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81.
嘧啶类抗肿瘤药物是抗代谢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5-氟尿嘧啶(5-FU)和阿糖胞苷(Ara—C)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典型药物,分别属于尿嘧啶衍生物和胞嘧啶衍生物,它们的抗肿瘤活性较好,至今仍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中。但它们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一些缺点,如毒副作用大,选择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需静脉连续给药等,  相似文献   
982.
《世界安全丛书》2004,(5):19-19
“技术试验卫星”是中国首批电子情报卫星,由上海航天局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研制,当时称为701工程。  相似文献   
983.
本文主要论述由微小卫星组成区域性(纬度有限和经度有限或无限)移动通信系统总体方案;中轨道(10000km左右)或低轨道(1000km左右)最佳星座轨道设计及发射组网研究;地面终端为手持机的微小卫星移动通信方案。通过对三项内容的综合,最终达到以确定区域手持机为终端的,投资最佳的实时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984.
星载InSAR均匀相位构形的空间基线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星载InSAR(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在对地观测任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空间基线随卫星编队平台的运动而变化。本文基于卫星编队的构形原理,定义了星载InSAR均匀相位构形。根据干涉测量原理定义了相关基线及其稳定度,研究了不同均匀相位构形下星载InSAR的基线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5.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 GEO)航天器的高清观测任务,成像卫星在连续小推力作用下接近GEO航天器,对GEO航天器自然绕飞并以有利的光照条件对其持续观测。针对Clohessy-Wiltshire (CW)方程的偏差问题,通过修正非球形摄动和重力加速度二次长期项偏差对CW方程进行改进,补偿非线性偏差的长期项和主要的摄动项。在轨迹规划问题上,计算绕飞轨迹的初始相位角区间,以保证成像卫星在整个绕飞任务中都能够以良好的观测角观测GEO航天器。基于CW方程和改进的CW方程对成像卫星接近和绕飞GEO航天器全过程进行仿真,基于CW方程的仿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基于改进的CW方程的仿真达到预期目标,全过程所需施加的总速度增量仅为4.67 m/s,工程上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6.
为提高机载平台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辐射、多个机载平台接收的多基雷达协同探测系统,该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机载射频隐身、生存能力强等优势.分析了星机协同的作战优势,可获取目标RCS空间闪烁增益、双基RCS增益以及融合增益.分析了星机双基协同探测威力与多基融合探测威力,可提高隐身目标探测距离.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7.
针对航炮发射时炮振给瞄准带来的散布问题,考虑了弹丸的散布精度,进行了弹着散布实验,在直角坐标系内对外弹道进行了仿真,将散布半数必中圆和弹丸外弹道相结合,得到弹丸随距离变化而改变的攻击散布区,并在此基础上对示迹线瞄准作出了改进,提出了示迹线攻击区.通过仿真表明,改进后的瞄准方法可以形成有效的瞄准区域,提高瞄准射击范围,从而增大瞄准射击机会和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988.
刘磊  彭耿  李涛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11):170-174,179
分析归纳了当前侦察卫星支援对海打击作战研究的3类研究角度,梳理了研究现状.从体系链路的角度分析了其一般作战过程,提出了面向体系链路的双OODA环作战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侦察卫星间接引导对海打击、精确引导对海打击,以及概略引导对海打击3个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89.
徐小涛  庞江成  李超 《国防科技》2021,42(1):100-105
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未来卫星通信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凭借卫星固有优势和新技术优势的融合,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同步轨道和低轨道两类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外的Inmarsat系统、Starlink系统和国内"天通一号""鸿雁""虹云"系统。结合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的应用特点,分析得出低轨道、军民两用、智能通信、低成本及高质量通信是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巨大的商业通信和军事应用价值,我国必须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航空航天和卫星通信技术经验,合理规划利用太空资源,加强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依托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推动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990.
吴裕强  刘海金 《国防》2001,(8):36-37
《国防教育法》的颁布施行,使我们的国防教育告别了过去行政性、随意性的做法,步入了法制化轨道。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如何结合实际抓好《国防教育法》的贯彻落实,是摆在各级各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要贯彻落实好《国防教育法》,首先必须在观念上做到“四个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