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舰船磁场信号进行奇异性分析,找出船速与奇异性指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来判断船速.  相似文献   
162.
镍对重力分离SHS陶瓷内衬复合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SHS重力分离技术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通过改变主燃烧配系组元Ni的含量,研究分析了金属Ni对陶瓷内衬复合管制备的燃烧特性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适量的Ni粉能促进SHS燃烧进行,提高燃烧体系的绝热燃烧温度和陶瓷层的致密度,并且有助于形成金属/陶瓷界面过渡层,这极大提高了复合管的显微硬度和抗压剪强度。当Ni粉含量为19wt%时,陶瓷层的显微硬度和抗压剪强度分别最高达1764N/mm2和36.1MPa。  相似文献   
163.
《国防科技》2002,(7):93-94
  相似文献   
164.
信号分割与抗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信息分割原理出发,分析了利用各种信号分割方法的抗干扰措施,文中指出,寻求新的信号分割方法,进而另辟抗干扰途径,是抗干扰方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5.
对毒剂毒物生物样品的预处理、生物样品的直接进样、分离和分析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66.
分数阶傅立叶变换(FRFT)是傅立叶变换的广义形式,对线性调频(LFM)信号具有很好的能量积累作用.针对反辐射导弹(ARM)雷达回波信号的线性调频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FRFT的反辐射导弹检测方法,并根据ARM信号的调频特性将FRFF局域化,缩小了峰值搜索区域,提高了检测效率.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在高斯、非高斯分布杂波环境下有效地检测ARM信号.  相似文献   
167.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双三角翼上涡流运动随攻角的变化规律.计算取层流假设,研究了攻角在5°~30°,76°/40°后掠双三角翼绕流的流场结构随攻角的变化,并对双三角翼上涡破裂现象对流场结构及气动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三角翼上的多涡结构存在强烈的相互影响,较大的攻角会导致涡破裂在翼面上发生,严重影响了双三角翼的气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68.
Wigner分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时频分析方法,但存在其固有缺陷即虚假时频谱(干扰项)问题.将实信号转化成所对应的解析信号,并采用Choi-Williams方法对Wigner分布进行修正,实现了对干扰项的有效抑制,获得了满意的信号时频谱.给出了用解析信号计算信号Wigner分布及Choi-Williams分布算法.通过几个典型信号(多分量信号、调频信号等)对所研制的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表明了软件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9.
主要研究了近场条件下,当接收阵列信号存在微小时延的盲分离问题.此情况下传统的线性无记忆盲分离模型已不再适用,提出了一种通过引入源信号的导数并改进混合模型后,利用二阶统计特性的算法,可以轻松解决时延条件下的盲分离问题(BSS).同时当传感器数远多于源信号数时,该算法还能达到消噪的目的,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0.
采用电液伺服材料试验机的位移加载方式,对金属橡胶/橡胶复合叠层耗能器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耗能器的恢复力同时受频率和振幅的影响具有非线性迟滞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建立耗能器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参数分离识别法,辨识出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将辨识结果与试验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靠,且参数识别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