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国事要闻     
《中国军转民》2012,(7):4-7
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2012年6月29日10点03分,在经过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的主着陆场,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先后健康出舱,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2.
又到了岁末年终。回首2012,对军工行业而言,收获与喜悦依然是主调,国防科技工业以一系列自主创新的辉煌硕果,为党的十八大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提供了精彩的诠释。在即将过去的一年,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更趋错综复杂。美国开始"重返亚太"的旅程,为亚太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部分亚洲国家对我国海洋领土的觊觎从小打小闹的"摩擦"变为明火执仗的"窃取"行动!!各种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风险,凸显了国防科技工业使命的艰巨。  相似文献   
23.
时政要览     
《兵团建设》2012,(15):2-3
正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7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航天员和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相似文献   
24.
确定和分析交会定位区是电子对抗侦察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起双站交会定位区模型;设计一种确定区域轮廓的算法,实现定位区域的灰度图表示;仿真分析最佳站距的影响因素,提出确定最大内接矩形的方法,以及分析偏航角对侦察效率的影响。通过仿真证明建模方法的合理性,为电子对抗直升机侦察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26.
提出了研究弹目交会条件分布规律的必要性,阐述了空空导弹六自由度弹道仿真数学模型。通过对大量的数字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导弹脱靶量和弹目交会角的重要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导弹单发杀伤概率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
为了提高作战仿真效果的可信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元体的解决思路,并通过弹头终点弹道特性、装备几何特征、弹头与目标的关系分析,建立了陆军作战仿真的弹目交会模型。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仿真作战过程中的弹头命中点坐标,满足作战仿真系统的准确性、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28.
以Walker星座为研究对象,对单航天器无需变轨实现多星交会的问题展开研究。从Walker星座相位同构特性出发,得到了单航天器无需变轨能够对多颗星座卫星交会的充分条件,对交会的星座卫星的数目和星座卫星组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解析法求解交会轨道的轨道设计方法,并对交会轨道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对交会更多星座卫星(大于3颗)的可能性展开了讨论。研究结果可为单航天器无需变轨对星座多星交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环月轨道交会的奔月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基于环月轨道共面交会的载人奔月方案.飞行方案设计采取人货分离的原则,包括3次发射,2次环月轨道交会.采用精确轨道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满足共面交会约束的发射窗口,以及地月转移轨道特性.进行了3次飞行任务的合理编排和规模估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在能量和时间需求上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
基于十字靶标的人控交会对接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减轻航天员的负担,提高人控对接成功率,建立人控交会对接仿真系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追踪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建立了人控交会对接仿真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基于十字靶标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航天员经过一定的训练后,可以通过操作手柄控制追踪飞行器的位置和姿态,实现航天器的交会对接。为降低操作的复杂程度,航天员可以只进行位置控制,而把姿态控制交给自控系统,这样手控对接的成功率会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