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0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667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615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617篇
  2004年   735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446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张涛  杜燚博 《国防科技》2021,42(6):135-140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王朝之一,其军事实力可谓中国历史的巅峰。唐朝国祚在安史之乱后还延续了150余年,唐朝的兵役制度和后勤制度对其内外军事斗争及政权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军事审计的保驾护航之下,唐朝的兵役及后勤制度为其初期开疆拓土与后期定土戡乱均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以唐朝历史的衍进为线索,以唐朝兵役制度和军事后勤制度的变迁为背景,剖析唐朝军事审计制度的特点与规律,详述军事审计主体、对象、方法、法规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变化,进而探究军事审计与兵役、后勤制度的关联,总结提炼出军事审计在国家兵役、后勤制度和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现阶段军事审计更好服务于军事制度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92.
智能化军事物流保障技术体系是为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军事物流活动技术需求,由多项技术复合组成,具有层次结构和体系化特征的技术集合,是保障军事物流系统快速、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撑.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在分析军事物流的能力生成需求基础上,基于军事物流保障流程研究构建智能化军事物流保障技术体系,着重分析了其关键核心技术及对智能化军事物流保障的支撑作用,并从理论研究、协同创新、标准规范、人才培育等方面分析其支撑系统,为推动智能化军事物流保障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军事安全问题博弈对局影响因素多、策略预测难的问题,构建演化博弈论和系统动力学相融合的军事安全策略博弈演化模型,分析军事安全博弈的稳定策略,剖析态势稳定性形成的内在规律.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两类群体局中人选择积极策略的初始概率对最终稳定策略有较大影响,仿真结果与东北亚核安全问题博弈的实际相符,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改进了基于对象过程方法论(OPM)的军事概念模型,增加了信息(或能量)和状态,以及它们与作战活动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战争中物理力量和信息力量的整合运用.以近距空中支援为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多视图方法相比,OPM保证模型一致性,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军事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99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征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政治决定军事、政略决定战略.从军事服从政治角度来看,建党百年来,军队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是被纳入"三个起来"顶层设计之下来谋划和思考的,由此可从"三个起来"研究分析军队建设发展历程: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实现"站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二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为实现"富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三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强起来"党领导的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996.
杨立三是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与主要创始人之一,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从事军事后勤工作,参与并见证了人民军队后勤工作的创建与发展.杨立三为人民军队后勤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在每一个革命阶段都留下了丰富的军事后勤认识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97.
王珏  刘圣山 《军事历史》2021,(2):95-101
《周易》凝聚上古军事智慧,中华民族军事思想发生、发展的信息涵泳其中.在战争目的方面,《周易》蕴含着慎战、征伐无道、好战必危、图制侵凌、和安天下、明罚敕法等思想;在军队建设方面,蕴含着选贤任能、寓兵于农、严明纪律;在如何用兵方面,蕴含着以正用兵、不战而胜、集中兵力、进退有常、有备无患、知彼知己、杀伐有度的思想.《周易》的思维路线和选择方式,折射出中国军事文化的属性.  相似文献   
998.
《孙子兵法》从军事哲学高度对军事实践活动进行了高度概括,深刻揭示了经武治军、用兵作战的一般规律,构筑了系统完备的军事哲学体系,其朴素而奠基性的唯物论战争观、丰富而深刻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科学的战略思维范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分析了军事技术创新主体的含义,指出了军事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特征,即经济条件约束下的创新;战争需求影响下的创新;科技发展推动的创新;阶段与过程相协同的创新,并对军事技术创新主体的历史性从4个不同历史阶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郑博  任清华 《国防科技》2006,(11):22-24
近年来,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以其组网灵活性强、支持移动性、易于迅速展开、系统整体抗毁能力强、系统成本低等优点,成为通信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移动Ad Hoc网络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搜寻与营救、灾难重建、移动办公、虚拟教室、传感器网络等。同时,移动Ad Hoc网络的诸多特性也符合现代战争对军事战术通信提出的许多新要求。若将移动Ad Hoc网络应用于军事战术通信建设中,无疑将会大大提升军队的信息化程度和整体战斗力水平。一、移动Ad Hoc网络概述(一)移动Ad Hoc网络的概念移动Ad Hoc网络是由一组无线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