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41.
本文基于波动理论,提出在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主方向坐标系下,测定材料弹性常数的简便方法,用这种波动实验方法测定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线性弹性常数。  相似文献   
142.
快速解命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对命中函数的考察,提出了一种新的命中解解算方法,实际应用及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明显提高解算精度和缩短迭代时间。  相似文献   
143.
给出了波纹管轴向补偿与径向补偿能力的关系,并提供了选型依据、设计计算方法和实例,可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4.
超宽带雷达反隐身机理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超宽带(UWB)/冲激雷达的反隐身机理作了全面的讨论。从冲激脉冲具有的超宽带特性、短时性、信号先兆效应、电磁导弹特性,以及吸波材料的驰豫时间效应和自诱导透明性等方面,分析对比了冲激雷达与常规雷达回波的差异。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超宽带冲激雷达有优越的反隐身能力  相似文献   
145.
给出了一种快速计算火箭发动机喷流流场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计算喷流与物面间干扰流场及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工程计算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喷流与物面的碰撞,还考虑了有攻角下自由来流与喷流间的相互干扰。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飞行器初步设计是十分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6.
首先概述了单目标定位和跟踪的现有研究结论和新问题,接着叙述了神经网络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最后给出了它对第1类和第2类火控系统应用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7.
在真空背景下的实验表明,当微秒量级的强脉冲激光与靶材相互作用时,由于靶材的升华,激光维持爆震波依然存在。爆震波产生的压缩波传入靶内,该应力波的作用是材料破坏的重要因素。而强脉冲激光引起的汽化反冲压力、热应力和烧蚀破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实验还表明,在真空背景下维持爆震波足以将后续激光屏蔽。  相似文献   
148.
提出了将极化阵列应用到反辐射导引头上,导引头利用目标与诱饵的极化差异,采用极化域-空域联合估计方法抗诱偏。首先,利用波达方向矩阵法,估算出雷达与诱饵的空间二维到达角和极化参数,将估算出来的二维到达角信息为反辐射导引头提供导引,极化参数用来鉴别雷达与诱饵,从而达到抗诱偏的目的。然后,结合导弹运动方程及导引方程对反辐射导弹抗三点源诱偏进行了全弹道数字仿真,并且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全弹道仿真进行了多次实验,仿真结果证明了将极化域-空域联合估计应用于反辐射导引头抗诱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9.
慎言 《环球军事》2008,(22):6-7
弹指一挥间,中国珠海航空航天博览会已走过了六届十二年的历程。12年来,珠海航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且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航空航天盛会。尤其是今年11月4日开幕的第7届珠海航展,不仅在参展规模和参展飞行器数量两方面大大超过往届,创下历史新高,而且中国空军主力机种的集体亮相和大量先进武器装备的纷纷登场,更是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一探中国自主防卫力量的绝佳舞台。  相似文献   
150.
空间飞行器及其推进系统由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等,利用传统的现代控制理论与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十分困难。文中深入分析了智能自治控制系统内涵、功能及其构成框架,解析了空间飞行器RemoteAgent智能自治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对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重构问题进行了应用分析,对研究和发展我国空间飞行器的智能自治控制系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