用模糊控制器控制充电过程,分析了其模糊控制器的组成,并讨论了模糊控制在铅酸蓄电池快速充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1941年12月8日,日军对菲律宾展开空袭。菲律宾战役开始。到第二天为止,日军摧毁了美军在陆地上的一半重型轰炸机和1/3以上的战斗机,夺去了制空权。在如此悲观的战局面前,一部分美军官兵仍努力给日军制造了极大的麻烦,大大拖延了日军进攻的步伐。他们坚持战斗掩护主力撤退的故事有点类似《集结号》的前半部分——结局却是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