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为实现计算机生成兵力(CGF)的通用性、避免重复开发,在计算机生成兵力系统设计中采用多层体系结构,其中仿真组件层既为上层模块提供软件支撑又确定了CGF的真实程度。因此,给出了通用型CGF系统中仿真组件层的一般建模方法,且着重介绍了采用基于"过程"的认知模型建模方法在某仿真平台中实现模拟舰艇指挥员进行箔条质心干扰的决策。仿真结果表明这些方法是可行的,有利于CGF功能的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782.
认知无线电概念的提出为频谱的共享提供了可能。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天线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实现方法,该方法便于频谱的感知,能降低对首要用户的干扰,并且相对于中心式天线能为次要认知无线电用户的下行链路提供较大的信道容量增益。  相似文献   
783.
针对雷达波束篱笆空间碎片探测模式,提出了一种估计碎片数量置信区间的方法.对于给定的轨道高度范围,将轨道倾角和雷达散射截面足够大的碎片是否真正穿越波束篱笆这一事件用(0-1)分布来建模,根据所获取的轨道高度数据,得到该轨道高度范围内碎片穿越波束篱笆的平均概率,进而采用中心极限定理估计出该范围内碎片总数量的置信区间.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84.
尹树松  孙俊田  尹君 《国防》2008,(11):54-55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拓展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社会、生态等一系列变化,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非传统安全威胁凸显,要求军队延伸和拓展其基本职能,将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从单纯应对军事威胁,转变为应对以军事威胁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性威胁。武警部队是国家武  相似文献   
785.
戴金益 《国防》2008,(11):57-57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成灾种类最多、受灾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参加应对自然灾害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当前武警部队随时可能担负的一项重要战斗任务。因此,打赢应对自然灾害的战争已成为武警部队急需研究和把握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武警部  相似文献   
786.
许援朝 《国防》2008,(12):37-40
当今世界安全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恐怖主义、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环境下广泛扩散和蔓延,给和平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危害。胡锦涛主席站在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多次强调,军队  相似文献   
787.
尹道发  孙周 《中国民兵》2008,(10):17-17
前段时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陕西“假虎照事件”终于尘埃落定,陕西省林业厅和镇坪县13名官员受到处理,事件的始作俑者周正龙也受到了应有的惩处。  相似文献   
788.
《军事史林》2008,(5):62-62
百慕大三角洲的传奇总是引人入胜,有许多船只与飞机在这个位于迈阿密、百慕大与波多黎各之间的神秘区域消失,凭添无限想像。数世纪以来,发生在百慕大三角洲的奇异事件不胜枚举,然而最著名的可说是美国海军鱼雷轰炸机第19号任务的失踪事件。二次世界大战末期,5架美国轰炸机,载14名飞行员,从罗德岱堡基地跑道起飞后就离奇失踪。  相似文献   
789.
姬亚夫 《国防》2008,(9):27-29
今年以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南方冰雪灾害、西藏打砸抢烧事件、民航客机遭恐怖袭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以及处理这几起事件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加强军地联合应  相似文献   
790.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新疆三所高校的全日制本科生进行了生命意义认知现状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生命意义具有清晰的认知,大多数学生处于生命意义认知模糊或困惑之中。总体而言,理性的生命意义认知是主流,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着生命无意义或将生命意义内涵物质化的认知偏差,并对生命意义实现态度消极或秉持利益至上的观念。在引导新疆高校大学生塑造科学生命意义认知的过程中,应发挥好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学校的主导性作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重塑主体意识,纠正认知偏差,实现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